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聊一部以柯達老膠片命名的新電影:Kodachrome

聊一部以柯達老膠片命名的新電影:Kodachrome

一部用膠捲型號來命名的電影,相信攝影愛好者是不會錯過的。近日Netflix公布了他們的最新作,新片取名自柯達已經停產的經典反轉片膠捲:《Kodachrome》。一款停產的老膠片能帶來什麼故事?我們借著這部新片的預告內容來跟大家聊一聊。

以膠捲為名的電影:Kodachrome

這部名為Kodachrome的新片實際上是圍繞著一位攝影師和他的家人展開。艾德·哈里斯飾演片中的一位攝影水平非凡但家庭關係處理糟糕的攝影師,身患重症的攝影師想在人生的最後沖洗自己曾經拍攝的4卷Kodachrome膠捲。而他的護士和家人為了這個沖洗計劃,回到他的身邊,故事在他們前往全世界最後一家Kodachrome實驗室的路上展開。

Kodachrome是一部以攝影師前往Kodachrome最後的沖印店沖印自己的膠捲展開的

攝影技術出眾但家庭關係處理糟糕的攝影師和家人與護士踏上了旅程

Kodachrome最特殊的彩色膠捲

為何Kodachrome可以成為這部電影的題目並串聯起整部新片呢?這和Kodachrome本身的特殊性有很大關係。作為柯達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款反轉片,這款膠片擁有出眾的色彩表現力,極為艷麗的色彩表達以及優異的可保存時間特質,一度是各大圖片社的最愛。

Kodachrome擁有出眾的色彩表達能力和可以長時間儲存不褪色的特質(圖為1949年使用Kodachrome拍攝照片)

但這款膠片特殊的一點在於其沖洗極其複雜,沖洗這種反轉片需要特定的沖洗技術(K-14)才能完成,因此這款膠捲只在特定沖印店才能完成膠捲的沖洗。而膠捲停產後,其沖洗工藝也隨之消失。沖洗工藝伴隨膠捲停產而消失,這造就了電影中尋找特定沖洗店的必要性。

早年Kodachrome需要寄回到美國本土沖洗,購買膠捲會包含沖洗和郵寄費用,包裝上還註明了可沖洗店的地址

不妨在此簡單介紹下這款膠捲。Kodachrome開始上市於1935年,到2009年停產,擁有74年的生產歷史。作為一款早期的反轉片,其三色層的設計導致膠捲在沖洗時對沖洗設備的要求非常高,而其對沖洗所需的溫度,時間以及藥水配比等也有著極高的要求。早年這款膠捲只能在拍攝後寄回美國本土沖洗(因此一度Kodachrome的膠捲價格是包含沖洗費用的),而後才漸漸出現可以代理沖洗Kodachrome的公司。

經典的Kodachrome64(世界上最後一卷Kodachrome正是這一型號)

在國內使用Kodachrome會更為艱難,因為在中國從未有沖印店擁有沖洗Kodachrome的技術(普通反轉片採用E-6工藝,而Kodachrome是K-14,特定藥水,甚至需要特定沖洗設備)。如果你曾經在國內擁有Kodachrome膠捲並拍攝過,這款膠捲最近也要快遞到日本才能沖洗。而沖洗的特殊性也造成了Kodachrome的尷尬,很多普通反轉片停產後,因為E-6工藝並未消失,我們仍然可以沖洗這些普通反轉片,但Kodachrome的沖洗工藝則隨著膠捲的停產而消失了。這意味著,無論你的Kodachrome膠捲是否過期,都必須在最後的沖洗店停止服務前拍攝完,不然你永遠得不到沖洗的底片了。

柯達已經宣布復產經典的反轉片Ektachrome,但Kodachrome的復產幾乎是不可能了

這些年隨著柯達的重組復興,柯達正嘗試恢復生產旗下一些經典的膠捲。之前柯達就宣布將復產經典的反轉片Ektarchrome(更多人熟悉的名字是E100),但因為Kodachrome的特殊性,雖然Ektarchrome的復產已經在一步步進行,但柯達自己已經表示Kodachrome的復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Kodachrome沖洗的不可恢復性,引出了這部新電影

在數碼時代的衝擊下,這款Kodachrome在2009年正式停產。而由於其沖洗工藝的特殊性,伴隨著Kodachrome的停產膠捲的沖洗服務也隨之停止。因此,片中的攝影師一家人才會驅車去尋找最後一家提供沖洗Kodachrome服務的公司來完成攝影師的臨終遺願,也由此才引出了整部電影的故事。

現代電影中的攝影元素們

雖然電影本是攝影技術的一種延伸,但攝影在電現代影中作為主題出現的機會並不多。攝影相關的記錄片倒是不少,但真的將攝影作為主題元素之一融入電影,真的是少之又少。攝影更多是以一種元素或意象出現在電影中。在此,不妨介紹兩部攝影元素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

《東京日和》,改編自攝影師荒木經惟的同名攝影集

電影中致敬荒木經惟作品的劇照

《東京日和》,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真正以攝影作為主題元素拍攝的電影。這部電影實際上改編自攝影師荒木經惟的同名攝影集。荒木經惟的攝影集本就是記錄了他與亡妻陽子的故事。而電影本身也講述的是攝影師男主角和妻子的日常故事。稱得上是一部攝影師的半傳記體電影。

電影《上帝之城》中,攝影也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出現並串聯起整部電影

此外,攝影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電影是著名的《上帝之城》。這部曾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中,男主角之一的Rocket(小火箭)在這個平民窟中用相機記錄了眼前發生的種種,也串聯起了整部電影。而由此也引申出新聞攝影本身的道德以及立場問題。可以說,藉由相機,攝影在這部《上帝之城》中也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Kodachrome中這款膠捲成為了故事發生的緣由

而在這部即將推出的《Kodachrome》中,影片名的膠捲Kodachrome可以說是整部電影展開的最重要理由,由於Kodachrome本身獨特的沖洗工藝和停產這一事實,才引發出整部電影。而電影中,Kodachrome作為一個真實元素出現並不多。從預報片來看只有攝影師自己上卷時短短的一瞬,倒是攝影師使用的徠卡M4-P相機出鏡更多一些。顯然,這款膠捲命名的電影更多是以這款停產的膠捲為由來敘述,而不是單純地以膠捲來講述故事。

現實中真正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

片中描述攝影師一家為了尋找最後一家Kodachrome沖印公司來到了美國堪薩斯州(Kansas)的帕森斯鎮(Parsons)。而這的確是電影非常細心的一點。在柯達停產Kodachrome後,最後一家擁有沖洗Kodachrome膠捲能力的公司正是在這座小鎮上。而真實世界中,世界上最後一卷Kodachrome也正是沖洗於此。

電影中主人公們前往的Parsons鎮的確是Kodachrome最後的沖洗店所在地

使用最後一卷Kodachrome的攝影師SteveMcCurry的經典作品《阿富汗少女》,這張作品使用的也正是這款Kodachrome膠捲

類似這部電影中的描述,最後一卷Kodachrome的拍攝者的確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攝影師——SteveMcCurry。這位以攝影作品《阿富汗少女》而聞名世界的瑪格南攝影師曾是一位柯達的頭號粉絲,而柯達也在Kodachrome停產後將最後一卷膠捲交給了SteveMcCurry,而在這最後一卷Kodachrome中,SteveMcCurry拍攝了大量印度行的照片和不少影視界的名人,我們不妨通過這卷膠捲的作品來看一看。

SteveMcCurry拍攝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羅伯特·德尼羅

SteveMcCurry拍攝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阿米爾·汗

SteveMcCurry拍攝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

SteveMcCurry拍攝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羅伯特·德尼羅

SteveMcCurry拍攝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紐約

SteveMcCurry拍攝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

SteveMcCurry拍攝的最後一卷Kodachrome

SteveMcCurry在最後一卷Kodachrome中還完成了一張自己的照片

國家地理專門拍攝了名為《TheLastRollofKodachrome》,記錄了攝影師SteveMcCurry拍攝最後一卷Kodachrome的過程

實際上,因為這卷頗具紀念意義的膠捲,國家地理還專門拍攝了紀錄片《TheLastRollofKodachrome》(最後一卷柯達克羅姆)。全程記錄了攝影師SteveMcCurry拍攝這卷最後的Kodachrome膠捲的過程。Kodachrome作為一款膠捲,不僅有了自己的紀錄片,還有了以自己命名的電影,這或許是攝影器材能擁有的最高成就了吧。

攝影文化與生活

攝影文化於生活究竟有何意義?它是不是那麼神秘或是高不可攀?這部新電影《Kodachrome》或許能給了不少攝影愛好者一個新的啟示。攝影元素出現在這部電影中時,它不是一種特定的儀式或特殊的身份,而是悄然的融入生活之中,為人們記錄發生的一切,為人們找回家庭的溫暖。這種攝影更深入地融入生活,或許才是我們追尋的攝影意義所在吧。

攝影是生活中什麼樣的角色,或許這部電影能給出一個答案

作為攝影愛好者,可以關注下這部即將上線的《Kodachrome》

最後,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把Netflix的這部新片推薦給各位(新片將在4月20日上線),此外推薦大家去看看國家地理的Kodachrome紀錄片,想了解最後一卷Kodachrome的拍攝過程,這部30分鐘左右的紀錄片算得上是製作工整精良,看完後相信你會對攝影也有更多的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隨你更新 安卓9.0將停止支持4.1系統前所有應用
華為P20 Pro的4000萬相機很強?諾基亞表示不服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