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用戶眼中的「美滴大戰」

一個用戶眼中的「美滴大戰」

(全文共1450字 預計閱讀4分鐘)

看到網上大家都在熱議美團跟滴滴開始的一場「戰爭」(王興自己說這不是一場戰役,這是「戰爭」)。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作為一個普通的用戶對於這場「美滴大戰」怎麼看。

其實,作為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我當然希望這場「大戰」愈演愈烈,就像當初滴滴跟Uber還有那個時候眾多的網約車平台競爭一樣,各個平台紛紛砸錢來換取用戶,最終受益的是我們用戶跟司機。所以,作為一個用戶,我更希望用更少的價格獲得最大的便利。而事實上,在我所處的城市廈門來說,每次叫滴滴的時候上面顯示的快車價格都沒有讓我有便宜這種感覺。同樣,因為滴滴現在所處狀況是一家獨大,所以在司機方滴滴的抽成也不低,而每次我叫到滴滴之後,只要跟司機聊天,幾乎每個司機都會說現在平台抽成太多,賺的越來越少了,滴滴真「狠」。對於滴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這種先砸錢獲得大量市場份額之後再慢慢提升自己利潤率來達到盈利的方法似乎是最主流也是最有效的打法。

事實也是這樣,當一家企業在利用大量資金攻下一個細分市場之後,很少有其他企業願意繼續在這個行業投入大量資金去試圖分得一杯羹。

如果事情都像想像的那樣,一切都很平靜,滴滴一家獨大,用戶為了方便也沒有其他選擇,司機想要賺錢也只能選擇把自己的部分利益讓給平台,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傾聽我們內心的想法。

然而攪局者來了,而且這個攪局者還是另外一家互聯網企業——美團。

看到有一篇文章的觀點是說美團打滴滴是降維打擊。

其實,相比於美團一家據稱估值為600億美元的企業準備了3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想要與滴滴一較高下,對滴滴來說,在網約車這個領域,二者只能說是旗鼓相當,畢竟滴滴在這個行業目前還是一家獨大的情況,況且,滴滴還有著12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所以,作為一個用戶來看,美團在自己的外賣服務以及城市其他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選擇進軍網約車這個行業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就算美團不出現,也會有其他家企業跟滴滴叫板,而在我自己的理解里,這也有可能是未來互聯網企業的生存法則,沒有一家企業可以輕輕鬆鬆就坐享其成,甚至可能是所謂的「宰熟」、「割韭菜」。

所以,其實這個事件也可能在提醒著我們,那個靠大量資金投入砸下市場分額然後開始在自己的領域說一不二的時代,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造成這一切的,應該是我們用戶的覺醒。我們不再「任人宰割」,互聯網時代為商家帶來商機的同時,也讓我們消費者有了更多了解市場的機會,讓一些本來盈利模式相對「神秘」的企業更徹底地暴露在了用戶面前,而這,也就是所謂的打破「信息不對稱」。我們用戶也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我們選擇誰,也許誰就能成為贏家。這個時候,主動權在我們用戶手中。

回過頭再來看這個事件,美團能戰勝滴滴嗎?恐怕沒有人敢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美團可能想要做的是服務業的"阿里巴巴",想要通過自己已有的外賣業務拓展到打車,甚至更多的相關服務領域,而滴滴也不曾甘心,他希望利用自己積累的客戶資源,在外賣市場分得一杯羹。

而這場「美滴大戰」最終的結果究竟如何呢?除了市場,可能沒有人能給出這個答案,而作為我們普通用戶來說,更希望看到的結果無非就是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更好的更便利的服務。

也許,這場戰爭沒有絕對的贏家,有的可能是二者的妥協,不再是從前的一家獨大,而是把網約車的市場進一步細分化。

而這,應該就是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吧

(本文均屬於作者個人觀點,只是想就「美滴大戰」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如您有不同的意見,歡迎您在評論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銘的日常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小銘的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