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對陽明心學中「良知」的一點認識

對陽明心學中「良知」的一點認識

文/劉 欣

心即理、知行合一、良知與致良知是陽明心學體系中的三大綱領。陽明先生在50歲以後,專提良知與致良知。曾有弟子問他,「除了良知,還有什麼可說的?」先生回答:「除了良知還有什麼可說的?」。可見,良知說在陽明心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如何能更深入地理解「良知」,是當代人所面臨的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近年來,筆者通過仔細閱讀《傳習錄》,並進行認真思考,有一些體會和認識。

一、《傳習錄》中關於「良知」的論述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對「良知」的論述散見於各個段落,並沒有統一系統的論述。現歸納如下。

(一)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良知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良知是照心;良知是未發之中;自然明覺發現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它的本體,就是良知;人孰無根,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良知是萬物一體之仁;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二)能戒慎恐懼者,良知也。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當識得知體,不可視猶明鏡,而當喻如谷種,時在推擴發展中也。

本體良知,原是推擴不容已,工夫亦只是推擴不容已,即工夫即本體。焉有現成之一物,可容拘隘而堅持乎?夫不言推擴,則工夫只是拘持,將為本體之障。

良知須思而得。越思越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去,良知便粗了。若只在事上茫茫蕩蕩去思,教做遠慮,便不免有毀譽得喪,人慾摻入其中,就是將迎了。

以上兩點,可以概括歸納為陽明先生對於良知的論述。第一,良知是人所共有的,是心之本體的自然呈現。第二,良知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與時俱進的,是隨著境(意)的不同推擴不已的。

二、對 「良知」理解的兩個層次

(一)本然的良知。

陽明先生認為,天理只有一個,心之本體就是天理。心之本體(本心)也就是一個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且,天下人的心之本體都是一致的,吾性自足,非由外鑠。聖人與常人,上智與下愚,都是如此。

陽明先生曾將良知比喻為太虛,太虛之體固常廓然其無礙也,而作為人心本體的良知亦復如此。這就是《中庸》中提到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境界。對於良知的這種境界,其實可以稱之為平的境界,即在不涉及任何境(意)的情況下,這種良知即是性,是天理,即為至善。

(二)明覺的良知。

陽明先生認為,良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實是跟著經驗來天天長進,不過用功要有個頭腦,一切知識都從良知發生出來,才不至散而無紀罷了。他又說,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能到得欲到之地。

在一定的境下,心不僅具有良知或理,同時還具有極富個性的七情。七情也是人心合有的。良知或理,與七情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的,它們不是簡單的善與惡,好與壞的關係。情順其自然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別善惡,但不可有所著。七情有著,俱謂之欲,俱為良知之蔽。也就是說,在其自然地層次上,理與情,是體與用,理性與感性的關係,兩者都可能是好的、善的。只有在其非自然的層次上,由於情中摻雜了不當的私利,七情有著,這種情才變成惡的,有害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像一顆鑽石,沾了污泥,去除污泥之前被視為廢物。當清除了污泥,依然是鑽石,依然會有極大的價值。在這個意義上說,雖然說良知是是非之心,是內有的道德意識,卻不是說良知時時刻刻都可以教人如何應對一切。因為生而有之的良知,正如是樹的萌芽,還需要灌溉與培養,才會成長。由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明覺的良知,是不斷地需要在社會實踐和道德實踐當中進行檢驗的,能行得通的才是真正的良知,行不通的則需要我們進一步反思。例如,一個孩子因貧輟學,我們本然的良知告訴我們要資助這個孩子,但我們這樣的好心並不一定會得到好報,這個孩子也許會因為自尊心拒絕我們的資助,這就是由不同的境得到的不同的結果。由於境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本然的良知往往是不能完全適應我們當前的社會習俗和我們的初衷的。如何使良知明覺,是先生致良知的主要內容,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可理解為什麼陽明後期專提「良知與致良知」的苦心了。

一般人判斷的是非善惡,自己認為是本於良知的,然而往往會陷於錯誤,這是常見的事,陽明也承認這點。但陽明以為這絕不是良知本身的缺點,不過沒有實下致的工夫,以致良知被困蔽而失其作用。陽明曾說,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之,所謂忠恕違道不遠矣。凡處得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若能實致其良知,然後得見平日所謂者未必是善,所謂未善者卻是恐正是牽於毀譽得喪而自賊其良知者也。

因此,對陽明心學來說,明覺的良知就在於在不同的境(意)下尋找人心裡那種善良的本能,並將之不斷地擴大化,使這善良的本能與社會道德接軌,並反過來成為一種對自我的道德要求,這就是所謂的克己工夫。

根據以上所述,我們可以從本然的良知和明覺的良知兩個層面來理解陽明先生的良知學說。應該說,本然的良知是潛在的,缺乏主體性的,是在真空條件下的狀態。本然的良知對於規範我們的言行意義不是很大。因為我們時刻都在境(意)中生存,每時每刻都要遇到這樣那樣的事,因此我們更在意在社會實踐下或者說在道德實踐下的良知對我們的作用和幫助。從《傳習錄》也可以看出,陽明更加肯定的是明覺的良知,這也是他主要宣講的主要內容。陽明先生在天泉橋上提出了四句教,但他不主張宣揚利根人,卻一直提倡事上磨鍊。他說:「某於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此本是學者究竟話頭,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但恐學者得之容易,只把做一種光景玩弄,辜負此知耳。」

三、陽明心學中「良知」的著重點在漸修很不是頓悟。

陽明先生說,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功夫,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要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人若真實切己用功不已,則於此心理之精微日見一日。私慾之細微,亦日見一日。若不用克己功夫,終日只是說話而已,天理終不自見。今人於已知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慾不肯去。只管愁不能盡知,只管閑講,何益之有?且得克得自己無私慾可克,方愁不能盡知,亦未遲。

陽明的一生,有過多次的悟。但在「良知」上,他主張的卻不是悟的方法,而是漸修的方法。致良知所指,不是以常有的、不變的是非準則用在人生的萬變上,而是通過每事每變,逐漸立心立誠,以完成自己的人格,這是處世應物的至深一層。明末的心學弟子中,最喜歡說良知現成。把致良知的致字略過不提,結果陽明心學在這些末學弟子手中越傳越偏,像個過江的泥菩薩,一點點垮掉了。

笑笑生註:為更好的為心友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本平台將會以「智為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變更為企業認證,歡迎廣大心友繼續關注、批評與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人情詭詐多變
群處守住嘴 獨處守住心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