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還不夠開放?人民日報:美別拿中國當借口搞貿易保護主義!

還不夠開放?人民日報:美別拿中國當借口搞貿易保護主義!

近段時間,在有關美國對華301調查的討論中,國外一些聲音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市場開放程度不及預期,是美國採取此次措施的原因之一。

那麼,中國履行入世承諾情況究竟如何?中國的開放給世界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和部分企業。

中國入世以來市場不斷開放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多次表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認真、全面地履行了各項加入承諾,市場不斷開放。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在積極兌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各項市場開放措施方面,包括貿易以及與貿易有關的投資等領域,中國拿出的舉措和獲得的成效,全世界有目共睹。

「加入世貿組織至今,我國積極履行相關承諾,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等先後有一系列開放動作,金融業開放取得了歷史性成果。」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中國入世以來,積極履行各項承諾,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以及主要的對外投資國,開放成果備受全球關注和認可。

數據顯示,在履行世貿組織降低關稅承諾方面,中國關稅總水平已由加入時的15.3%降至9.8%,實現了對世貿組織所有成員的承諾,達到並超過了世貿組織對發展中成員的要求。

「如果考慮到貿易結構的因素,中國實際的貿易加權平均稅率只有4.4%,已非常接近發達成員,美國貿易加權的實際進口關稅稅率是2.4%,歐盟是3%,澳大利亞是4%。」高峰說。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日前表示,世貿組織對服務貿易定義了160個部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開放100個,但目前已開放120個。

「事實上,履行入世承諾,只是中國近年來擴大開放的一部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說,中國持續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了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去年,國務院《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0條高含金量舉措力促引進外資;新增遼寧等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總計11個自貿試驗區形成東中西全方位制度創新的開放格局,新版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較上一個版本再減少27項限制性措施;商務部等部門出台的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限制性措施由93條再減30條。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近年來,我國銀行業雙向開放持續向縱深推進,「走出去」方面,中資銀行已擁有大量海外分支;去年12月,《中國銀監會關於修改〈中國銀監會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發布,金融業開放之門進一步擴大。

「美國在對華經貿問題上採取的一連串舉措,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是冷戰思維、零和意識在作祟,不要拿中國當借口。」高峰說。

中國的開放給全球帶來新的利好

「戴爾進入中國20年得到快速發展成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人,也是直接受益者。」近日,戴爾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副總裁周兵在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說,戴爾中國已從最初的銷售變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多位一體,並利用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等建立起完整生態體系。

看好中國市場和中國機遇的外企有很多。「中國製造和開發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但中國蘊藏的機會遠遠大於此。」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說,隨著大力發展先進位造業和推進「中國製造2025」,中國不再是簡單的製造,而是也承載著夢想。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認為,近年來,中國市場機遇、投資機遇、綠色機遇和對外合作機遇都在不斷增加,利用外資堅持三個「不會變」,為外企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中國的營商便利化程度在過去5年中上升了18位。去年,中國吸收外資1363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再創歷史新高。

「開放的中國為世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還體現在對外投資方面。」李光輝說,中國對外投資推動了東道國工業化進程,增加了東道國財政收入,促進了東道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2017年,中資企業上繳東道國稅費超過3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35萬個。

將於今年11月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讓更多人看到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姿態與氣魄,以及為全球貿易發展搭建公共平台做出的切實努力。

「我對中方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感到非常振奮,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對進口的高度重視,對全球發出了重要、積極的信號。」美國鮑爾森基金會主席、前財長鮑爾森說。

據悉,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招展招商工作進展順利,報名踴躍,超乎預期。國家形象展報名國家已大大超出原計劃的60個國家,企業商業展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報名,預訂展位面積比初步考慮的超出20%。

中國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

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中國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這將給美國和世界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與此同時,鐘山也強調,中國的開放是自主開放,不會在別國揮舞「大棒」的壓力下被動開放。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政府傳遞出的信號非常明確,即我們對外開放市場的決心和信心沒有改變,而且更加堅定,不會因為外部施壓而改變自身的航向。

連平認為,作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業擴大開放將有助於促進國內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推動金融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提高中資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入一個新階段,這既表現為對外開放有新領域,也表現為對外開放有新方式。」董希淼說,新領域表現在原有的限制不斷放寬,比如放寬金融業對外開放;新方式表現在對傳統領域的突破,比如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研究部副主任楊鳳鳴認為,更加開放的中國將為世界經濟貢獻提供更大動力。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共享中國發展機遇的前提是要有互利共贏的態度,「美方單邊主義行動不僅與時代潮流相逆,而且最終也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希望美方不要一意孤行,重新回到中美兩國合作共贏的正確軌道上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的這番話,近幾天在社交媒體持續刷屏,贏得眾人紛紛點贊和力挺。(人民日報客戶端-王珂 吳秋余 齊志明)

原標題:

還不夠開放?人民日報:美別拿中國當借口搞貿易保護主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中國不認可
遭驅逐俄外交官攜家屬撤離大使館 眾人揮手送別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