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易經】基本概念吉凶、五行

【易經】基本概念吉凶、五行

吉凶

吉凶是《易經》占卜中好與不好最基本的斷語,吉是吉祥、吉利,是有所得,走向成功。凶是兇險、兇惡,是有所失,走向失敗。

《易經》卦爻辭對吉凶下的斷語可分為九個等次,按順序依次為吉、亨利、無咎、悔、吝、厲、咎、凶。

吉」是吉祥。

「亨」是暢通,順利。「利」是有益,適宜。

介乎吉凶之間的是「無咎」,「咎」是過錯,「無咎」是沒有過錯,平平常常,沒有咎害。

悔」與「吝」是「小疵」,都是小偏失、小凶害。但兩者發展方向不同。朱熹在《語錄》里說:「吉凶是兩頭,悔吝在中間。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趨凶。」「悔」是有過失而悔恨,能接受教訓,可走向「無咎」,在吉凶程度上相當於憂悔。「吝」是羞辱,雖然不是凶,但不知羞辱會走向咎害,在吉凶程度上相當於吝難。

厲」是危險,但吉凶未定,按卦爻辭的指示去做會化險為夷,反之則會由厲而致凶,在吉凶程度上相當於危厲

咎」是出了過失,要承擔責任,比凶的後果要好一些,但災害免不了在吉凶程度上相當於咎災。

凶」是兇惡,兇險,是最壞的結果。

總結起來,按《繫辭》中的話來說就是:「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辨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意思是吉、凶說明的是處事或得或失,悔、吝說明處事稍有弊病;無咎則說明善於補救過失。而辨別吉、凶的象徵則在於卦爻辭;憂悔、吝的象徵在於預防出現小疵;震懼無咎的象徵在於內心有了悔悟。

但《易經》卦辭中的吉、凶等預測未來結果的判斷,大多是有條件的只有注意到所限定的條件,才能得出正確的斷語。

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i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這裡不但把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並且對五行的性質與特徵都做了界定。「木曰曲直」是說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說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穡」是說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金曰從革」是說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說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

此外,古人還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規律。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相互滋生、相互促進的關係;相剋,是指兩類不同屬性的事物間相互制約、剋制和抑制

木生火:因為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鑽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因為火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為金隱藏在土裡,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石中藏金,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所以水生木。木克土:樹木之根在泥土之中,可疏鬆土。土克水:水多可用土來掩埋。水克火:水可將火撲滅。

火克金:火可用以熔化金屬。

金克木:金屬製成的器具可用來削砍樹木。

五行的相生相剋,像陰陽一樣,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中的平衡與協調。所以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為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卜 的精彩文章:

解牌: 過度強調複合,只會讓ta更不想複合
老太算命測出陽壽將絕 一年後偶遇怒砸「女神仙」招牌

TAG:占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