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探訪青海藏葯浴:國外患者逐年增多

探訪青海藏葯浴:國外患者逐年增多

資料圖:藏葯浴。 楊艷敏 攝

中新社西寧4月1日電 題:探訪青海藏葯浴:國外患者逐年增多

作者 央姬卓瑪

「我們葯浴科每年春、秋兩季的床位都需要提前一到兩個月進行預約,來的人大多是以前做過葯浴,所以也清楚這兩個季節做葯浴效果最好的。」日前,青海省藏醫院葯浴科主任醫師關卻才讓帶記者探訪了神奇的藏葯浴。

藏葯浴療法是藏醫學中一種特色治療手段,將患者全身或部分肢體浸泡於藥液中,選擇適當溫度,洗浴全身或患部。藥液藉助水的特性,將相關的藥物溶於水,採用溫熱法,使藥物透過皮膚毛孔、穴位等直接進入經絡、血脈、分布全身。

「現在每年收治的病人中有50%來自省外,從國外趕來的病患也在逐年增加。有遠從俄羅斯趕來的,也有臨近國家的(病患)。」關卻才讓表示,讓他記憶最深的是一個12歲的哈薩克的小男孩,因骨折後傷口感染孩子成了植物人。「2012年的春天,孩子在我們這裡做葯浴,第二年孩子的父母又帶著孩子來治療,翻譯告訴我,患者在首次治療之後不久,一聽到音樂眼睛和身體就開始有了些許反應。」

一間病房裡,記者看到的是整潔的單人床、一塵不染的大衣櫃以及一張木質的書桌,一個穿著風衣的女子正坐在床邊看向窗外。女子名叫楊奉偉,甘肅人,今年37歲,「你去過冰庫嗎,得了產後風就好像一直身處冰庫里。我看了很多中西醫,卻一直未見效,第一次來做葯浴時,我每天在冒著熱氣的浴缸里一遍遍問自己是不是又上當了,直到葯浴後一個月左右我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不自覺地把衣服袖子捲起來了,那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楊奉偉說。

關卻才讓介紹說,藏醫接診時首先會對不同病症進行分類,以五味甘露為基礎,根據不同的病症加入不同的藥材熬製成湯,最後才進行不同葯浴方式,除了水浴和蒸浴,還有專門針對局部疼痛的敷浴。

藏醫學已有約2000年歷史,藏醫學的長盛不衰和藏葯的奇效密不可分。「我還是學徒時就背上背簍跟著師傅上到海拔3000到4000米的草山上採藥,很多葯未加工前是有毒的,不過我們有專門的醫師對藥材進行炮製,去除毒素的藥物不僅保留了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而且配合葯浴後的療效也是一般其他藥物治療無法取代的。」

關卻才讓告訴記者,「不過隨著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採藥的工作只能請當地的牧民,有時候牧民們會將藥材連根拔起,使很多草藥瀕臨滅絕。為此,我們就定期去草山上看看草藥的生長情況,再給牧民講解什麼時間可以採藥,如何採藥等。畢竟保證生態系統的循環也是在保證我們自己能更健康優質的生活。」(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南非宣布乾旱進入國家災難狀態 並引發用水危機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