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鄉愁記憶】細說連橋之易昜橋

【鄉愁記憶】細說連橋之易昜橋

趙北口以十二連橋聞名於世,十二連橋也是趙北口人的心靈家園。我是趙北口人,「十二連橋趙北口」這句話,我已記不清曾經在多少個地方、有過多少人、在我耳邊不知讚歎過多少次。雖然,十二連橋已經消失整整五十年了,但他卻深深的植進了趙北口人的血脈。

介紹十二連橋不能放在一起籠統的說,因為十二座橋既非同時所建,其經歷的歷史滄桑和包含的文化內涵也各不相同。下面先從十二連橋第一橋——易昜橋說起。

一、概況

易昜橋在今雄縣十里鋪村之南,趙北口村之北,處兩村交界間,跨淀河上。其西接蓮花淀,東臨大港淀,西淀之水自橋下暢然東去,為眾淀河之主流。所謂淀河,即淀水分流之河。原西淀之水皆匯於十二連橋下,自此分流,或輾轉入於東淀,或循千里堤匯於大清河。據清《河渠志》記載:保定 「府境諸水,所謂七十二清河,趙北口扼其中。橋十二。」這也是趙北口被認為「扼東西淀之咽喉」的重要原因。

俱鄉間老人記憶:易昜橋長九丈余,闊兩丈五尺,為拱形石橋。舊有燕南趙北坊立於橋之北,雄縣南界碑立於橋之南。坊上有二匾,書有「燕南趙北」 及「碧漢層虹」八字。據《雄縣新志》記載:「為李文忠公所題」。實則「碧漢層虹」確為李鴻章所題;而「燕南趙北」為明代嚴分宜(即嚴嵩)所寫。二匾均有人親眼所見,現應存之於十里鋪小學內。

二、歸屬變化

眾所周知,十二連橋指的就是趙北口。但作為十二連橋的第一橋(易昜橋)後來卻劃入了雄縣境內。這就是為什麼作為界坊的「燕南趙北坊」立於橋之北,而雄縣南界碑卻立在了橋之南的原因。

中國傳統的地域分劃,多以山川、河流、石坊為界,所以才有界坊的叫法。由此可見,無論是村界還是縣界都應當以「燕南趙北坊」為準,但作為縣界的雄縣南界碑也是確實存在的。究其原因,是其所立年代不同,行政區域調整造成的。

【明《嘉靖雄乘》的記載】

從目前的史料記載看:燕南趙北坊至少是建在明朝弘治年間,也就是公元1488年至1505年,從嚴嵩的題匾里可以驗證這一點;而雄縣南界碑立於光緒十四年,也就是公元l888年;兩者相隔四百年之久。根據明代《嘉靖雄乘》一書中對雄縣縣界的描述:「南至任丘之易昜橋十有二里,到任丘則七十里」。由此可見,該書已經明確指出了易昜橋的歸屬應為任丘縣。另在嘉靖《河間府志》中記載:任丘「北至易水橋,有唐興口,即趙堡口,傅思讓破契丹處」。唐興口和趙堡口都是趙北口歷史上的稱謂,易水橋即為易昜橋,因該橋跨於易水上而得名,這也就更加證實了易昜橋原本歸屬趙北口的歷史事實。

【明嘉靖《河間府志》的記載】

易昜橋正式劃入雄縣大概為清康熙年間。據清史稿記載,滿清入關後,清將領阿濟格帶領清軍自雄州起兵,意取鄚州。明將梁廷棟為阻清軍進攻,將趙北口連橋拆除,自從趙北口陸路中斷。另據光緒《保定府志》記載:「縣城南十二里郝家莊,南接河間府任丘縣界,曰易昜橋。康熙八年,(雄縣)知縣姚文燮(捐俸)重建。」自此之後,易昜橋的管轄和修繕方歸屬雄縣,此橋一度也曾稱之為姚公橋。

【清光緒《保定府志》的記載】

三、建造歷史

要探究易昜橋的具體建造歷史,目前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中國上下歷歷五千年,莽莽幅員幾萬里,一座橋樑很難見諸於正史。而郡縣誌史書出現的年代普遍比較晚,任丘、雄縣兩地的縣誌目前存世的最早版本就是明嘉靖年間,也就是公元(1522年-1566年)。更為遺憾的是,嘉靖版的《任丘縣誌》存世量極為罕見,本人也沒有看到過。而明代的《嘉靖雄乘》中只是易昜橋作為縣界來引述,並沒有明確說明其初建歷史。僅有一處記載稍有些線索:萬柳堤「在縣南,即今路也。……自正德十二年,水民利擺渡,橋道俱決洪創。後修高五尺,闊五丈,植萬柳以固堤岸,故名之。」萬柳堤自古以來就是過境趙北口的官道,也就是現今的任雄大街。這處記載證明了,易昜橋應該是在正德至嘉靖年代被重建的,距今已五百多年的歷史。

四、名稱由來

易昜橋位於易水上,如日出於水面,這就是易昜橋名稱的由來。易者,易水也;即源於易縣之水,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燕太子丹送荊軻刺秦於此作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而名揚天下。昜者,日浮水面之意也。現在有人認為「昜」與「陽」相通,實則是錯誤的,「陽」的繁體寫法為「陽」,與「昜」有些許差別。「昜」為象形字,中間一橫代表水面,下為水,上為日,取其日從水面升起之意。由此可見易昜橋一定為拱橋,所以才另有月漾橋和月亮橋的別稱,概因其橋水倒影合為滿月。

在歷代的典籍中對於易水有很多記載,根據時代不同也有所差異。概因歷史變遷,河道多次變更和疏竣所導致。今天的易水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除南易水(即瀑河)仍注入白洋淀外,中易水和北易水現在已經退化為南拒馬河細小的支流。歷史上所講的易水,通常是指為南易水。一是燕國易水長城是循南易水所建,這裡是燕國與趙國的分界之水;二是燕太子丹別荊軻之地也在南易水。

《水經注》中對南易水這樣記載: 「易水又東,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謂之埿洞口,水側有渾埿城,易水逕其南,東合滱水。故桑欽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稱矣。」 渾埿城即為三台城的古稱,大小埿淀即代指白洋淀,滱水為唐河的古稱,這一記載充分證實了古易水的走向,以及做為白洋淀主要支流的事實。另有《嘉靖雄乘》記載:「易水其源出固安縣西山……雄當其沖,南穿蓮花淀匯高陽河過易昜橋」。如此記載甚多,不再贅述。

在十二連橋中,易昜橋最早出現在歷史記載之中,其價值不單單是因為「以利行人為渡」,更重要的是其跨於界河之上,見證了歷朝的興衰和戰火硝煙。自春秋戰國起,歷漢唐至宋代這裡一直作為中原地區與北方民族分界線。其橋邊的燕南趙北坊恰恰就是歷史的見證。

今錄燕趙坊兩側之聯於文後,供讀者玩味。

上聯:數萬里南北通衢冠蓋縱橫下邑近居畿輔地,

下聯:三千丈規模丕奐郊圻伸划行人到此感懷多。

易水秋風

明 王齊

易水西來會九河,誰家金鼓弄清波。

蓮房菰米秋偏好,估客漁郎晚更多。

飲馬上流思郭槐,屠龍失計笑荊軻。

儒宮蕭散寒尊發,細聽滄浪孺子歌。

後又有贊曰:

易昜橋頭古坊開,

昔日王孫自此來。

燕南趙北留碑記,

遷客騷人總傷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他是明末著名的將領,卻慘遭凌遲,家破人亡,聲名俱毀
你知道「明朝」但你知道明朝的國號由來嘛?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