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不被同事所喜,離開後所教子弟卻開創了一個學派

他不被同事所喜,離開後所教子弟卻開創了一個學派

原標題:他不被同事所喜,離開後所教子弟卻開創了一個學派


說起儒家,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至聖先師孔子,然後是亞聖孟子,還有想到的是孔子學院,除了這些當然就是延續幾千年的科舉制度。儒家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影響,毫無疑問是最大的,甚至於有史說家把它當成「中國第一宗教」,位於佛教和道教之上,當然儒家沒有形成宗教,他自始至終只是一種學術傳統。


儒家其實除上至聖和亞聖以外,還有儒家四配都有聖人的封號,本文的主公不是儒家四配,但也是儒門十哲。他就是孔子弟子中以文學見長的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關於子夏跟孔子的事,在論語中有很多,甚至於孔子都讚賞過他。


卜子夏(畫像)


按道理說,作為孔子的嫡傳弟子,他的儒學思想應該跟孔子一門相承,但是卜夏卻並非有一個循規蹈矩的孔門弟子,這一點從晚年,子夏和曾子都在西河教學,有一次,子夏因為老年喪子,十分傷心,經常哭,結果把眼睛哭瞎了。作為曾經的同學,曾子就去看望他。


子夏對曾子說,我沒有犯什麼過錯啊,為什麼老天要這樣對我(老來喪子)。曾子本來不想說啥的,但聽到子夏說自己無錯,頓時來火,他指著子夏說:「你敢說你無罪,你在西河教學,西河人都知道你是老師(孔子)的弟子,所以以為你教的東西都是老師認可的,但你敢說你教的都是老師教你的嗎?你還敢說你沒罪。「


曾子(畫像)


連宗聖曾子都這樣說子夏,可見子夏的學術雖然有繼承於孔子的部分,但應該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發展和創新的。


說子夏學術非正出孔子之說還有另外二個依據。第一個是,孔子一輩子推薦周禮,所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中華大地上還原周禮,但是子夏對於復古周禮並不怎麼熱心,他提倡的是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潮流,學以致用。」君子學以致其道「,」學而優則仕「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卜子夏(畫像)


如果說上面兩個理由還不能說明子夏是一個非正統的孔子門人,那下面這個理由,則應該連子夏自己也沒有借口來解釋。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戰國七雄各國都變法圖強,其中以秦國的商君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和楚國的吳起變法最為著名。這裡面商鞅變法較晚,據說他的老師是鬼谷子,而他的成就也最大,被稱為法聖。另外兩個李悝和吳起是同時代的人,並且這兩人還同出一個師門,各處不用雨絲說也應該能猜到,他們的老師都是子夏。


中國古代法家的實際創建人就是上面說的那兩位,所以說子夏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法家的真正創始人。作為一個儒家創始人的嫡傳弟子,卻是法家創始人的老師,關鍵是門下有兩個法家創始人,甚至有學者說,法家都是出自子夏一脈的,您說子夏能算一個正統的儒家弟子嗎?



卜子夏(畫像)

子夏雖然是個孔子」不聽話「的學生,但其實孔子很讚賞子夏的,論語中記載孔子與子夏對話,孔子說人要孝敬父母,順從師長;做人要誠實守信,做一個有品德的人。子夏聽完孔子的話,仔細地思考後說:」一個賢明的人,就應該親近並尊重賢明有本事的人,然後能夠根據實時的情況而改變自己的觀點(賢賢易色);侍奉父母要盡心儘力;侍奉君主,要有能夠為之獻出生命的打算;交朋友要講究誠信;這種人,哪怕是沒有本事,我也會尊重他。「


這裡面的」賢賢易色「很受孔子的賞識,以至於孔子老年說,我死以後,子夏的學問還有進步,因 他喜歡跟賢明之士相處,可以從這些人那裡學到更多的東西。子夏本人對人孔子也很尊敬,孔子在世的時候,因為孔子個人的感召力,所以孔門的人很團結。但是孔子死後,儒家四配之一的宗聖曾子當家,曾子顯然沒有孔子的能力,孔門有分裂的危險。



孔子教學(雕像)

子夏作為孔子的弟子,自然不願意孔門分裂,他和子游、子張看到有若很像孔子,於是三人想了一個鬼主意,他們商量可以把有若當成孔子,雖然不是真的孔子,但可以說是孔子轉世什麼的,這樣孔子的那些弟子至少也有一個精神領袖,孔門也不至於四分五裂。


他們把想法跟曾子說,曾子作為一個正統的儒家弟子,不信什麼鬼神之說,再加上曾子這人比較迂腐,自然不同意子夏這些人的」邪門歪道「,他對著子夏等人罵道:「老師的德行比山高,比海深,雖然有若長得像他,但怎麼能夠比得上老師呢?」說完,他還把子夏等人趕了出去,而後子夏就離開孔門到了魏國。



卜子夏(雕像)


到了魏國後的子夏得到了當時還是晉國公卿的魏文侯的賞識,並拜他為師,子夏在魏國利用自己的本事,盡心儘力的輔助文侯,魏文侯也因為以公卿之身被周王封為諸侯,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的開國諸侯,後來魏文侯又在子夏學生李悝的主導下,最早變法,成為了戰國時期最先強盛的諸侯國。


子夏還跟孔子一樣,善於教學,有史學家認為,四書雖然思想是孔子的,可真正執筆者卻是子夏。五經中則大部分都是子夏傳授的。他的弟子據說有三百多人,除了吳起,李悝這兩位法家創始人之外,魏國的魏文侯,還有同為河東三賢的段於木(有作段干木的)、田子方;。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毛詩》的作者就是子夏的四傳弟子,甚至於有史學家考證連亞聖孟子也是子夏的再傳弟子。



子夏比孔子年輕四十五歲,在十哲中是最小的,而且還長得很帥氣,雨絲腦補一下,孔子晚年收到這樣一個年輕而又聰明的弟子,肯定十分開心,自然有心培養。而子夏對這個亦父亦師的長者也十分的尊敬,所以才有了他們之間的經常對話,隨著子夏知識的增長,他也有了思考,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在孔子看來,要比自己高明,所以對他更是讚賞,傾心相教。


子夏也沒有辜負老師,把儒家真正的核心」學以致用「以及孔子真正的本事教徒,完全繼承了下來,這才有了後面法家。有推薦他的網友把他跟曾子比較,說他比曾子不知道要高明多少。一種學術思想,最重要的是守住本質的情況下與時俱進,而不是固守本本,子夏顯然是前一種,至於曾子是不是後一種,雨絲就不知道了。


子夏作為一個孔子教出來的非正統意義上的儒家子弟,他卻更好地發揮了儒家的真正本質,通過教學把儒家的思想傳播到了中華大地,不過對於他要把有若當孔子侍奉,以免孔門分裂的事,雨絲覺得痴了,有時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只能由它去的。而且一門學術的分裂是難免的,分裂在另一方面也說明這門學術的強大,還能擴展它的傳播和影響,另一方面他自己的出走,以及教出了二個法家的徒弟,其實本質上也是對儒家的一種分裂。(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史路雨絲原創,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路雨絲 的精彩文章:

他九歲被定為太子,在位時長超中國所有皇帝,還熬死十二個兒子

TAG:史路雨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