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本日記見證40年醫患情 75歲老人三次鞠躬謝恩人

一本日記見證40年醫患情 75歲老人三次鞠躬謝恩人

今年75歲的老人王發源,40年來不管走到哪裡,他都隨身攜帶著一本泛黃的日記。這個日記本上,記錄的是1978年,他得直腸癌後,寫著對醫生的感謝,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他最想給當年的主治大夫李國威當面說一聲謝謝。他的心愿被媒體報道後,當年給他治病的李國威醫生也想見他,王發源知道後激動的睡不著覺。圖為3月28日,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王發源拿著鮮花和日記準備去見李國威醫生。

1978年,王發源被診斷為高位直腸癌。當年醫療條件有限,直腸癌並不是一場小病。他入住西安交大二附院普外科,主治醫生是時年38歲的李國威。在病床上,王發源每天寫日記,詳細記錄了病情,記錄了他與醫護人員的故事。這本日記,構成了一幅幅「和諧醫患、仁者醫心」的時代群像,給我們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40年後,王發源成功戰勝了癌症。他特別想再見一見李國威,送上遲來40年的感謝。

3月28日上午9點,筆者與王發源一起見證這跨越40年的重逢。事實上,和王發源一樣激動的,還有已經78歲高齡的李國威。2005年,李國威從醫院退休,後被返聘,至今堅守在一線。「沒有醫德的醫生是可怕的,沒有情感的醫學是蒼白的。」李國威常告誡他的學生們,一名好醫生,首在醫德,愛病人;次在責任心,而所謂的精湛技術,被排到了末尾。

當年倆小伙,如今白頭翁。面對王發源的感謝,李國威說,「老王,應該感謝你,你的抗癌精神,滿滿都是正能量。」王發源摘下老花鏡,擔心看不清楚,又重新戴上,「你當時工作的形象,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當年住院期間,和李大夫接觸並不多,但這一幕幕場景,至今難忘,「你變化不大,雖然年長我三歲,但看著比我年輕。」

當著李國威的面,王發源顫巍巍拿出來40年前寫的日記,邊看邊念,「壯士暮年,雄心不已,這是多麼難受的事啊,我絕不是惋惜身家性命,我是惋惜所傾注的小小的事業未能遂願。」聽到這裡,李國威感慨萬端。「你的心情,我萬分理解,」他說,王發源當年得的是高位直腸癌,腫瘤距離肛門有12厘米,再加上當年沒有腹腔鏡、沒有吻合器,做起來難度大、時間長,也極易感染。

當年,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後,王發源曾給李國威寫過一封信,表達了自己強烈的「保肛」意願。這件事,李國威記得。「在當時的情況下,針對高位直腸癌患者,醫生完全可以給患者的腹部開一個口子,不再使用原肛門,醫生這麼做,不違規不違法,」他坦言,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患者會終身攜帶一個糞便袋,這將是常人無法接受的。

李國威帶王發源參觀一下40年後的病房。兩位老人手拉手,走在樓道里,敘舊暢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減影 的精彩文章:

幼兒園開學 熊孩子哭著說等長大了再上學

TAG:減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