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ress.one猜測系列:我們顛覆的是什麼?

Press.one猜測系列:我們顛覆的是什麼?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共帳號:

活在未來的科學筆記

請注意:

本文由PRESS.one提供電子簽名;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

但需保留以上版權聲明……

聲明:以下內容按照Press.one官網內容、李笑來老師言論、霍炬 歪理邪說文章內容猜測而成,不代表Press.one官方言論、目標、承諾。

一、公司組織框架的弱化

1)本文作者職業背景是一家古典的生產型公司組織,其組織框架包括研發部、生產部、質量部、註冊部、人事部、物流部、財務部、法務部、市場部、銷售部等部門。在每個部門都會承擔各個的分工與任務,讓公司這台機器更有效率的運轉起來。

2)其中的研發部、生產部、質量部是公司產生價值的核心部門,或者可以稱之為價值創造部門,而註冊部、人事部註冊部、人事部、物流部、財務部、法務部、市場部、銷售部等部門為價值保障部,不是直接生產價值,但是卻為價值的升值與流通提供基本保障。

3)如果將古典的商品生產型企業的轉變為一家編輯社,有些部門即可以簡化處理,如研發部可以不需了,編輯社中最核心的價值創造部門是外部內容創造者,而內部的核心部門更類似於質量部,對外來的內容稿件進行審稿、潤色、美化、排版再進行出版發行。出版後的內容需要經過市場推廣、銷售渠道,進入用戶手中,財務部收回資金,回饋給內容創造者及整個生產鏈條。

4)而如果是一個互聯網上內容出版編輯社,那連物流部門都可以去掉了,全部內容都在互聯網上運行。而對於新時代的自媒體來說,生產部與質量部是合二為一,自己創造內容,再編輯美化,發向內容分發渠道,通過平台上的市場部、銷售部的力量實現價值變現。

5)於是,內容創造者、內容分發平台之間,形成一對相愛相殺的關係:內容創造者需要內容分發平台財務部、法務部保障自己的權益,需要內容分發平台的市場部、銷售部推廣自己的內容,而內容分發平台需要內容創造者創造內容(這才是價值創造的核心啊)——吸引流量——價值變現。

二、顛覆生產關係?

6)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上沒用戶什麼事,直到區塊鏈的出現。區塊鏈的出現後,帶著了革命性、顛覆性、破壞性的氣質(至少對一部分人適用),要消滅取代法幣、消滅中介、消滅銀行、消滅萬惡的剝削階級——比如內容分發平台,讓內容的使用者、消費者承擔市場推廣、銷售任務,從而使內容分發過程中減少中介環節,降低成本,讓所有參與者都有利可圖。

7)邏輯上,一點都沒有錯,建立一個新的內容分發平台,這個平台內,只有內容創造者與使用者兩個角色,價值在兩者間循環。

8)但實際上,在一個區塊鏈內容分發模型上,由於內容分發有利可圖,去中心化個體形成的市場與銷售兩個部門總是會非常快速形成一個中心化組織,更高效地推廣內容、銷售內容,形成一個小中心化的內容分發平台。

9)岳琦即在討論中質疑:消除內容分發平台是否實質上又產生一個新的內容分發平台。

三、Press.one顛覆什麼?

10)引用官網上內容,Press.one上真正要估的是數字內容的交易及分發網路(交易),重建內容創造者與消費者間的關係(生產關係)及去中心化的開放協議(底層協議)。

將來Press.one真正要做的是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內容交易及分發網路

改變社群組織模式和驅動方式,重建內容的著作權持有者、創作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去中心化的開放協議,允許任何人基於我們的數據和基礎架構來創建應用及內容。透明,高效,平等

11)Press.one功能更側重於內容的交易及分發網路底層協議,大概率會為所有平台、社群、個人開放使用,後者成為內容的市場部、銷售部,而Press.one承擔內容交易的記帳功能,充當財務部、法務部的職能。內容分發不是重點。

12)Press.one顛覆的是:編輯部里的會計!!!

13)Press.one生態系統里,Press.one會完成內容交易的所有記帳功能,並提供版權保護證據,一旦財務公開後,內容分發平台的賣方優勢也就消失了,內容創造者與分發平台是公開、透明、平等的關係,而且內容分發平台可以指個人、社群,也可以是其他的巨大的流量平台。

14)這意味著什麼呢?一個人(社群)即是一個出版社,一個編輯部,實現去中心化出版社的目的。原來內容創作者可能沒有時間、精力、技能去管理財務、版權事務,現在Press.one幫你做了,剩下的是以個人IP建立一個社群,完成內容的推廣與銷售,形成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專業的出版社當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經濟體,不用財務審計啦,何樂而不為呢!在形成去中心化出版社的森林中,內容平台的討論可以少一點了。

15)Press.one也會是塊大地皮啊!!!

我的Press.one電子簽名:

感謝您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在未來的科學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活在未來的科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