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落第書生向朝廷獻治國良策,乾隆看了之後很滿意,然後殺了他全家

落第書生向朝廷獻治國良策,乾隆看了之後很滿意,然後殺了他全家

落第書生向朝廷獻治國良策,乾隆看了之後很滿意,然後殺了他全家

文|歷史的故紙堆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象,避諱之風至唐、宋和清朝,極為盛行。宋代名相文彥博曾言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即便是在宋代,避諱之風也是非常盛行的。

然而,在清朝,廣西有一位落第書生叫吳英,屢次參加科舉而不中,但這麼些年來倒是遊歷了不少地方,對於治理地方有一些非常好的想法,於是在乾隆45年,攔輿獻策,給廣西巡撫遞上了自己的建言條陳。上陳時務以廣聖恩以固國本,他也明白,以生員之身,「今而高言越俎代庖,罪該萬死」,但是,「生所欲言皆國家利賴之事,使生之說行,不但家國民人蒙其休,即生之若子若孫亦與沾其澤」,也就是說,為國為民為自己,「雖言出禍隨又奚顧哉,試言之」。真是皇皇數千字,拳拳愛國心。

吳英所獻五策:備荒、鹽政、弭盜、種煙、減僧。逐條看去,其實非常有道理,也具有可行性。廣西巡撫把吳英的獻策轉交到了紫禁城,乾隆看了之後很滿意,於是把吳英全家賜死了,吳英死得最慘,被判凌遲,子吳簡才、吳經才,胞弟吳超,胞侄吳達才、吳棟才,因為年紀都在十六歲以上,被「斬立決」;其妻、妾、幼子等「發功臣之家為奴」。

或許大家很不理解,乾隆怎麼如此地昏庸?其實,乾隆站在他所處的位置上,並沒有做錯什麼。吳英的獻策是很好,但他踩到了雷區!他的幾千字建言中,有兩個字干犯御名,沒有避諱!大家知道,乾隆的名字叫愛新覺羅·弘曆,吳英在行文中出現了兩次「弘」字。在封建時代,犯了國諱,這確實是殺頭的罪名。

國諱:指舉國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須遵循的避諱。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稱君諱、公諱。後來擴大,諱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號、帝後謚號、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所以,在那個萬惡的封建時代,作為一個讀書人,行文干犯御名其實是自己找死,怪不得乾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一次狩獵中,此人救了乾隆的命,此後九個朝中大員要認他為義父
一起來欣賞這些皇妃的美麗容顏吧——清代絕色后妃真實畫像欣賞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