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邦為什麼不把韓信派去滅匈奴?

劉邦為什麼不把韓信派去滅匈奴?

雖然中國人對秦楚漢歷史的熟悉程度遠不如三國,但很多中國人依舊知道「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知道漢高祖劉邦曾被匈奴人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於是,便有人想了,既然劉邦這麼菜,明明打不過匈奴,為什麼還要自己上陣,而不是派韓信去把匈奴給滅了呢?我以為,劉邦之所以沒派韓信,主要有三個原因:


劉邦低估了匈奴的軍事實力。

劉邦之所以選擇對匈奴用兵,是因為匈奴騷擾漢朝的諸侯國代國的邊境,身為代國國王的韓王信竟然投靠了匈奴。

韓王信是故韓襄王庶出的孫子,姓韓,名信,跟淮陰侯韓信同名同姓。

在劉邦幫著張良在故韓地攻城略地時,發現了韓王信,韓王信被劉邦和張良提拔為韓國的將軍,後又跟隨劉邦攻打武關,進入咸陽。

劉邦被封為漢王后,韓王信跟隨劉邦進入蜀,後一直跟隨劉邦南征北戰,項羽封的新韓王鄭昌被漢軍打敗後,韓王信被劉邦封為新韓王。

為與淮陰侯韓信做區分,歷史研究者通常稱其為韓王信。

韓王信後來被劉邦改封到代地,在成為代王后一年,韓王信被匈奴兵馬圍困,韓王信為求自保,多次派人去匈奴求和,漢中央政府派兵來救韓王信,懷疑韓王信有二心,便申斥了韓王信。

韓王信曾在楚漢之爭中投降過項羽,這回又多次遣使赴匈奴求和,足以證明革命立場不堅定,韓王信一頓思量後,害怕被中央政府誅殺,便投靠了匈奴。

在劉邦的眼裡,韓王信就是個草包,軍事才能遠在樊噲、酈商等人之下,之所以被封王,無非是因為他有個當過王的爺爺。

劉邦親率中央軍奔赴代地收拾投靠了匈奴的韓王信,還想打草摟兔子,把接納了草包的匈奴也一併給收拾了。

當時的劉邦,正處於人生巔峰,打敗了中原上最厲害的霸主項羽,收拾了起兵造反的燕王臧荼,軟禁了軍事才能舉世無雙的淮陰侯韓信,這時候的劉邦,怎麼會把匈奴放在眼裡呢?

但劉邦畢竟是久經沙場考驗的老革命,並沒有放鬆警惕,而是一次次地派人去探匈奴的虛實,萬萬沒想到,被劉邦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除了一個婁敬,都是酒囊飯袋,都沒看出匈奴是在隱藏實力。

婁敬雖然看明白了,但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匈奴是在使詐,所以劉邦不相信婁敬的分析。

正處於人生巔峰的劉邦,率三十餘萬漢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劉邦所率領的先頭部隊是騎兵,行軍速度遠遠快過後邊的步兵,也快過灌嬰的騎兵。劉邦和先頭部隊孤軍深入,重了冒頓的埋伏,被困白登山,缺衣少糧的漢軍大多凍傷了手指,戰鬥力急劇下降,劉邦只得採納陳平的計策,向冒頓的閼氏行賄賂,加上援軍及時趕到,方才逃過一劫。

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圍。

但是,白登之圍並不能說明劉邦軍事指揮才能不及冒頓,而是戰前漢軍搜集情報的探子能力不足,沒能獲取準確翔實的情報,從而使劉邦粗心大意,陷入冒頓的包圍圈。

從司馬遷對這次漢匈戰爭的記載來看,實際上漢軍和匈奴是打了個平手的,如果不是情報失誤,未必會是平手。


漢不具備滅匈奴的軍事實力。

假如劉邦當年派出的罈子能夠搜集到準確的情報,或許劉邦能一鼓作氣,打敗冒頓,重創匈奴,就像當年的蒙恬那樣,把匈奴打得往北跑,不敢輕易南下。

但歷史不能假如,事實是,劉邦跟冒頓打了個平手,冒頓意識到,劉邦不是東胡王,沒那麼好惹,劉邦也認識到,打敗匈奴的最佳時機已過,冒頓不會再次跟漢軍大戰。

咱話說回來,即便是劉邦當時不粗心大意,劉邦只帶了三十多萬的軍隊,還多是步兵,而冒頓有四十萬軍隊,還都是精銳的騎兵,如此大的軍事差距,劉邦怎麼也不可能徹底滅了匈奴。

就算是派韓信上,韓信也沒辦法徹底滅了匈奴,頂多是重創匈奴而已。

換句話說,當時的漢政府,並不具備消滅匈奴的國力和軍事實力,你換誰來統軍,都白扯。

要知道,匈奴人跟當時的中原人大不同,匈奴人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民族,他們是天生的獵手和騎兵戰士,匈奴人打仗,主要是騎兵作戰,來如風去如風。

而中原人世代耕地,並不過多的蓄養馬匹,更不會整天跑到馬背上去玩,因此,中原人組成的軍隊,大多是步兵多而騎兵少,中原人打仗,主要是攻城和守城。

匈奴人沒有城郭,中原人的攻城之法,到匈奴人的領地上根本就無法施展。

茫茫草原,沒有城郭,中原士兵也沒法短時間內建造城郭或城牆防禦匈奴人的進攻,所以中原人擅長的守城之法,也是無法施展。

更糟糕的是,匈奴人騎馬,來去如風,他們偷襲你的時候,是說來就來,他們逃跑的時候,是要多快有多快,中原人憑藉兩條腿,根本攆不上匈奴人。

面對這些軍事難題,唯一的軍事解決之法,便是蓄養大量的馬匹、訓練大量的騎兵,跟匈奴人硬碰硬,而這種辦法,對於一個農業國家來說,是要傾全國之力才能辦到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國力,什麼樣的將軍都白扯。

為什麼說要傾全國之力才能辦到呢?你們知道為什麼匈奴人從越過長城,到中原燒殺搶掠嗎?因為匈奴人不種地!

匈奴人養馬,養一匹馬所需要的土地,據錢穆考證,可供農耕社會養二十五個壯勞力!但一匹馬產的奶和肉,養不了一個匈奴人!

所以,匈奴人守著那麼大的一片草原,卻人丁稀少。匈奴人一旦遇到災荒年,馬沒草吃,人便沒食物吃,只要冒著生命危險到中原搶糧食!

如果中原人也蓄養大量的馬匹,就需要大量的牧場,就會出現馬匹擠壓人類生存空間的事出現。所以,只有傾全國之力才能辦到。

這也是劉邦在臨死前回到故鄉時高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原因。


劉邦不放心韓信再一次統兵。

好了,說完客觀原因,咱們再說說主觀原因。

熟悉楚漢歷史的讀者一定明白,劉邦與韓信之間,並沒有他們對外宣稱的那般君臣和諧。

在整個楚漢之爭中,韓信多次置劉邦的安危於不顧,或是不派兵增援,或是跟劉邦討價還價,或是暗示劉邦得給好處。

劉邦在成皋被圍之時,韓信和張耳在趙地,假裝不知道劉邦那邊戰事吃緊,不予派兵增援,劉邦只好和夏侯嬰偷偷潛入韓信軍中,奪取韓信的軍隊。

韓信率軍打下齊國,一邊朝劉邦要援軍,一邊朝劉邦要假王,劉邦沒有辦法,只好聽張良和陳平的建議,封韓信為真齊王。

劉邦跟項羽決戰,在固陵附近附近失利,韓信卻作壁上觀。劉邦沒有辦法,只要聽從張良和陳平的建議,許諾韓信更多更廣的封地,韓信才攜30萬軍隊傾巢而出。

項羽在烏江自刎後,劉邦便奪去了韓信的軍隊,把韓信改封為楚王。

劉邦為啥要這麼做?傻子都看得出來,韓信一次次地置劉邦的安危於不顧,大有擁兵自重之嫌,所以劉邦不放心。

後來,韓信還是楚王的時候,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劉邦採納了陳平的建議,誘捕了韓信,韓信被帶到京城後,被改封為淮陰侯,實際上相當於被軟禁了起來,徹底失去了兵權。

劉邦對韓信動了兩次手,才把韓信的軍權給拿掉,怎麼可能再次給予韓信軍權呢?

換成你是劉邦,你也不會放心大膽地把再給韓信軍權吧?萬一這個韓信得到了軍權,跟那個韓王信一樣,投靠了匈奴,可咋辦啊?這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嗎?

反正如果我的劉邦,我已經知道派韓信去打冒頓,也不能做到100%成功,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災禍,不如繼續把韓信軟禁在京城,讓他做個閑散侯爺得了,千萬不能放他出去,更不能給他軍隊。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史記·匈奴列傳》、《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配圖來源:電視劇《大風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燕園 的精彩文章:

有網友考證出,懦弱的劉盈並非劉邦的親生兒子,所以劉邦才會把他推下車,這是真的嗎?

TAG:遙望燕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