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引我前行的一葉扁舟

引我前行的一葉扁舟

仰光學社

以為藝心生活,以念佛心作字

以常慚心律己,以持恆心修習

生活當中的人們,多都平凡,所以有了不平凡的天才或者人才。大都顯貴,我們更容易知道那些有能力的人。就像是樹林中的大樹一樣,往往能叫人仰望、更能深深地記憶。這樣的人,往往引了兩種因素,與生俱來的聰穎過人,或者遇見了人生中能夠幫助你的聖人。對的人,講真話,所以收益無盡,然後才能很好地蛻變。

在我二十多年的求學生涯當中遇到了很多老師,是一種緣分,也或帶著冥冥之中的安排。沒有選擇班級和老師,自己就成了某班某位老師的學生,接受了很多的事書本上的知識。關於生活和為人處世,父母教得多也講得深刻,自然成了當之無愧的老師,也就是所謂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但我從來不認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老師是要有一定的知識學養,還要有很強的道德風範,然兩者集一身者,實數少見。

去年夏日,我遇見了大舟雷江,當時無知無畏地稱呼他「雷兄」,今年春天,我成了他的學生,心甘情願地向他求教,恭恭敬敬地稱呼他「雷老師」。有人熟悉,也有人陌生,還有很多的故事都不為人知,挑選一二事說說,也許你們都能明白,也能懂得一些什麼!他是書法家,卻常烹飪、插花;他是作家,卻常念佛、論道;他是畫家,卻常吟誦、哼唱。到底是什麼家,我不知道了,應該是先生,我的老師!如果你慧眼識君,願聽你的高見。

寫字

很多人都寫字,小到三五歲,上至八九旬,加上近兩年傳統文化熱,寫字的人多得根本數不過來。因為喜歡,除了自己閑暇時臨寫外,更多的時間是看,看古人也看今人。今人都寫得很快,也寫地忙亂了些,經常難以養目怡神,更多的是蹉跎,留下一堆糟粕罷了。

後來看見雷江老師的字,知道他下了很大功夫,幾十年的春悟秋練中研習古人經典書論,認真寫帖臨池不輟。拜雷珍民先生為師,於楷書用功最甚,於行草有自得妙趣。他的字寫得很有氣勢,用筆遒勁、秀氣撲人。但是他的一筆一划似乎都硬朗,骨肉相連,也許是繼承了自晉唐以來書法貴瘦硬的傳統吧。他的字骨在肉中,不肥不痴,筆筆送到,不顯獃滯。往往如鴻欲飛,卻顯得沉穩異常,所以我喜歡用一個字評價雷老師的書法,曰:「穩」。這是一個心平而志堅的人寫的字,加上學佛悟佛,自然字裡行間流露了豐富的佛性。在我看得入迷時,彷彿覺得每個字都是一尊佛,所以我更加恭敬了。

繪畫

最早看見他的畫作都是大寫意,山水、花鳥都盡得妙趣,尤其掛在大廳的兩幅畫我都熟悉,一幅是荷,還有一幅當然不是荷而是翠竹。常在茶桌旁坐,悉心聽他教導,聽得入神了就盯著畫看看,美,真美。看得久了,越發覺得可愛。似乎沒有一點審美疲勞,都很美,也很值得品賞。

最近他拜了一位工筆老師學白描,提出了從一條線開始,那樣地刻苦認真、那樣的聰慧謙虛、那樣的孜孜以求。他在書案前附身畫著一條又一條線,自己磨墨,每一筆都寫得準確又精彩。沒有多少時間,就有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了。老實認真的他,用在繪畫上的時間很長,所以一出手總會畫驚四座,惹得周遭一片掌聲。

作文

關於雷老師的文章,總是那樣可愛,他的文字就是他心性樂趣的另外一種表達。他悉心觀察,以物及人,思索感悟,總是話語俏皮卻從來不失理,往往近乎道。從構思到寫作往往巧妙,由表及裡、以小見大是他親切恬淡的文風,讀了一定要沉思,否則一定沒能讀懂。

我最喜歡的還是他朗誦文章的神情,自己的文字,通過自己的聲音和肢體語言進行藝術再加工,往往情感充沛至極,仿若看戲一樣,總被「戲詞」感動和教育,只敢暗自地拍案叫絕,生怕打攪了他的雅興。

春雨貴如油,也潤物無聲。老師身體力行,日日筆耕不輟,日日思索不歇,早已成了學生的榜樣。向他學習,認真地做事,一步一個印兒。

滾滾的長江水啊,千帆過盡,我獨賞這乘風破浪的扁舟一葉。它有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往何處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從來也不含糊,所以從來不必擔心迷失方向。就在天水連接的地方,我能望見奮力前行的影子!

如老師常講:「一葉舟,度人亦是自度,修其心以自度,明其心以度人。舟度人,人亦度舟,無我即大"。

- 完 -

THANK U

仰光學社

秉承法旨:老實認真

立社宗旨: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光之於外,明之於中。

立身箴言:竭誠盡敬、敦倫盡分;聖他凡己、輕果畏因; 勤正志學、抱藝修身;一門深入、勇猛精進。

老老實實 認認真真 恭恭敬敬

仰不愧天 俯不愧地 光之於外 明之於中

感謝關注。

文字 @ 騰飛

繪畫作品 @ 大舟雷江

編輯 @ 騰飛

|期待您分享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光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仰光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