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大安寨古宅群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大安寨古宅群

大安寨位於自貢市大安區龍井街和大社區王大山山頂,面對大安街,背臨火車站,海拔僅451米。寨堡成南北向橢圓分布,區域面積約150000平方米。大安寨始建於清咸豐十年四月(1860年),它是由鹽紳王余照(王三畏堂的發家人,別名王朗雲)、陳南、黃懷獻等奉邑宰胡汝開諭集眾建的,首任寨長就是大鹽商王余照。

大安寨目前是自貢歷史建築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大安寨整體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今日大安區的吉祥稱謂也來源於大安寨。1955年8月5日,自貢市人民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認為:大墳堡系封建地主死後安葬於此而得名,解放後沿用至今,很不恰當。遂報經四川省人委會批准,於8月20日,將大墳堡區定名為大安區(取境內鹽商居住的大安寨之名)區政府駐地遷廣華山。同時,將大墳堡定名大安街。

荊花灣宅院

荊花灣宅院建於1913年,面積約660平方米,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區龍井街道和大社區,坐東北向西南,宅院西北側緊鄰高坎子宅院。大安寨荊花灣宅院原系鹽商王姓屋舍,現住居民6戶,主要以大安鹽廠退休職工為多;建築為兩層穿斗磚木結構,對稱分布。大門前有4級垂帶踏道。整座宅院型如堡壘,其外牆為磚石結構,樓層開設小窗,便於防護。清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允許讓漢族擁有武裝,建築的建造年代久遠。

達生堂

達生堂建於清代,約1360平方米,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區大安寨東北部,坐東南向西北,南側為有餘堂,西側為王德謙宅。達生堂原系清代自流井鹽商王達之所建,現住居民十餘戶,主要以大安鹽廠退休職工為多。建築為穿斗磚木結構,宅院大門朝東向,宅院朝門及通道部分牆壁破損,現存朝門基礎,大門前部分殘存照壁,其餘院落建築保存較好;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價值,建築形體組合或空間布局在一定時期具有先進性,對於研究大安寨鹽商宅院、自貢鹽業歷史具有一定的意義。

王德謙宅

王德謙宅建於清代,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區龍井街道和大社區,東側為達生堂,建築坐北向南。王德謙為自貢最富有的鹽商之一,有大善人的譽名,曾捐資千萬元以資助國民政府抗戰。在抗日獻金後,王德謙在此處接待抗日名將馮玉祥,平生第一次才思噴涌,哦吟搖管,信筆寫出文采驚艷四座的四六駢文《以頌將軍》,實現其知己知遇的人生夢想。現存建築在民國初期進行了修繕,穿斗木結構,L型布局,橫房前側有木走廊與正房相通。

上天心窩宅院

上天心窩宅院建於清代,面積約800平方米,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寨北部山窩處,南面為下天心窩宅院,北面是王德謙舊宅,東北面相鄰達生堂。宅院為王姓鹽商宅院,建築坐東北向西南,由一個大院落和一個小院落組成兩個天井,建築為穿斗磚木結構,整體結構完整,柱、枋、垂花等木構件保存較好,側廳及正廳脊飾保存較好,宅院後側有大水池1口,用於接雨水、防火災。

高坎上是大安寨的義門堂和有餘堂

義門堂

義門堂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寨東北部,北側緊鄰有餘堂,南側為桂花灣宅院。義門堂原系清代翰林陳鍾信後裔居住的屋舍,現有居民主要以大安鹽廠退休職工為多;建築為穿斗磚木結構,坐東北向西南,四合院對稱布局,前廳7間面闊32米,進深2間8米。後廳5間面闊32米,進深2間7.6米。左右廂房均面闊3間,進深2間。後廳地基高於宅院1.5米。建築整體結構及部分柱礎、局部裝飾保存完好。

有餘堂

有餘堂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寨東北部,南側緊鄰義門堂,西側坡坎下為上、下天心窩四合院建築。有餘堂原系清代翰林陳鍾信後裔居住的屋舍,現住居民兩三戶,主要以大安鹽廠退休職工為多;建築為穿斗磚木結構,坐東北向西南,二進四合院對稱布局,前、後四合院左右廂房各2間,進深2間。前院右側廂房與義門堂左側廂房共用。前院中有大小石坑石櫃三處,用於收接雨水。

桂花灣宅院

桂花灣宅院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寨中部,南側緊鄰育才書院,北側為義門堂;桂花灣是清代建築,現有居民主要以大安鹽廠退休職工為多;建築為穿斗磚木結構,坐西南向東北,四合院對稱布局;建築整體格局保存完好,屋脊裝飾保存較好。

下天心窩宅院

下天心窩宅院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寨北面,北側為上天心窩宅院,建築坐南向北。在清代為王姓鹽商的住宅宅院。建築為穿斗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前後廳屋均為五開間,兩廂為三開間。院中有照壁、水池,照壁將宅院分隔成前後兩院,照壁上有彩色壁畫。正廳左後側有一巨大飲用儲水池,可用於防範火災。

育才書院

育才書院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寨中部,北側緊鄰桂花灣宅院,南側緊鄰洞子灣宅院,坐東北向西南。育才書院前身為鹽商王三畏堂家族義學,熟稱「書館頭」。光緒初年,鹽商王余照擴大私塾為書院,經費由王三畏堂供給,院事由王三畏堂總理主辦。光緒二十九(1903)育才書院停辦,改為王氏私立樹人學堂,遷至市郊板倉壩玉川祠內。它既是清代自流井地區的五大書院之一,又是清代自流井最早的中學堂?0?2——樹人學堂的前身。建築為四合院布局,有斜房2棟,穿斗木結構。

洞子灣宅院

洞子灣宅院是大安寨鹽商宅邸群之一,位於大安寨,北側緊鄰育才書院,坐東北向西南。它自清代至民國時期為自流井大鹽商王問年家族的住宅。建築為穿斗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前廳、後廳均為五開間,兩廂房均為6開間。院中有儲水池,深7米,面積131平方米。儲水池上有石橋連接前後廳房,石橋長9米,寬3米。

大安寨古宅群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技術價值,建築的空間布局和結構反映了當時的建築工程技術水平,對於研究大安寨鹽商宅院、自貢鹽業歷史上具有代表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快旅遊 的精彩文章:

夕陽下的濱河公園,您喜歡嗎?
南湖公園的玉蘭花開了

TAG:痛快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