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入MSCI在即!千億資金大機會如何把握?聽聽投資達人怎麼說!

加入MSCI在即!千億資金大機會如何把握?聽聽投資達人怎麼說!

見習記者 朱文君

僅剩2個多月,6月1日起A股將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A股「入摩「這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會帶來哪些投資機會?哪些板塊和個股能搭上順風車?春節前劇烈震蕩後港股再度復甦,恆指再次接連創出歷史新高。究竟港股是否還是價值窪地,是否存在大機會?內地方面,哪些行業板塊存在投資價值?

近日,我們邀請到了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兼招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白海峰先生做客中國基金報粉絲交流群。以下內容基金君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問: 最近很多基金公司在發行關於MSCI方面的指數基金,這類基金該如何投資?接下來會有很多與MSCI有關的基金,我們該怎樣區分和選擇這類型基金以及成份股呢?

白海峰:2018年年中,A股首次被納入MSCI,這是A股邁向國際化的關鍵也是里程碑式的一步,但各位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納入MSCI指數的並不是A股所有3000隻股票,而是這個具有11萬億美金存量客戶的指數精挑細選出235隻A股股票。換句話說,短期來看,會有1300億元的增量人民幣資金流入到A股的這235隻股票中去。長期而言,當A股納入MSCI指數的比例逐漸提高之後,會有更多的股票被納入MSCI指數,到時候就會有兩萬億增量資金精準地被投放到相關的標的中。

在市場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MSCI 的相關指數,名字都非常相似。比如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共包括800隻A股股票,它是在A股「入摩」之前就編製的,與此次「入摩」關係不大。另外還有MSCI A股指數基金,一共400隻股票,其中約40%的股票,與此次納入沒有任何關係。以及MSCI國際指數基金,它有460隻股票構成,這460支股票裡面有225隻股票與此次納入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有50%的股票與納入無關。

與其他MSCI中國A股相關的綜合型指數相比,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是唯一一隻及時跟蹤了A股被納入MSCI進度的指數,能夠更便捷、更快速、更精準地捕捉A股「入摩」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從成份股來看,該指數涵蓋了A股市場眾多優質大盤藍籌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大市值的金融、地產、消費和科技四大板塊的行業龍頭,兼顧藍籌和價值成長雙輪驅動,將是外資未來流入的主要標的。

問: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外資入市之前,哪些板塊現在可以布局?金融、消費板塊近期是否還有投資的價值?

白海峰:在談投資之前,我認為投資者需要淡化股票大小盤風格輪動、行業輪動、概念炒作、熱點追逐等形式化內容,而去關注公司基本面、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能力、資本回報、成長性等為公司創造長期穩定現金流的能力以及關注其在行業內的發展趨勢。

我們對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相關公司的EPS和ROE做了測算,可以發現這235隻股票的EPS和ROE是顯著高於A50、滬深300和中證500。換句話說,這235隻股票的盈利能力和資本回報率水平以及現金流創造能力是顯著的。

這就是未來中國A股最明確、最確定的趨勢,如果大家希望能夠提前為A股國際化趨勢布局的話,就應該多看看真正能夠實現可預期業績增長以及長期成長性的公司。至於說金融和消費板塊,我們認為其中受益於消費升級,受益於金融板塊嚴監管和去槓桿下行業集中度提高的一些標的,都會受到比較顯著的利好,今年都具有取得絕對收益的機會。

問: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成分股在過去三到五年內為持有人創造了長期穩定豐厚的回報,後續是否仍然具有投資價值?

白海峰: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成分股很多都是過去五到十年的十倍股,這些股票在翻一倍的時候就已經在面臨投資者對於其「創新高後是否可以持續買入」的疑惑。我們需要通過這些股票上漲的理由來判斷其後續是否還能繼續上漲。

如果其過去三到五年為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全部是由於估值推動帶來的回報,那麼我們就應該警惕其估值向下修復帶來的回調風險。如果其上漲的緣由來自於其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和EPS推動帶來的上漲,我們就可以看看它過去賺錢的模式和邏輯在未來的幾年之內是否可以持續。

一個簡單的經驗就是看這235隻股票的估值(無論是PE還是PB)與境外資本市場的估值相比是否處於中位數或以下。換句話說,如果估值處於比較便宜的水平,就證明了其過去給投資者的帶來的報酬是來源於其業績增長。

問:1.目前港股已經創歷史新高了,現在投資港股,其投資風險是否也是處在高位?

2.納入MSCI指數的A股股票是否已經提前透支了未來的價值?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3.MSCI給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是否能夠穩定長期的投資A股?被MSCI納入指數成分的A股是如何被MSCI挑選的?

白海峰:1. 港股上一次到達3000點以上是2007年,那時港股整體的估值水平(PE值)達到了歷史峰值23倍,而此次衝破3000點的估值只有13倍。換句話說,此次港股並沒有泡沫,整體上漲主要是由於盈利反轉為投資者帶來的回報。

港股去年35%的平均回報率牛遍全球是由其27%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決定的。今年我們認為其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比2017年仍然會是兩位數的提高,但不會達到27%的水平,根據彭博估計約為12~16%。由於增速在降低,斜率變平緩,就目前的估值水平在歷史中位數之下的情況而言,維持今年港股仍然是牛市的判斷,但上漲的幅度可能不會像去年那麼顯著。

2. 關於MSCI指數的A股股票未來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我們可以看下過去30年內新興市場國家納入MSCI的數據。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土耳其、中國台灣地區、韓國、印度都在過去30年加入了MSCI,從上漲和下跌的概率上來看,30年間這些國家和地區半年內上漲的概率為77%,一年內上漲的概率為69%。從上漲的幅度而言,除了土耳其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半年內平均上漲幅度是8%,一年以後平均上漲幅度為27%。土耳其比較極端,其半年上漲了325%,一年上漲了460%。

3.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作為指數基金,外圍的資金注入都會是長期的投資。不只是因為價值投資的責任所在,更是由於指數基金有長期追蹤以避免追蹤誤差的需求。所以這部分資金不會出現大進大出。至於這235隻股票是如何挑選的,其原則也與全世界價值投資者選取股票的考慮的因素相似,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長期增長能力、治理結構、歷史信息披露情況是否健全、是否出現過財務造假、公司股票的長期波動率、股票之間的相關共振和協同概率等等。

問:MSCI國際通指數成份股中市值高於1000億的公司佔比很高,另外去年漲幅領先的白酒家電等消費股的權重也較大,這些公司是不是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了?是否說只有看好大盤藍籌的投資者,才適合買國際通指數基金呢?

白海峰:不能簡單地把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簡單地理解為大盤股,其中也有低成長高估值屬性的標的。所以未來A股市場我們在判斷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時候,不能只看公司的市值大小,而是要看公司的業績增長、利潤包括其自由現金流等等,這才是後續A股投資的重要邏輯。

問:MSCI與滬深300的成份股重複率有多大,投資時二者如何取捨?相較於滬深300, MSCI A股國際通指數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白海峰:標的的重合度達到50%+,但比例構成差別較大。滬深300指數在編製的時候主要根據其市值設置權重,而MSCI的指數基金則根據公司基本面、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能力、資本回報、成長性等設置權重,根據測算,MSCI A股國際通指數的相關公司的EPS和ROE是顯著高於A50、滬深300和中證500的。

相較於滬深300,MSCIA股國際通指數中企業的盈利能力、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創造自由現金流的水平等明顯較高,且其精準地受益於納入之後短期1300億長期20000億增量資金的推動。

問: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里有房地產股票,在當下國家對房地產監管趨嚴的情形下,想問一下您對房地產板塊的看法?

白海峰:在地產嚴監管去槓桿的背景,我們認為地產行業最明確的投資機會就是行業集中度提高的機會。也就是說,整個行業會保持平穩有規律的,或者說有節奏去泡沫和去槓桿,這對於那些真正對拿地有優勢,融資有優勢,有品牌經驗沉積的公司會有顯著的利好。

問:獨角獸、中概股回歸,對未來基金投資有什麼影響?怎麼才能抓住其中的機遇?

白海峰:獨角獸回歸對未來基金投資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獨角獸公司都是海外最優質的價值成長股和最優秀的創新科技公司,他們都經歷過境外投資人常年的考驗以及境外審計公司和境內審計公司的雙重審計,所以是非常規範的公司。當這些公司回歸的時候,我們創業板中那些偽創新、財務造假、治理不完善、不達標的公司就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換句話說,殼資源的吸引力會進一步下降,而優秀的資源會變得更加稀缺。

問:美股對a股有多大影響,如果美股暴跌或是股災a股會有系統風險嗎?

白海峰:首先,美股對A股的直接影響其實是不大的,或者說美股對H股的聯動影響會比A股更大,但A股納入MSCI以後,A股的國際化在進一步加強,美股與A股的聯動必然也會增加。那麼如果美股暴跌,A股會有系統性風險嗎?如果美股是形成趨勢性的下跌,比如迎來了類似於2007年次貸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這樣的暴跌,那麼一定也會對A股造成衝擊,但是我們現在看不到美股有這樣的基礎,因為美國現在的經濟還是不錯,就業很好,處於通脹溫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存在空間,暫時看不到有重大危險發生的跡象,所以我認為出現趨勢性暴跌的概率不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基金報 的精彩文章:

狼來了!券商允許外資控股:目前合資券商已達13家,18家在排隊

TAG:中國基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