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楷書不是錯別字?

這些楷書不是錯別字?

戲台

 大宅門

趙季平 

00:00/01:01

我們經常在書法字帖、古籍善本、景點等處看到一些很特別的「怪字」,還以為是古人寫的錯字,但其實很多並不是錯別字,而是古已有之的「異體字」。對於書法愛好者而言,這些異體字不一定要常學常用,但是一定要懂。我們綜合網路整理給大家以作參考。

簡化字,是指原來結構複雜,筆畫多,後來人們在運用中,人們對它進行了改造、簡化,由此而產生的筆畫少、結構簡單的漢字,就是簡化繁體字,取代繁體字的筆畫結構簡單的漢字。

簡化漢字由來已久,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

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楷書的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為"俗體字"。

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今天我們知道的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為簡單,但總量過少,因此到了商周時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許多字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複,而之後的隸變更是比今天的簡化字更為徹底,也開創了漢字與偏旁形體不一的先河。

現今見到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朝武丁時期的甲骨文(公元前1250年左右),距今三千多年。此前陶文符號只認出了個別符號,還讀不出一句話來,因而還不能證明已經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或者文字。

戰國和秦漢時期是漢字形體大變動的時代,篆書變為隸書,再到楷書,都是在這段時間裡完成的。東漢後期出現楷書,從此字體穩定下來,漢字形體是漢朝定型的,一直用到今天,所以我們的文字才稱之為"漢字"。

這一部分簡體字來自書法文獻:

漢朝史游《急就章》中有:時、東、陳、孫、檢、帳、項、樓、來、夾、頰、俠、篋、貝、學、見、為、偽、長、張、隨、狀、問、覺、樂、犢、讀、斷、變、鄲

晉朝王羲之用過:東、豈、試、為、緬、臨、終、張、時、將、見、當、孫、揚、實、爾、鯉、魚、與、詔、長、樂、陳、來、誠、絕、顧、災、寬、飲、謝、楊、學、萬、發、問、悵、頤、視。行書字帖中用過:於、將、隨、終、豈、誰、維、俠、綿、絳、結、給、糧、紡、謂、語、為、數、謝、敗、喪、蓋、紙、書

晉朝王獻之用過:嘗、臨、謂、諸、當、問、頓、許、爾、聞、彌、將、來、終、纏、絕、隨、門、與、豈、勞、腎、為、湯、悵、時、經、傳、寫、孫、覺、陳、見、莖、順、東、險、會、詣、請

唐朝歐陽詢用過:來、閏、餘、問、蓋、維、臨、終、隨、隱、將、俠、榮、門、閑、牆、糧、顧、紙、紛、綏、紜、間、喪、辭、結、數、狀

唐朝虞世南書《孔子廟堂碑》中有:狀、彌、將、於、來、隨、爾、涌、麥、継。此外用過:來、問、禮、絕、維

唐朝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中有:蓋、彌、凈、篋、綱、隨

唐朝《紀泰山銘》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後撰書的銘文有:葉、號

宋朝蘇軾用過:顧、蓋、來、墮、於、飢、誤、斂、將、請、絕、萬、爾、賈、聞、禱、須、闕、計、時、誠、誇、納、記、訴、糾、與、訪、誰、長、詩、語、餘、緣、彌、紀、閑、終、謂、閏、債、狀、謁、見、間、挾、維、問、談、嘯、傳、東、寬、當、閏、絕、須、數、挾、細、鸞

元朝趙孟頫用過:來、給、諸、憚、質、喪、將、門、壺、設、請、絕、違

明朝董其昌用過:記、為、將、納、緝、於、萬、證、蓋、蕭、顧、樓、賦、長、與、謂、覽、盡、時、諸、譜、傳

清朝鄭板橋用過:問、覺、盡、夢、詩、來、綢、繆、濰、為、兩、現、畫、聞、壯、劍、紅、飯、賈、見、語、狀、膽、爾、閱、詞、緩、繼、應、給、證、寬、訊、說、請、違、麥、隨、時、課、該、調、結、約、對、詳、訴、賢、險、賦、蔣、學、勁

敦煌出土文獻中的俗字:

愛、絆、筆、纏、塵、蟲、床、純、辭、斷、墮、爾、蓋、個、顧、掛、國、號、飢、跡、繼、夾、莢、頰、堅、檢、將、絳、經、頸、來、賚、禮、憐、糧、亂、脈、門、彌、鳴、紐、憑、棲、齊、啟、棄、慳、牆、愜、篋、輕、師、隨、萬、聞、問、無、狹、俠、賢、挾、興、煙、癢、異、隱、與、語、岳、災、沾、眾、囑、裝、庄、壯、狀

近代漢字簡化運動,源於太平天國,為了提升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文件都書寫簡體。經非正式統計,太平天國總共使用一百多個簡體字,其中80%為後來採用(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第38頁)。太平天國最有名的簡化字是「國」(王是玉的本字,國內少一點,字體左右對稱,寓意太平。太平軍打到哪裡,國字就用到哪裡),不過太平天國滅亡後,文字簡化運動也停止。太平天國是東亞第一個進行系統性漢字簡化的政權,甚至影響到後來的民國以及新中國的漢字簡化運動。

五四運動的白話文運動為大家所知悉,事實上,文字簡化運動應和白話文運動相提並論,因為兩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在此期間,許多人提出提升國人知識水平的方法,要提升知識水準就先提升識字率,增加識字率就要將複雜的中國字簡化。簡化文字獲得許多知識分子的贊成,主張使用白話文的知識分子絕大部分贊成文字簡化。著名的國學家胡適也極為支持。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1920年2月1日,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一文。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2年,錢玄同與黎錦熙等知名學者又向國語統一籌備會第四次大會提出了《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系統地闡述了簡化漢字的理由和辦法。

1923年,胡適在《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的《卷頭言》中說:"中國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驚人的文法革新,他們還做了一件同樣驚人的革新事業:就是漢字形體上的大改革,就是"破體字的創造與提倡"。學者的建議引起蔣介石的關注。他找來教育部部長王世傑詢問漢字簡化的可行性。並指示逐步推行簡體字。王遂委託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主持這項工作。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簡化字反響強烈。

1928年,胡懷琛的《簡易字說》出版,這是為簡化漢字服務的最早的資料專書。1930年,劉復、李家瑞的《宋元以來俗字譜》、卓定謀的《章草考》、陳光堯的《簡字論集》等出版。

1931年,徐澤敏的《常用簡字研究》出版。

1932年,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編的《國音常用字彙》出版,收入了宋元以來的大多慣用簡體字。

1934年1月,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第29次常委會通過了錢玄同的《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呈請教育部施行。

1934年,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出版。徐澤敏的《550俗字表》發表。

1934年,錢玄同又一次向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1935年2月24日,上海《申報》首先刊載《手頭字之提倡》的新聞報道,同時發表了《推行手頭字緣起》和《手頭字第一期字彙》。上海其他報刊紛紛轉載《推行手頭字緣起》。手頭字運動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陳望道、葉聖陶、巴金、老舍、鄭振鐸、朱自清、李公朴、艾思奇、郁達夫、林漢達、葉籟士等200位當時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太白》《文學》《譯文》《新中華》《讀書生活》《世界知識》等15家雜誌社共同發起。

1935年6月,錢玄同在其所編的《簡體字譜》(2400餘字)中選出1300餘字編成《常用簡體字表》,送交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委員會通過其中的1230字並準備推行。

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第11400號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布《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手頭字第一期字彙》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頒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所採用。亦即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2400字中的324個,但遭到當時的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強烈反對。

1936年2月5日,由於當時的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強烈反對,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被收回。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簡體字典》,並且在燕京大學開設簡體字課加以試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的《簡體字表》第一表,業已收錄簡化漢字1700個,只是抗日戰爭爆發,漢字簡化工作才被迫停止。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漢字簡化運動在共產黨的統治範圍內推廣,該區的報章雜誌使用了既有的或創造的簡體字,這些字又稱為"解放字"。但人們更熱衷於新文字的創造。到新中國成立前,已經有許多新文字方案在社會上流傳。其中以語言學家黎錦熙和趙元任創立的《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簡稱"國羅")和瞿秋白與蘇聯漢學家合作制訂的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影響最大。在吳玉章的倡導下,"北拉"在延安甚至一度取得了和漢字相當的地位。許多目不識丁的農民通過這套拼音文字脫了盲,不但能讀拼音報,還能寫簡單的信件。這更堅定了語言學家們對新文字的信心。不過,連年戰亂,新文字的實驗和推廣始終沒有在全國鋪開。

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的群眾曾經創造了許多簡筆字,這些新造字被稱為"解放字",如團、隊、護、憂、極、溝、歷、藝、鑰、鄉、憲、習、滅、噸、叢等。

1949年5月,一直致力於改革漢字的語言學家黎錦熙聯同多所高校的語言文字專家,向延安五老之一的吳玉章建議成立一個文字改革研究會,恢復屢被戰亂打斷的文字改革工作。

1949年10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成立,漢字的整理和簡化也成為協會研究的目標之一。但協會成立後,人們對於新文字的熱情遠遠高於漢字簡化。(主要指的是創立一種拼音化新文字以取代漢字),協會成立不到半年,就收到全國各地近百種新文字方案。同時,全國各地新文字研究組織也紛紛成立。據統計,僅1950年一年全國就有60個縣進行了新文字的推廣活動,14000多人參加學習,6所大學和3所中學把新文字列為正式課程。但當時對於這個問題中央還沒來得及考慮。劉少奇回信給吳玉章說:可以組織這一團體,但不能限於新文字,漢字簡體字也應研究整理一下,以便大眾應用。

1950年7月,吳玉章在全國文字改革協會幹部會議上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文字改革應首先辦"簡體字",不能脫離實際,割斷歷史。直到此時,簡體字的研究和選定工作才真正開始。

1952年2月5日,在中央教育部的籌划下,由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組合併其他機構組成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收集民間及民國以來主張漢字簡化學者們的建議。

1952年,蔣介石在國民黨宣傳彙報會上再次提出簡化漢字。他說:"我們的漢字筆畫太多,士兵教育困難,學生學習難度也太大。民國二十四年,我們在政治委員會上通過了一個漢字簡化方案,因戴無仇(戴季陶)的激烈反對而未施行,很遺憾。沒有想到,只過十幾年,他就不在了,我覺得漢字還是應做適度的簡化。"

很快,台灣成立"簡體字研究委員會"。時任"考試院副院長"的羅家倫盛讚"總裁此舉極其英明",並公開說"中國文字必須保存,但要保存中國文字,則必須簡化它,使民眾便於學習和運用"。廖維藩、胡秋原等106名"立法委員"對羅家倫的言論極為不滿,提交議案:"為制止毀滅中國文字,破壞中國文化,危及國家命脈,特提議設立文字制定程序法……"學者潘重規更激烈地表示,"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血脈,是千萬世人的公共遺產,不容一世代一部分人專橫獨斷。"隨即引發了一場漢字繁簡之爭。其間,《聯合報》做過一次民意測驗,參與者中,贊成漢字簡化者7315人,反對者4807人。

在這場爭論膠著不下時,因大陸率先推行漢字簡化,使這一問題政治化。如學者林安梧所說,"因政治鬥爭的對方推行簡體,我們就倡導繁體,依哲學角度而言,我們是作為對立面的另一邊,居於"客"位,淪為強勢"主方"的奴隸,結果被逼得硬是要唱反調。"蔣介石不再倡言漢字簡化,誰再談論這個問題,就很可能會被扣上"溝通匪幫"或"隔海唱和"的"紅帽子"。

1952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漢字整理組成立,開始著手擬定《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專家們採用普遍通行的簡體字為主,輔以草書楷化的方法,選定了在群眾中比較流行的700個簡體字,擬出第一稿。但毛澤東看過後卻很不滿意,他認為這700個簡體字還不夠簡,作簡體字要多利用草體,找出簡化規律,作出基本形體,有規律地進行簡化。[2]

1953年底漢字整理組選定了338個流傳最廣,筆畫也比較簡單的簡體字,擬出了《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第二稿。

1953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設立了中央文字問題委員會。

1954年2月收錄了1634個簡體字的第三稿擬出了。

1954年10月8日,由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准設立國務院直屬機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

1954年11月30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第一次常務委員會議決定對《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第五次稿再作必要的修改。漢字整理組在第五次稿的基礎上編成《漢字簡化方案草案》(798個簡體字、擬廢除的400個異體字、251個手寫體漢字簡化偏旁)。

1954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簡稱文改會,直屬於國務院。

1954年底提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於1955年2月公佈於人民日報上,7月,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由董必武為主委,郭沫若及老舍都是該會成員。同年10月,草案在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得到大多數委員的認可。

1955年1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出聯合通知,印發《漢字簡化方案草案》30萬份,徵求意見。自《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至同年7月的半年多時間裡,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共收到各界群眾的來信和意見書5167件,全國參加討論的人數達20萬,其中贊成《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人數佔97%(《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

1955年10月,《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經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會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根據討論的結果作了修改,修改後的草案經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申請委員會審定。

1955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公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1956年1月1日全國報刊實行橫排,使用簡化字。1956年1月28日通過簡化字515字(一說是517字)及簡化偏旁54個。分四批推行。

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

1956年2月1日,第一批230個簡體字和30個類推偏旁正式公布。在民間已經應用了千百年的俗體字終於有了合法身份。

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簡化字總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使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類推的1754字,共2236字,這就是今天通行大陸的簡體字。

1965年出版《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規定字形,表中用字如"奧、溫、爭、盜、遙、黃、呂"等很多時候會被看作簡化字。

1967-1969年文革火熱時期,各地的民眾都曾推出過不同程度的簡化字,文革後被明令禁止使用。

1975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擬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報請國務院審閱。

1977年12月20日,在文化大革命剛結束,隨即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的草案,稱為"二簡字",廣泛徵求社會意見。次日,《人民日報》開始試用"二簡字"。

1978年7月,中宣部發出通知,在報紙、刊物、圖書等方面停止使用"二簡字"。

1981年,為適應計算機處理漢字信息的需要,中國發布了《信息處理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

GB2312將代碼表分為94個區,對應第一位元組;每個區94個位,對應第二位元組,兩個位元組的值分別為區號值和位號值加32(2OH),因此也稱為區位碼。01-09區為符號、數字區,16-87區為漢字區,10-15區、88-94區是有待進一步標準化的空白區。GB2312將收錄的漢字分成兩級:第一級是常用漢字計 3755個,置於16-55區,按漢語拼音字母/筆形順序排列;第二級漢字是次常用漢字計3008個,置於56-87區,按部首/筆畫順序排列。故而 GB2312最多能表示6763個漢字。

1986年由國務院廢止二簡方案。同年,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組成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並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時發表《關於簡化字的聯合通知》,一致表示: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應當保持穩定,以利應用。

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發出《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的通知》,宣布廢止"二簡字"。

1986年10月10日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刊載在10月15日的《人民日報》,共收2274個簡化字及14個簡化偏旁,疊、覆、像、啰不再簡化為迭、復、象、羅。

1986年發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內收通用字7000個(含《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的3500字)。這個表亦代替了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收6196字),規範了中國大陸的印刷字形標準,另外亦恢復了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被淘汰了的15個異體字為規範字。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發布並定於2001年1月1日生效。中國將以法律形式確定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的通用的語言文字地位,同時對方言、繁體字和異體字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允許在一定領域和特定地區內長期存在。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收錄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減少了500個。

2013年6月5日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含附表《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社會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使用以《通用規範漢字表》為準。

編者語:正所謂:大道至見,知易行難,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悟在天成。

學書首先要曉字,漢字之複雜絕非一日之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蘭亭 的精彩文章:

他是明代第一才子,光芒不輸王陽明的人物!
一字萬金的甲骨文,怎一個美字了得!

TAG:新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