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王如意寶:這樣的人就像餓狗一樣!

法王如意寶:這樣的人就像餓狗一樣!

《竅訣寶藏海》連載(55)

精彩摘錄

貪慾強烈的人,就像餓狗一樣。大家知道,餓狗白天晚上都是在為了自己的飲食而到處奔跑。那些不知足少欲的人就是如此,其內心始終存有一個貪心——或希求異性朋友、或名聲、或財富等等,分別念層出不窮。追求而未得到時,心裡異常苦悶痛苦,得到後心裡也是一點不滿足,猶如在火上澆油,貪慾的火焰反而愈加盛燃。也像夢中求水,喝了又喝,不管喝多少也非常乾渴。若能將自己的貪心斷掉,則沒有如此劇烈的痛苦,所以我們應該精進於斷除自己的貪心。

1

隨時觀察自己的相續

為了知道哪些是該舍,哪些是該取,我們也可以自我讚歎。為了利益他人,雖然也可以直接指出對方的缺點,但是千萬不能以貪嗔之心說別人的過失。若是以自私自利的心來贊自毀他,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個過失。我們無法了知他人的相續,而對自己的舉心動念卻是一清二楚,猶如自照鏡子。因此,為了防範過患、增長功德,我們應隨時觀察自己的相續。

2

習氣不改,得到的智慧也難以鞏固,非常容易消失

世人從不知足少欲——對安樂享受不知道滿足,對財產也不知足。當得到點滴財產的時候,還想攫取更多,哪怕整個大地上所有的財富都屬於他一個人擁有,心裡仍不滿足。有如此劣心的人應該對自己厲聲地呵斥!

雖然眾生心中有無窮無盡的分別念,但卻無絲毫的實義,它們全都是煩惱和痛苦的本性。

這些分別念就像是水中的波紋一樣,如果不善加對治,而讓它自然生起,那永遠也沒有盡頭。就像是孩童用木塊和沙石做遊戲,始終沒有滿足,永遠不會捨棄,就這樣在無意義的分別念當中一直散漫著。

所以對於以前惡劣的習氣和所有的煩惱分別念,我們一定要用智慧立刻加以對治,將它們全部斷除。

如果沒有長期堅持精進修持,那無始以來的習氣不但難以改掉,而且前面得到的少許智慧也難以鞏固,非常容易消失。所以我們對善法和聞思修應當盡心儘力地去行持。如果自己沒有痛下苦功,就無法獲得功德,所以一剎那也不要散亂,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精進地修持,一定要不間斷地修持!

如果僅是修持而不斷除分別念,也不可能現前清凈的禪定和智慧。所以為了將自己的境界越來越增上殊勝,務必要斷掉一切惡劣的分別念,為此我們應住在寂靜的地方,經常要觀察自己的心。

3

貪慾強烈的人,就像餓狗一樣

貪慾強烈的人,就像餓狗一樣。大家知道,餓狗白天晚上都是在為了自己的飲食而到處奔跑。那些不知足少欲的人就是如此,其內心始終存有一個貪心——或希求異性朋友、或名聲、或財富等等,分別念層出不窮。追求而未得到時,心裡異常苦悶痛苦,得到後心裡也是一點不滿足,猶如在火上澆油,貪慾的火焰反而愈加盛燃。也像夢中求水,喝了又喝,不管喝多少也非常乾渴。若能將自己的貪心斷掉,則沒有如此劇烈的痛苦,所以我們應該精進於斷除自己的貪心。

要斷除自己的煩惱,就需要長時間地依止上師聞法,僅僅只聽一、二天的法,就不會得到明顯的利益。

4

到寂靜處修持,需要具足相當多的條件和要求

有些人喜歡坐在山洞或樹下,這時鬼神就已經盯上他了,有些鬼神專門對此種人造違緣,以後極有可能會精神失常,這非常危險。雖然在佛經里說要依止寂靜的地方,但其前提必須首先依止上師相當長的時間,斷除一切疑惑,比如對寧瑪巴的所有教典精通以後,才可依止寂靜的地方掩關修持。否則,對教理一竅不通,對上師也沒有虔誠的恭敬心,如此一個人在寂靜的地方修持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甚至還會有生命的危險。

我們再對此問題深入探討,一個修行人要到寂靜處修持,需要具足相當多的條件和要求。首先,他必須要恭敬上師,恆常修上師瑜伽,若能一心一意地祈禱上師,就不會有任何鬼神的違緣;其次,對大悲心也必須要修持,如果相續中真正生起大慈大悲的菩提心,那鬼神也不會加害。我們不管是修斷法還是修其他的任何法,依止上師都非常重要。

我希望大家不要一開始就住在山洞等無人寂靜的地方,首先應該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師,認真聽聞佛法,最好不要離開聞思修。我這裡意思並非讓大家聞思一生而不要修行,但一輩子都在盲修瞎煉而不聞思,這也是一種邪道。

5

希望大家一定要再三地聞法

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指出,聽聞一堂課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由此有些人可能會想:

善星比丘通達三藏,像他那樣的聽聞已相當不錯,像他那樣的精通我們也是不可能,但善星比丘最後還是墮入了三惡趣。

其中的原因是,像提婆達多或善星比丘這樣造五無間罪或是對上師生邪見的人,雖然他們已聽聞了佛法,但他們的罪業已把聽聞的功德摧毀了。

比如念觀音心咒的功德雖然非常大,但如果念咒之人殺了母親,那此罪業已經勝伏其善根。

希望大家不要造五無間罪,這樣天天聞法,以後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有些寧瑪巴及其他派別的弟子,認為不必努力聞思而熱衷於修行,以為整天閉起眼睛坐在那裡這才是究竟的修法,對此種說法我不大以為然。有些人說不需要聞思,就像普賢如來一樣修就可以成就,但這種人也太不自量力了,也不琢磨一下,自己是否是普賢如來那樣的根機!希望大家一定要再三地聞法,經常聞思輪迴的痛苦、祈禱上師、對眾生生起大悲心、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這就是最殊勝的一種修行。

未完待續......持續關注連載

敬摘自《自我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唯一不變的,就是什麼都在變……
免費教你穿佛珠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