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關注咪蒙更可怕的,是關注Ayawawa

比關注咪蒙更可怕的,是關注Ayawawa

GIF

文/子非

在視頻訪談節目《透明人》中,姜思達採訪了網紅Ayawawa(真名:楊冰陽)。在採訪過程中,姜思達經常出現一臉懵逼、目瞪口呆、翻白眼的表情,應該是使用了主持人的自我修養,節目得以在愉快的氣氛中錄製完成。

但是,不小心看到節目的我很生氣,比siri聽到娃姐講話後識別為我的聲音自動彈出來更生氣。生氣到付費看了李銀河老師對其言論的評價後,依然不解恨。

價值100元的問題,免費分享給「有間大學」的同學

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像我一樣,百度一下她的背景。

百度百科截圖

感覺她身上所有的標籤都很網紅,屬於可以自己創造並頒發給自己的那種。其官方認證介紹為:暢銷書作家,情感作家,著有《完美關係的秘密》《聰明愛:別把男人不當動物》等的300萬粉絲微博簽約自媒體。

???

在媒體的採訪中,她被介紹為進化心理學派情感專家、門薩中國前主席(據《每日人物》報道,「門薩」的國際總部「門薩國際」對外證實:Ayawawa口中的「門薩中國」並未獲得認可。)、網路紅人,「貓撲女神」等。

關於她對自己高智商提供的證明,是在幼兒園升小學時,曾有兩所小學單獨為她設立考試,一所想讓她直升二年級,另一所想讓她直升三年級。

除了專註在社交媒體侃侃而談兩性情感,她還低調地從事了些「不為人知」的副業:其微商品牌售賣的「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維C固體飲料」,與其鼓吹的「吞精」有異曲同工的美容之效,更以情感專家的身份,攻克了「內射能有效預防孕期先兆子癇」「二型糖尿病」等醫學難題,世界人民欠她一個諾貝爾獎。

視頻一開頭,我終於看到了她本人親自的自我介紹:「互聯網第一代網紅」,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情感諮詢機構的董事長」(我應該也可以把這些,理解為她自認為最有成就感和代表性的標籤吧),並且「紅的時候,還沒有芙蓉姐姐」。

視頻里的採訪對象真是Ayawawa?看起來和微博頭像,emmm…… 圖 / 《透明人》截圖

當話題進入她深耕的「情感/兩性」領域,她笑容滿面地回答:「脫單和挽回」是她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為此她發明了一整套理論來「教育」那些不處在健康、穩定情感狀態下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MV(「Mate Value」,即「伴侶價值」)、PU(「Paternity Uncertainty」,即「親子不確定性」)

「想擁有一段成功的感情,就要做到『低PU、高MV』」

「高MV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待遇,不用撒氣,撒嬌就行了。」

「孩子怎麼生,兩種做法:你可以效仿動物界,選優秀的雄性當孩子爸爸,自己撫養孩子。也可以選擇大多數人類的方式,挑一個願意和你一起撫養後代的男人生屬於他的孩子,同時你得降PU讓他確定孩子是他的。前者是好基因,後者是好養育。」

這些都是她的研究成果。為了獲取支持這些維度的數據,她還會引導粉絲髮自拍,然後根據自己的個人主觀審美做出評分。

在她看來,MV和PU的值,是流動的,最簡單的改變方式是通過性感打扮來加分:紅色被認為是喚起性慾的,黑色蕾絲是有女人味的,因為「男人都是視覺動物」

男人都是視覺動物? 圖 / MUTI

除了通過年齡、長相、身高、罩杯、學歷、性格等外在條件和家庭環境等標準物化女性,Ayawawa還利用她的「心理學知識」以「人類行為的底層邏輯」把所有人分為「剪子、石頭、布」三個類型。(剪刀=情人式人格(她口中的「竊偶型」)、石頭=專一的普通人、布=多伴侶的供養者)

她的理論,充滿了動物性和下半身思維。既可以體現在她著作的名字《別拿男人不當動物》里,也可以體現在她同時把上述群落映射到「三種人類近親」身上:倭黑猩猩(剪子)、黑猩猩(石頭)、大猩猩(布)。(所以進化是為了什麼?)

明明說人話大家都懂的道理,我硬是學習了一堆新的「專有名詞」,才能開始艱難地試圖理解這位教母的哲學。

由於為PU低、MV高的女性容易脫單,所以Ayawawa致力在做的,就是幫助廣大女性降低PU,提高MV。

按照Ayawawa的理論:不夠漂亮,mv低,找不到男朋友;太性感,pu高,老公就會出軌 圖 / Paulius

一位對Ayawawa粉轉路的網友總結過:

「在Ayawawa看來,所有感情問題,都是因為女生mv太低了或者pu太高了。男友/老公出軌,因為你pu太高了;男友對你不好,因為你mv太低了;甚至某某產婦死亡事件,ayawawa發的微博也是推斷那女生不漂亮不溫柔,而不是這男人本來就是個渣。」

娃姐勸女生和渣男結婚 圖 / 微博截圖

所以,Ayawawa口中的女性的巨大的天然性別優勢,就是皮囊子宮,所以「長得漂亮的姑娘沒必要考研」。她一大堆的情感學說,無非是一種「唯結果論」。只要女性獲得配偶、子女、家庭和一系列物質條件,她就是成功的,而她本身的個人追求和真實感受沒有價值,因為「女人高估自己就是玩火」

由此至終,男性是不需要受到譴責的,因為沒用,而且「誰痛苦,誰改變」。相比「高攀」,女性更應該「低就」,就像田忌賽馬一樣,兩性關係被看作一種生存策略和利益分配。

聽了Ayawawa的理論,就會得出姜思達的結論 圖 / 《透明人》截圖

所有問題都是女性的問題,所以只能在自己身上做文章(改變穿著、降低期望值、改變擇偶標準)。她的長篇大論,寫滿了「拋棄自己、取悅男性」。所有的術語和造詞,都是在建立信息壁壘好讓封建女德借屍還魂。這樣的觀點兜售,比情感雞湯可怕多了。

不管怎麼說,層層包裝下故弄玄虛的理論,還是讓Ayawawa收穫了百萬級的「娃粉」。讓人不得不想起鑒別朋友圈另一位現象級「導師」——咪蒙。一個是擁有300萬微博粉絲的網紅,一個是公眾號10w+領域的KOL。

她們都在粉絲的情感世界中擁有絕對領域,都在通過宣揚極端情緒,實現商業變現。彷彿這個世界上,只有她們存在,就沒有幾篇文章和付費課程解決不了的人生。

關於兩者誰比誰更「高級」的討論,兩個陣營的粉絲可能會互相輕蔑地表示沒有可比性,沒有感覺,沒有攻擊欲。儘管Ayawawa說過,自己更類似於黑猩猩(石頭),咪蒙則傾向於倭黑猩猩(剪子)。言下之意,就是石頭打贏剪子。並且認為相比咪蒙的「母愛演算法」(別人想聽什麼,就說什麼),她的「達爾文主義」理論更像是「父愛演算法」(我是對的,你要學我),更能讓人成長。

咪蒙的形象漫畫

如果給兩家粉絲畫像,大概會是這樣的:娃姐的粉絲,不是單身,就是處在不滿意的關係中。多數生活在二、三線城市,沒有在良好的高等教育中形成獨立思考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觀看過大量國產情感劇,對瑪麗蘇故事情節深以為然,卻不知如何打造自己才能使感情生活「步入正軌」。

咪蒙的粉絲,身邊總有一個「朋友」正在經歷分手、離婚、出軌、被小三的戲碼。她們在極端情緒的咆哮中,「大女主」意識強烈覺醒。讓自己不爽的通通是傻逼、智障、賤人。每天在要不要詛咒前任、要不要換個老公、要不要扔掉小孩、要不要炒掉老闆辭職的YY中備受折磨。

如果粉絲沒有思考能力…… 圖 /Folio Illustration Agency

看起來,前者迎合著世俗眼光製造「人生贏家」,後者為「活出自我」不惜與世界為敵。

事實上,Ayawawa和咪蒙都在傳銷一種理想生活、標配人設和審美趣味。替粉絲說出「自己想說卻不知道怎麼說」的話,輸出符合想像的「科學理論」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咪蒙「動之以情」地提供「世界觀」;Ayawawa「曉之以理」地炮製 「方法論」。但兩者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攤上這麼一對「爹媽」,除非你買她們的課程,否則你什麼都不是!

Ayawawa沒有「世界觀」嗎?她有。只是,去除花里胡哨的偽科學/偽心理學外衣,她的觀點簡單粗暴得一看就是錯的,無非教女性自我物化和奴化為男權附庸的封建糟粕。

咪蒙沒有「方法論」嗎?她也有。不過,相比起情感領域的戰場,她只是更專註在職場的火力:《咪蒙教你月薪五萬》《如何管理你的老闆?》。

咪蒙流量變現的主戰場

她們都不是真心想給讀者一個答案,而是在販賣一種能最大程度發揮她們本人主觀能動性的精神鴉片,然後收割智商稅。

無論任何時候都要警惕,當一個人表示自己站在了鄙視鏈的頂端,於金字塔頂睥睨眾生的時候,都只能說明:ta正在做一件愚昧化別人的事情。

以上 圖 / 《透明人》截圖

本文作者 | 子非

編輯 | 芝麻

排版 | 芝麻

封面圖 | Kirk! Walla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間大學 的精彩文章:

「什麼事你先別哭,先來責備我,好嗎?」
確認過眼神,是沒有貓的人

TAG:有間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