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怛羅斯之戰中, 阿拉伯人獲得了勝利, 卻為什麼還要向唐朝求和呢?

怛羅斯之戰中, 阿拉伯人獲得了勝利, 卻為什麼還要向唐朝求和呢?

原標題:怛羅斯之戰中, 阿拉伯人獲得了勝利, 卻為什麼還要向唐朝求和呢?


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寶九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發兵討伐西域的石國,石國國王願降,高仙芝假裝同意,但突然攻破石國,屠殺老弱,虜掠壯丁,搜刮財物。751年(天寶十年),高仙芝將石國國王送往長安處死。石國王子逃脫唐軍搜捕,求告於西域諸國,激於義憤,諸國轉而與唐為敵,聯合大食軍來攻唐軍。當時高仙芝麾下有鎮兵2萬多人,城傍諸軍約4萬人,並且徵召了葛邏祿部、寧遠國等僕從軍約3萬,對手阿拉伯帝國軍隊統帥也是不世出的名將艾布·穆斯林,共20萬人。在戰鬥中,唐軍側翼的葛邏祿部叛變,助大食軍夾擊唐軍,唐軍無力支撐,最終潰不成軍,只剩數千人撤回西域。此戰阿拉伯人也損失慘重,傷亡七萬多人。


這些情況有較詳的史料記載。《舊唐書》卷104《高仙芝傳》記載:「天寶九載,將兵討石國,平之,獲其國王以歸。仙芝性貪,獲石國大瑟瑟十餘石,真金五六,駱駝、名馬、寶玉稱是。」《新唐書》卷135《高仙芝傳》記載:「天寶九載,討石國。其王車鼻施約降。仙芝為俘獻闕下,斬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於怛羅斯城,以直其冤。」《舊唐書》卷109《李嗣業傳》、《舊唐書》卷128《段秀實傳》均有關於高仙芝敗逃的較詳記載。此外,《資治通鑒》、《冊府元龜》等史書也記有相關內容,大體可以反映戰役的始末。



怛羅斯戰役讓阿拉伯真正害怕的是:對阿拉伯這是一場全力以赴的戰爭,但是對於唐帝國來講,這只是一個局部小戰爭。發動怛羅斯戰役的不是唐帝國,而是安西都護府的將領——高仙芝,就好比一個省乾的他們要用幾乎全國的力量來對抗。而高仙芝所統帥的軍隊只是唐帝國軍隊的一部分。就算只是唐帝國的一部分軍隊,在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帝國也打的異常的艱難,如果唐帝國傾盡全力和阿拉伯帝國一戰,相信唐帝國的勝利是必定無疑的。阿拉伯帝國的統治者正是意識到了唐帝國的強大,才不願意過多糾纏,搞得兩敗俱傷,所以就算打贏了他們也急於求和。


而此時,阿拉伯與西面的拜占庭帝國爭奪地中海霸權。更何況,在怛羅斯戰役中,唐軍恐怖的戰鬥力,讓阿拉伯記憶猶新,於是阿拉伯派遣使者來唐朝求和。


作者: 野史趣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軍魂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 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TAG:華夏軍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