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年轉行:如何開始一份文藝工作?

中年轉行:如何開始一份文藝工作?

在金融業幹了30多年後,莫爾希將以51歲之齡進入一個新行業——電影服裝設計。對想轉行的中年人來說,追求激情是值得的嗎?

在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皇家戲劇學院(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我見到了雷尼?莫爾希(Reny Morsch),她在這裡學習電影和戲劇服裝製作。見面地點在她導師的辦公室,她穿著一身黑,金髮染成了藍色。我們站在一大堆箱子中間,箱子里堆滿了飾品、手鐲和耳環。有個箱子上的標籤寫著「亮晶晶的小玩意」,另一個上面貼著「零零碎碎」。

英國《金融時報》對5位中年轉行者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追蹤,莫爾希便是其中一位。

這個閃閃發光、亂中有序的工作環境與莫爾希工作了30多年的金融界截然不同。當她最初步入銀行業時,這是一個「穩定的職業……我父母就希望這個。」她一開始是在法蘭克福擔任外匯交易員,後來就職於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rse),在倫敦工作。

莫爾希在皇家戲劇學院的研究生課程將於今年夏季結束,她希望從中掌握投身創意行業所需的技能。這是一次重大飛躍,她從有固定收入和獎金、相對安穩的職業,轉向了薪資較少的自由職業。更重要的是,她將以51歲之齡與年輕同行們競爭有償工作。

儘管風險顯而易見,莫爾希也全面考慮了上述所有問題,但她還是選擇轉行做創意工作——一個可能會讓那些困在辦公桌前的人羨慕不已的職業。

莫爾希說服裝製作曾是她的一個「充滿激情的愛好」,而轉行將把她的愛好變成一份職業。而且這意味著她再也不會陷入常見的中年彷徨:不知道接下來該選擇哪條職業道路。

對於許多人來說,將激情轉化成職業可能並非合適的道路。在莫騰?漢森(Morten Hansen)所著的《玩轉工作》(Great at Work)中,這位管理學教授寫道:「勵志演講者、自助大師、成功企業家、人力資源主管和品牌專家都在極力鼓吹激情,以至你可能相信熱愛工作是你取得最佳表現的唯一先決條件。」

大衛?索貝爾(David Sobel)是一位令人同情的轉行者,2014年他在《Salon》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描寫了他在激情神話的驅使下辭掉了管理工作、成為一名撰稿人的故事。「我曾以為42歲辭職是因為認識到有未實現的潛力。現在我覺得這是一個沒趕上派對的老男孩的錯覺。」四年後他表示辭職是正確的,但認為自己被「我們在領英(LinkedIn)上讀到的那些關於激情的屁話」給騙了。他跟我說:「轉行的過程其實異常艱辛。」

Careershifters是一家幫助職場人士轉變職業方向的組織,創始人理查德?奧爾德森(Richard Alderson)說道:「『找到你的激情』這句老話相當危險,且具有誤導性。」

他說有些人毫無激情,有些人則太有激情,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太可能從追求激情中獲得回報。

正如ViewVo的經營者露西?斯坦丁(Lucy Standing)所說:「愛好是日常生活的消遣。當你把愛好變成工作,樂趣就沒了。」ViewVo致力於為那些在職業中期轉行的人安排見習機會。

許多被困在辦公室的職場人士都跟她說想成為園丁。「但是這個市場不可能大到足以僱用(這麼多專業的)園丁。工資很低的。」

奧爾德森奉勸人們去尋找一項能夠讓他們充滿活力的、最重要的是有報酬的活動。他建議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去驗證這項活動,徵求反饋意見,看看人們是否會花錢購買你想提供的東西。在從事當前工作的同時發展一項副業,這可能是最終實現轉行的逃生通道。

斯坦丁還表示從事副業也有助於產生自信。「想像自己從事某種工作並不會給你帶來更多自信,積累經驗才能幫你產生更多自信。」

瑪麗?伯恩(Mary Byrne)的經歷正是如此,她曾是一名會計師,後來開了Etsy商店,銷售手工製作的皮革筆記本封面和文具盒。在意識到自己需要掌握更多技能才能以副業為職之後,她用積蓄在西米德蘭茲郡買下了一家皮革製品生產公司。她說:「我正向員工學習技術。但目前我需要專註於生意,把生意搞好。」

雖然年紀較大的轉行者可能會面臨年齡歧視,可皇家戲劇學院服裝專業的負責人,也是莫爾希的課程導師黛安?法維爾(Diane Favell)卻對這些大齡學生的前景充滿信心。她表示「第一份工作可能有點困難」,但他們往往進展神速。私立學校蘇富比藝術學院(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的職業服務總監佐伊?莫格里奇(Zoe Mogridge)表示,以前的工作經驗在新領域可以派上用場,她說:「銀行業或法律界的從業背景對畫廊非常有用,它們可能需要你看看知識產權、稅務、合同的事情。」

莫爾希說人生經驗也很重要。「我可能更有耐心……總體來說,作為一個更成熟的人,遇到問題時我會更從容。我會知道這不是世界末日。」

妮可?布雷(Nicole Bray)在三十幾歲時念了蘇富比藝術學院,從一名廣告客戶總監轉行做藝術策展和諮詢工作。當她在這行找工作時,她下定決心絕不妥協,曾拒絕一家拍賣行的營銷職位。「你必須忠於自我。這不是我心儀的位置。」最後,她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Mercer Contemporary。

她發現順利過渡的關鍵是建立一個「導師」網路。「在決定要去哪所(藝術)學校時,我成了咖啡聊天的女王。人們喜歡談論自己,喜歡被人欽佩。」她會請別人給她一刻鐘時間,並給對方買上一杯咖啡。她建議:「你得讓他們感到放鬆。」

資金,或者說擔心缺乏資金,可能會阻止專業人士換工作,尤其是轉投創意行業。

奧爾德森鼓勵人們實事求是地思考他們需要什麼才能感到快樂——條件其實可能比他們以為的要少。奧爾德森舉了個例子,一位律師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他習慣花錢去釋放這份職業給他帶來的痛苦。認識到這點後,他換了一份薪資較低的工作。

不過也要看到創意工作的不穩定。莫爾希知道她可以做一些財務諮詢工作來增加收入,自己有積蓄也讓她心安:「我是德國人,我會存錢,我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觀念。」

她期待自由職業者的生活。「我真的想從事這種零工工作。我知道賺的錢沒有可比性,但這份工作也沒有可比性。」

以前上班時,她有時會期望已經到了午餐時間,結果發現還只是上午9點。現在,日子快得讓她驚訝。

律師轉行成犯罪小說家

威廉?瑞恩(William Ryan)曾是一名企業律師,後來轉行成為犯罪小說家。他什麼都沒寫出來的時候就辭掉了正職。「但這個主意非常糟糕,根本就不該那樣想。」

威廉?瑞恩最近出版了《忠誠的戰士》(The Constant Soldier),這位作家建議有志當作家的人不要辭掉工作:「寫作是一個相對不穩定的職業,而且人們似乎有種誤會,以為作家都過著悠閑的生活,也許住在義大利的別墅里,上午工作幾個小時,每天剩下的時間就是算版稅支票。很可惜,作家的生活不是這樣的。」

「出版界總在尋找下一個大熱門,所以他們會在新秀作家身上砸錢。但如果一位作家的書賣不動,預付款就會減少而不是增加,有時候會減少得非常突然。」

他說大多數作者都有多個收入來源。瑞恩還在東英吉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教授犯罪寫作課程。他的學生幾乎都有全職工作,他們都是在清晨或晚上創作。「問題是要保證定時寫作,有點像去健身房,且要堅持下去。」

來源:2018年04月01日 FT中文網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艾瑪?雅各布斯

翻譯:何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剛剛,特朗普惹怒全世界!一場大規模貿易戰開始了?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