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易晨:寫給佛國里的父親

吳易晨:寫給佛國里的父親

【編者】清明時節,追憶一份親情或友情,真摯的文字如心間永不凋謝的鮮花。本期《江南如是》分享吳易晨的原創散文《寫給佛國里的父親》。

寫給佛國里的父親

風起的時候我知道是您來了。時光迅逝,常常怕您忘記了女兒的樣子。我竟記不得您是什麼時候離開的,只記得前一天家裡好多親戚都輪流來看您,您說不出話可是您看每一個人的眼神都滿是眷戀。不記得那晚誰留在了我們家,一整夜燈火通明,大人們進進出出。您說「疼」,我一直撫摸著您。漸漸的您就不疼了。您流下最後的一滴眼淚,生命的熱度在女兒的手裡一點點變冷,然後像風一樣飄走。

一直想好好的聊聊您,聊聊我的母親,還有我自己,和我們一起經歷過的那些事。

老屋有院子,兩上兩下。院子里種了一棵葡萄樹,暑假裡滿樹的葡萄都熟了,我可以盡情吃。地里還有媽媽種的番茄,我愛吃生的,一早起來去地里摘了泛紅的果子往小竹籃里一丟,清水洗乾淨,擺在小院子里。一天的零食就都備好了。甜的出水的梨和桃從來不缺,西瓜也堆得像山一樣。您閑在家的時候做三件事:打掃、做飯、會友。冬天的夜漫長,我很容易餓,您會披著軍大衣去廚房,捯飭一盤香氣撲鼻的炒麵端到我面前。您走後,我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炒麵。

小時候的冬天很冷,屋檐下掛著冰,我常常手腳冰涼。有一年您出差回來,從旅行箱里取出個圓圓的東西給我,說點上木炭暖手的。我如獲至寶,那個小手爐陪了我整整一個童年。

剛學會自行車那會,我每天騎著農場醫院護士長閨女的小車,在那條柏油馬路上飛奔。後來您專程去市裡給我提溜了一輛小自行車回來。那天我在大馬路上浪了整個上午。快上中學的時候換成了一輛大一點的斜杠車。有天放學我騎到老屋後面大喊:「爸爸,我回來了!」話音剛落,您就出現在走廊里。我猝不及防地剎車,卻不管用了,結結實實地撞在自家的花壇上,人仰車翻,花壇也被撞壞了一塊角。第二天您就找人把走廊的那條磚路鋪上了水泥。

我愛玩五子棋,和您時常一較高下。父女間那種靜默沉思的感覺真好,迄今沒有人再給過我那種安心的感覺。

母親有一雙巧手,我童年的衣服大多數都是母親手織的,織腳極好鬆鬆軟軟。母親不僅給我織,也給親友的娃娃織,衣服織成順帶著收穫一籮筐讚賞。

我們家所在的農場聽說以前有兵團,後來經歷了很多次改革,母親的工作也是從磁材廠換到蜂乳廠。我去媽媽廠里玩,總是忍不住用小指沾一點晶體放嘴裡任由唾液融化,最後整個嘴巴里都是甜蜜素散發出來的甜味,讓我產生整個世界都是蜜做的錯覺。媽媽是廠里的包裝工,我也偶爾被安排在媽媽的身邊做小工或者什麼都不做,就那麼坐著。看著他們像一隻只小蜜蜂,要用手創造出天地一樣有序的忙著。後來廠子破產了,媽媽也下了崗,再後來我們家時運不濟也沒有了往日的和睦,直至您離開。

後來母親跟了比她大十八歲的老船長,退休老經理。第一次見面老經理穿著白色的襯衫,褐色褲子突出來的肚子上扎了一條看起來很高檔的皮帶,頭髮用頭油梳的油光鋥亮,右手帶著一塊很名貴的手錶,說是親兒子淘汰下來的。「這塊表是新的呢,就不要了!我一直帶著。」的確是一直帶著,除過洗澡從未見過那塊表離開過他的胳膊。時間準的很,誤差不過十幾秒。

這次見面尷尬的我不知道應該怎麼打招呼,只能一直笑著、笑著。老經理準備了一桌子菜。直到散席笑容滿面。之後順理成章我就成了老經理的閨女,用他的話說:現在你的身份都提高三分,別人都知道你是我侯經理的閨女。

我的母親和老經理在一起十五年,盡職盡份,忙了家裡忙地里,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我也算半個拖油瓶,跟著母親住進了老經理的家。

母親還在人家做活的時候,有一回東家有事要出門一宿不在家,東家有一個小閨女長得漂亮可愛,因為超生寄養在別人家,到上學的年紀才接回,全家上下無一不是含著怕化了,捧著怕摔了。東家阿姨說,你家閨女能不能來陪一下?我的母親連連應允著。晚上母親跟我說起這事,我拒絕。母親獨個坐在床邊抹著眼淚哭:「你的爸爸死的早,留下你這個累贅。我跟老侯在一起還不都是為了你!」我的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直掉,心像一萬把刀子同時刺進一樣。老經理站在邊上一聲接一聲的嘆氣。後來我的母親去陪了一宿,我在自己的淚水中睡著了。

前年,母親受傷,我回了農場一些時日。時值田裡的農作物收成,屋邊種了一圈蠶豆,我帶著手套弓著腰在割蠶豆,突然聽到耳邊一個聲音說:「帶個手套幹活,哪裡像幹活的樣子!」

我抬起頭看到老經理,話聲剛落人已經走到大院子里。

「我要泡茶,手得保護好。這個杆子傷手,手套合手不影響我做活。」

老經理一臉不滿的走了。

後來老經理和我的母親分開了。十五年的日子畫上了句號。

我時常會想,如果您沒有死,只是離開了我們,走在了解脫的大路上,多好。我願意像信眾一樣祈請您帶著我們一起出塵勞。

三十四年來第一次寫信給佛國里的您。這些年我走了一些錯路,但這一世我會做一個善良的人,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女兒有一顆平靜的心,也是躁動不安的心。女兒相信,曾經失去的一定會以其他溫暖的方式再回到女兒身邊。

閨女吳易晨敬上

作者|吳易晨

1984年生於江蘇東台。茶藝師。愛看書彈琴、喜歡用攝影記錄生活。現居蘇州。

(本期圖片由作者提供)

《江南如是》

總第32期

主 編:紅日東升

本期助編:Davi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如是 的精彩文章:

餅叔:光影走入光陰

TAG:江南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