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因個子小受盡歧視,憤而參加革命,成為著名的皇帝

他因個子小受盡歧視,憤而參加革命,成為著名的皇帝

18世紀末期,伴隨著啟蒙運動的逐漸興起,法國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席捲全國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隨著大革命的演進,拿破崙逐漸登上了法國的政治舞台,並在1799年的霧月政變中掌握了政權。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裡,拿破崙踏上了開疆拓土的征程,征服了歐洲絕大部分地區。隨著反法聯盟一次次被瓦解,拿破崙的威信也越來越高,使他成為了法蘭西共和國的人民英雄。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發動了霧月政變,並獲得了成功,成為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官,實際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獨裁者。

為什麼反對君主,傾向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在經歷了漫長的思想啟蒙和法國大革命後,不僅沒有迎來民主、自由和平等,卻搞出了一個超級集權的皇帝?這背後又有哪些政治和現實因素?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拿破崙憑藉著卓越的個人魅力,在法國民間俘獲了一大批信徒和民眾,時至今日仍然擁有一大批擁躉。他的一生軍功顯赫,24歲就被晉陞為準將,30歲成為法國第一執政,35歲加冕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膽識,雄獅般的勇猛,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深刻影響了歐洲的歷史。

但這就是拿破崙能夠成功的全部原因嗎?

當然不是。中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拿破崙或許的確出色卓越,完全具備走上神壇的資格,但從個人素質角度來說,他絕不可能是唯一。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考慮到1794年7月雅各賓專政崩潰後結束的幾年內,法國的政局一直動蕩不安,經濟上一片混亂的現實狀況,僅僅依靠民眾對領袖的崇拜,顯然是不足以讓拿破崙順利登上皇位的。在雲石君看來,拿破崙之所以能法蘭西皇帝,其權勢以及個人崇拜比波旁王朝還猛,和法國國內外環境的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首先,法國大革命面臨著內外部的重重壓力,法國資產階級要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必須要權力儘可能集中,減少革命派的無謂內耗。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法國大革命發生的前夜。1787—1789年的法國,農業連續歉收,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糧食短缺,成千上萬的人從貧困的農村地區湧進巴黎。積累起來的經濟病和社會不滿情緒為當時即將召開的三級會議帶來不祥的兆頭,終將導致嚴重事態的發生。

為了擺脫現狀,法國資產階級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流血革命,但革命並沒能讓民眾過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失控的人民擁有無窮的破壞力,反而使得整個國家陷入了長久的動亂中。不僅如此,法蘭西共和國國內的保王黨勢力也在逐步增強,不斷在各地發起武裝暴動。

這是法國內部的混亂狀況,我們再來看外部壓力。

雲石君在上文中說過,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像晴天霹靂一樣,強烈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也讓歐洲各國恐慌不已。為了干涉法國大革命,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列強糾集了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德意志聯邦等國,難得地達成了一致意見,多次組建反法聯盟,武裝干涉法國大革命,大有誓不罷休之勢。法國的資產階級正面臨著嚴重的內外部危機。

這種持續的整體受壓,使得法國有強人政治的必要,對內壓制分歧,維持穩定;對外則集中資源,強勢應對。而且,由於法國國運的衰頹,法國國民的國家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都急劇滑落。這種情況下,法國有必要打造一個強勢的政治領袖。

要知道,政治領袖作為國家的代表和象徵,對他的個人崇拜和高度認同,有利於國家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以及中央強權的形成,進而為法國內部整合和改革發展提供良好的政治基礎——而拿破崙此前憑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已經開始在軍政界嶄露頭角。法國資產階級希望通過政治領袖集中權力,減少內部的無謂消耗,共同迎接內外部挑戰——拿破崙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換句話說,法國現階段的國情和國家發展需要決定了,資產階級掌權派捧出一個有皇帝稱號和實權的拿破崙,對法國而言是利大於弊的。

其次,資產階級必須儘可能的將社會資源收集用於革命,而這種搜集,肯定也會遭遇大範圍反抗,所以也需要中央集權,尤其是權力集中到軍人手中。有槍杆子做後盾,徵集資源起來才有效率,對反抗者才有威懾力。

以分權制衡為特徵的現代西式民主制度雖然有很多優勢,但在法國內外部重重壓力的現狀下,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以英國為首的反法聯盟來勢洶洶,要想在這場戰爭中贏得勝利,強化自己在歐洲的話語權,國家必須投入大量的資源,不管是外部軍事壓力、勢力擴張還是內部維穩,這都是要花大價錢的——而且這還是長期支出,中間一旦資源枯竭,就會前功盡棄!

這種事,擱在家底殷實,中央手握大量資源的強勢大國,倒是可以辦到,但法國剛剛在大革命前經歷了一場殘酷的經濟危機,又在大革命中「血流漂杵」,到了拿破崙上台時,國家已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其手頭掌握的資源實在有限,不足以應對法國面臨的內外部軍事危機!

這種情況下,法國必須儘可能的將社會資源收集起來,而這種搜集或者說掠奪,必然也會遭遇大範圍反抗。法國需要中央集權,尤其是將權力集中到軍人手中,只有依靠政治領袖的超強駕馭能力,在絕對權力的加持下,以槍杆子做後盾,徵集資源起來才有效率,才徹底,對反抗者才有威懾力。至於這種掠奪對本國乃至周邊民眾帶來的傷害,法國已無暇顧及,一旦法國在這場反法聯盟中輸給歐陸各國,必將被這些列強群起而瓜分之,到時候就更談不上什麼民眾的權益了。

再次,法國需要捧出拿破崙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英雄人物作為法國大革命的代表和象徵,讓民眾有一個明確而一致的效忠目標,同時基於對領袖個人魅力的崇拜和認可,而支持領袖所領導的革命。

如前文所言,法國革命派內外壓力巨大,外部,反法聯盟來勢洶洶,且屢敗屢戰,大有不破法國終不休之勢,內部,保王黨勢力賊心不死,不斷在各地發起武裝暴動。籌集社會資源又要侵犯民眾利益,這時候就需要煽動社會思想,讓他們思想一致,支持政府和革命。

革命離不開社會民眾的支持,但問題在於,革命這個願景比較虛幻空泛,只能忽悠得了一時,時間一長,民眾對革命的興趣自然就會慢慢變淡。民心似水、民動如煙,僅靠一張畫餅忽悠,缺乏一個明確而實際的目標,從來就是靠不住的。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只得捧出拿破崙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英雄人物,作為法國大革命的代表和象徵,讓民眾有一個明確而一致的效忠目標,同時基於對領袖個人魅力的崇拜和認可,而支持領袖所領導的革命。

事實證明,拿破崙顯然沒有辜負民眾的期待,憑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在法國呼聲日漸高漲,收穫了一大票粉絲,而他也在民眾的支持下,一次次擊敗了反法聯盟,一步步走向皇帝寶座。很難想像,如果沒有拿破崙這個效忠目標,法國團結一致共同對外的意志會打多少折扣。

在拿破崙的領導下,法軍接住了來自反法聯盟的攻擊,一次次反敗為勝,橫掃歐陸各國,使得法蘭西第一帝國達到鼎盛。在此過程中,拿破崙也成為了歐洲霸主,成為跟凱撒大帝、亞歷山大大帝齊名的拿破崙大帝。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世界征服者」,卻在之後的遠征俄國中失利,緊接著又在滑鐵盧遭遇慘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鬱鬱而終。而他一手建立的拿破崙帝國也在他去世後灰飛煙滅。

為什麼盛極一時的拿破崙帝國會走向覆滅?拋開軍事層面的因素,我們又能得出什麼啟示?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將在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80章——法國之第9部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關注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曾經威震東歐的南斯拉夫,為什麼會一夜之間分裂解體?
法國發動了一場內部革命,卻慘遭全歐洲集體圍毆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