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媒:美國想遏制中國?結果可能很慘

美媒:美國想遏制中國?結果可能很慘

美國《國會山報》3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增長對美國政策的挑戰 幾十年來,美國對華政策的基礎是相信中國的增長會帶來雙贏局面。但今天,不少美國政策界人士對此深表懷疑。而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稱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對美國的投資也越來越多地被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

筆者認為,這種轉變的一個原因是,許多人感到事與願違,日益覺得中國不會走西方式的民主路線。但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對自身與中國競爭的實力相對減弱的不安。這也讓中國崩潰論變得更有市場,因為這符合人們的某種預期和安慰。然而,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創下了人類歷史上最長久的持續增長紀錄。中國政府也成功管控住了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銀行業危機以及「大衰退」後的出口暴跌。

現在,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美國。最初,中國的增長源自勞動密集、低附加值輕工業製造和紡織業,但隨著工資水平的上升和大規模的投資,中國有動力也有條件在價值鏈上攀升,深圳等城市因此得以躋身世界最先進的製造業中心。中國如今在研發支出方面也在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數年前,有才幹的創新者會在矽谷創業,現在他們的「起跑線」在中國。

與此同時,儘管美國傳統優勢巨大,但未能進行重要的長遠投資。其經濟政策更集中於保護鋼鐵等老產業。在國際上,美國削減對國際機構的援助、推遲國際機構的改革並以關稅威脅恐嚇其他國家。這使中美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一升一降。而當中國集合數十個國家創立亞投行時也進一步印證了北京在多極世界的影響力。

當然,這不是說中國登頂世界的道路會一帆風順。在國內,中國的勞動人口隨著年齡的老化在萎縮,增多的債務在拖累增長。在國際上,一些鄰國對中國仍懷有疑慮,中國的軟實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難成大牌。但是,即便中國有時會遇挫,其不斷的崛起和其他新興市場的興起意味著,美國必須適應一個其影響力不如從前的多極世界。在國內,美國必須改造破舊的基礎設施,投資提高教育水平,努力保持世界理念和創新主要中心的地位。現在,這些理念和創新越來越多地來自中國。美國面臨選擇,自我封閉肯定代價高昂,毫無益處。美國必須利用其優勢汲取中國的理念,否則有可能落後。

美國如今已缺少足夠的議價力,迫使中國改變諸如強制科技轉讓和補貼國企等政策。美國不該仗勢凌人和退出接觸,試圖單方面地「遏制」中國,而應審慎地使用其影響力。不然,美國的做法很可能適得其反,結果比他們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事上更慘。(作者馬丁·克羅贊帕,向陽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女王曾險遭暗殺 紐西蘭警方竟故意隱瞞
東京下雪了?肯定是俄羅斯乾的!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