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文王三請姜太公,從姜太公買面到保周朝八百年,封神後燈籠竿下棲身共八章十二個典故

周文王三請姜太公,從姜太公買面到保周朝八百年,封神後燈籠竿下棲身共八章十二個典故

周文王三請姜太公

( ——李長山寫於2008年)

第一章:姜太公賣面

世人皆知,劉皇叔三請諸葛亮,千年佳話。

世人傳說:周文王三請姜太公,亘古美談。

「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故事廣為流傳,早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

「文王請太公、真心換真人」這一典故就是從我們這個故事來的(第一個典故)

商朝末年,商紂王寵妲己,民蒸於水火。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尋請大智大賢的高人,助其一統天下。

姜子牙名姜尚,後被周文王請去拜為丞相,尊稱為太公。

現在說的是姜子牙拜相之前、高山學藝畢業之後、倒霉落難這一時期的悲慘故事。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高山學藝,得道成仙后。身負封神、統一天下、救民水火的三大重任。可是畢業沒工作。空有絕技神仙術,枉負胸中百萬兵。埋於民間,是龍得盤著,是虎得卧著,又不會幹活,干受老婆氣。比博士生失業還慘。眼看著八十歲了,就要老死於泉林。

第一章:姜 太 公 賣 面

這一天,老婆大人高聲下令:「姜尚,去!把這廂子面賣了,我可告訴你,賣不了,別回來吃飯。」姜子牙有些麻木,遲緩的走到面廂前。「去呀」老婆一聲爆喝。姜子牙打個冷戦。背著面廂來到市場。人要倒霉,喝涼水都塞牙,一個買面的沒有。人家作買賣吆五喝六,你爭我講。他是比那蔫的還蔫,比那呆的還呆。人家是熱熱鬧鬧,輕鬆加愉快,他是緊張的要命,累的不行。人家是張飛賣刺蝟蝟…人硬.貨也扎手,他是武大郎賣棉花…人呆.貨也囊巴。一上午過去了,楞是沒開和(壺)。實在是一個買主沒有,

沒辦法了,姜子牙背起面廂,走村串戶,來個送面上門。好傢夥,只見路迢迢,一庄又一庄。風呼呼,一戶又一戶。一下午又過去了,還是一個買主沒有。真是.賣在大街無人問,誰知吾身是真神。眼看著紅日西下,百鳥歸巢,北鳳驟起,賣面無望。

這時一戶房門打開,跑出一個七八歲的女孩,「老先生,買面。」姜子牙這個高興,總算有買主了,有貨窮不客嗎。「給,買一文錢的」啊!小手裡托著一個大錢。「我不小心把窗戶桶個眼,打點漿糊沾上,免得我媽回來看見罵我。」小嘴倒是嘎巴多翠。可這一文錢怎麼買面。一個大錢是買主,總算開張了。姜子牙打開面廂,給小孩包面。

忽然一陣大風刮過,面廂子倒了,麵粉隨風,飄飄搖搖,無影無蹤。這真是漏屋子趕上連雨天,姜子牙仰天長嘆:「蒼天吶」。啪嗒一聲,一泡鳥糞,正落口中。你說他咋那麼正好。一腳踢出個屁來——正趕上,原來是烏鴉在空中上個洗手間。

姜子牙的面被風刮沒了,天也黑了,回家路上,惆悵堵心,愁腸百結。獨木橋上,腳下一滑,忽通,水柱子蹦起多高,落水姿勢不太好。

姜子牙游上岸,面廂子免費飄遊去了。真是禍不單行,這面賣的,面送給鳳了,面廂子送給水了,都免費送的,還都不領情。

回到家門,早已關門落鎖。敲門吧,當、當。隔著當院聽不見,我讓你聽不見,姜子牙對著門板,連著就是三大巴掌。這一天的氣都撒這了。「哎喓,哎喓」,「怎麼了」,門板突出裸露一顆棗弧釘,三巴掌全拍釘上了,人家是最多扎一個眼,他是連拍的,知道疼時三眼了。

這就是民間傳說的,姜太公買面。人們碰上啥倒霉事了,來一句,「趕上姜太公買面了」,有人連續碰上倒霉事,別人勸他時會說,「你再倒霉總比姜太公賣面強多啦」。此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二個典故)

第二章:姜 太 公 釣 魚

姜子牙得道成仙畢業後。居住謂水河畔,肩負封神重任,老窩在家也不行啊。怎麼幹才能名鎮諸侯,顯赫天下。必須行非常之事,行非常之事者,必非常之人,非常之事出名了,自己也就出名了。何謂非常之事,就是超乎尋常的特殊事,兔子長犄角——特殊樣的。

謂水人,多以漁魚為生,就在釣魚上做文章吧。先整個釣魚台,必須找那顯眼的地方,先看看謂水山川,那裡最顯眼,這一看:了不得。只見謂水鱗波,群山疊翠。真可為:

千里騰瀉映波光,遙眺虛空俯大荒。

半邊西湖沐翠黛,不盡東海浴滄桑。

人聚集鎮城城郭,魚繁謂水淼淼長。

百世流芳封神榜。千古直鉤釣文王。

姜子牙高坐釣魚台,三盤釣魚竿,橫截水面。閃亮的魚鉤,三寸多長,直鉤,沒彎。離水面三尺高,凌空而釣。台上橫幅四個大字,「願者上鉤」』。這釣魚,真是千古絕釣,"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一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三個典故)

姜子牙天天日出而釣,日落而歸,只見蒼天悠悠,大地煌煌。秋風瑟瑟,謂水茫茫;一個魚也釣不上來。你說那能釣上來嗎,當然釣不上來,他不是釣魚,是在釣名。「沽名釣譽」這一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四個典故)

他老婆不幹了。天天給他送飯,一個魚不見,趁吃飯功夫,上釣魚台看看咋回事,一看來氣了,這那是釣魚,這不玩嗎。純粹是二虎打尕——傻玩。

她把直鉤彎成魚鉤,放上魚食。趁著艷陽西風水,拋入河裡待豐收,正所謂;人見利益不見害,魚見食餌不見鉤。不一會就釣上倆魚來。姜子牙回來一看,大事不好,這倆魚,一個魚是龍王之子,一個魚是龍王之孫,又都放回水裡去了。他老婆氣大了。真想一腳把姜子牙也踹到河裡,去當龍子龍孫。別廢話,三字;寫修書。現在是倆字了.離婚。

姜子牙掐指一算,老婆大限已到,業障已滿,活時多行霸道,死時將遭雷劈。再多個棄夫之過,必遭雷刑。百般勸說無效,無奈之下修書封好,交給老婆說:「為夫最後相勸:你我夫妻一場,就此相別,天各一方,你如有戀夫之意,百步以里看修書,可解雷刑。你如沒有戀夫之意,百步之外看修書。關係你命,切記切記」。他老婆歷來霸道慣了,那在乎這個那個。一氣之下,到家才看修書,頓時天現黑雲,四四方方,飛馳而至,一級悶雷,當場擊斃。此事史有佐證。看來聽人勸吃飽飯啊,太任性也會付出代價啊。「太霸道小心遭雷劈」這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五個典故)

姜子牙知道老婆有霸道之才能,此惡才可用,後來封他為『霸道神『』,專門負責管教橫行霸道的惡人。可是他老婆聽錯了,認領個螞蚱神。神中最小了。「霸道神錯領螞蚱神」這一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六個典故)

結果霸道神空位,橫行霸道,沒神管教。霸道之事,越來越多。後來採取不懲不戒,直接把惡人收了。世人發現這一報應規律,總結出:「常見惡人行霸道,幾個霸道行到頭」。這一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七個典故)

還說釣魚,姜子牙直鉤釣魚,離水三尺,願者上鉤。此事如長翅膀,立刻傳遍天下,引起諸侯關注,周文王親自查訪。

這一天,釣魚台附近有一打柴橋夫來喝水,姜子牙一看橋夫,不好,面重晦氣,印堂極黯,天庭、天中、山根主穴滲陰內閉。不出三日,必有橫禍。如果家有賢妻,可免此禍。"家有賢妻,男人不出橫事。"源據於此。(第八個典故)

橋夫家裡沒老婆。對此半信半疑。格外小心。挑柴進城賣。正往前走,後扁擔繩斷了,扁擔悠過來,把前面人的後腦打碎了。這真是:人在街上走,禍從天上來。攤上人命了。周文王親判,坐牢八年。念其家有60歲老母,准假三日盡孝、安排老母。到期不回來領罪,改判死刑。

周文王時代,實行畫地為牢。地上畫個圈就是牢房。不用高牆鐵門的。都不跑,比圈羊還省事。周文王有特異功能,會千里追蹤術,你躲到哪裡,他一閉眼睛就能看見。保證抓回重懲。「畫地為牢」就是從這來的(第九個典故)

這橋夫跑到姜子牙釣魚台,跪在姜子牙面前,山哭海叫,磕頭就跟搗蒜似的。懇求姜子牙救他一命。人們是里三層外三層圍觀。周文王知道這一情況後,更加關注姜子牙。姜子牙決定救下橋夫,讓文王知道自己是神校畢業的。

他細課橋夫,姓武名吉。良善人家。他讓武吉在自家屋地,挖一個.三尺寬.三尺深.三尺再三尺長的坑。鋪上茅草,第三天落日至日出,躺睡坑裡,身上撒一把大米飯粒。再日出時此劫已過,正常生計即可。屆時,姜子牙做法,走陰陽二極,踏太極八卦,氣迷北斗,霧障乾坤。把周文王的千里追蹤術給罩了。

三日後日落,武吉沒回來服刑,周文王開天目一看,武吉已死,埋在墳里。此事蹊蹺,連看三晚皆如此,且屍體已經生蛆。所以貼出告示,武吉身死,此案告結。沒過幾天,發現武吉在街上賣柴,周文王大吃一驚,傳來一看,正是武吉,細問根由,判定姜子牙乃世間神仙。正是夢枕以求的大智大賢的高人。

已知神仙尚徘徊,如何請得神仙來,這很有說道,此事重大,儀仗越隆重,對方身份越重要。接待美國的總統和接待日本的三小龜一,當然規格不同。下一回開請姜子牙。

第三章:第一請

周文王怎麼 請 姜 子 牙,這裡邊的政治學問可就大了。

周文王不愧是大政治家,深知人抬人高皆更高、自尊自貴皆為貴的政治策略。請姜子牙、拜姜子牙、捧姜子牙。爆炒姜子牙。姜必然感恩圖報,為其所用。姜可以威名大震,攝壓諸侯。姜能夠服文臣武將,統帥三軍。姜子牙出了名了,周文王禮賢下士、思賢若渴、任人唯賢更出了名了,整個是雙贏。

開請吧:頭一請就跟請親爹似的,諸侯儀仗;車瀟瀟,馬麟麟,彩旗飄飄。二十四人大轎。二十四面大鼓,二十四片大羅,二十四個大鑔,二十四桿大號。二百四十匹五色對子馬,兩千四百名戎裝御林兵。浩浩蕩蕩,驚天動地。這動靜,惡鬼、煞神都躲遠遠的,這架式,老鷹、麻雀都不敢飛了。這那是請姜子牙,是接玉皇大帝呀,就是拜請君王也沒到這程度,就差沒有飛機大炮了。但是;姜子牙曰;『不可爵,焉可轎乎。請王回,』說的是:要封我官需要回朝,我現在還不可以坐轎。請國王回去吧。你看厲害吧,給悶回去了。此事非同小可,姜子牙何許人也。各諸侯、商紂王都瞪大了眼睛,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第四章:第二請

跟請爺爺似的,排駕龍輦;黃沙墊道,清水潑街。儀仗依舊。大轎換成龍輦,可惜三千年前沒轎車,要不最少整一車隊勞斯萊斯,再陪一隊賓士.。何為龍輦,君王坐的專用車。可但是,姜子牙曰:「不可轎,蔫可輦乎,敢請王回」說我坐轎都不夠資格,更不可以做龍輦了,斗膽請國王回去吧。你看這才叫能端住架,又有給卷回去了,此事非比尋常。姜子牙神人也。各諸侯、商紂王都瞪直了眼睛。高度關切事態發展。

第五章:第三請

跟請祖宗似的,親拉龍輦;兩請姜子牙,按最高規格沒請動。改用小推車子了。周文王親自拉車,文臣武將跪拜向迎,姜子牙端坐車上,銀須長眉,鶴髮童顏,滿面紅光照人,炯炯雙目異彩,飄飄然若天神下凡,慈靄靄似觀音降世。百姓爭睹,人山人海。那個時代,國王拉車,接請一位老人,就是現代的領導人也做不到,可是,沒拉多遠。周文王拉不動了。沒拉上600步上喘了,腰疼了。這是一國之君那,從來沒幹過活,別說拉車了。

古往今來凡是有實權的官多腎虛。何況國王了。100多個老婆,能不腎虛嗎,史記,文王百子不嫌多。能不腰疼嗎。實在不能拉了。姜子牙曰,『更望多走幾何。』說是您最好再多拉幾步。這坐車多好啊,國王親自拉,亘古沒有的殊榮,姜子牙沒坐夠嗎,當然不是。這決定周王朝氣數,非同小可。

文王拉太公,這一幕;驚天動地,永載史書。這一幕;光照千古,譽滿乾坤。這一幕;決定國運,函兌天機。這一幕不但天下人在看,天上神仙也都在看。周文王不知這裡玄機。他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又拉一段路。這回實在拉不動了,該有多少年天下,定不可移,運數難違。說當真拉不動了,『當真』。說果然拉不動了,『果然』。那好。姜子牙宣布;『上對蒼天,下對大地,中對臣民。代天巡世:周文王拉我八百單八步,我保周朝八百零八年。』周文王一聽,幗幗眼睛——長巴了。這回來勁了,還要拉,晚了。孩子都餓死了,才來奶不趕趟了。玄機道破不靈了。

講的是因果報應當時兌現。「你拉我八百単八步,我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這一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十個典故)

第六章:拜相尊為太公

周文王當朝拜姜子牙為承相,尊為.太公。姜子牙由一個釣魚的無業游民,連幹部籍都沒有,一下子成為了相爺。灶王爺回家——上天了。八十三歲了。大器晚成啊,現在畢業才幾年的大學生們,你離八十三歲還早著哪,努力吧,在社會這個大熔爐里煉成神功,你就是又一個姜子牙。俗話說;姜子牙八十三歲做宰相還早了三春,這個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八個典故)

人們說這個典故時往往還會加一句:甘羅十二歲做宰相還晚了一年。源據於此。(甘羅;12歲時,戰國時秦相呂不韋的門子,說張唐相燕國,自使於趙,秦得十一城,秦王政封其為上卿(副丞相),復賜祖上田宅。高才不壽,無疾而卒。)(第十一個典故)

周文王三請姜太公。史無前例,傳的比鳳還快。真是美傳四海,頌播人間,譽滿諸侯,德耀天下。

周文王這樣仁德的君王,打著燈籠也找不著。姜子牙這樣神仙人物,更是千載難逢。天下英雄紛紛投奔周文王。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第七章:武王伐紂、一統天下,保周朝八百零八年。

商紂暴虐,民蒸水火。商朝風雨飄搖,朝不保夕。姜子牙統帥三軍,替天罰罪,牧野一戰,奴隸倒戈,只殺得血飄軒轅。朝歌覆滅,紂王自焚,妲己伏誅。功定乾坤。後來果然續保周王朝八百零八年,直到秦始皇大統天下前才結束。

文王請太公,膾炙人口。傳頌三千多年。已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枚瑰寶。今天更加燦爛輝煌,因為他一直在中國人心中閃亮。歷盡磨難,更現光耀乾坤。

第八章:完成封神大業,自己沒留神位。

姜子牙完成封神聖業。所有的神位全部封滿,自己沒留神位。這是什麼精神?這才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你說他怎麼沒在有這麼大權利的時候,把子孫後代都安排好,親朋好友借個好光。

這可麻煩了,姜子牙不自己沒留神位,逢年過節還沒地方去,

只好在燈籠竿下棲身。

直至今天。人們逢年過節要在燈籠竿下,點清香一注,寫『太公神位』或直接書『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失戀的、火力不壯的、好嚇著的人,燈籠竿下安全。

作惡多端的、惡貫滿盈的千萬躲開燈籠竿下。姜太公的打神鞭可是懲惡揚善、除暴安良。我勸貪官惡霸還是繞開燈籠竿走吧。「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樣典故就是從這來的。(第十二個典故)

最近幾十年,神界秩序混亂,所有的神,都鑽錢眼裡去了。姜子牙再次舉起打神鞭,要清理整頓。後事如何?還得等一等天時。人們寄以希望的「打神鞭」能澄清環宇。這些雖然都是傳說,但是能夠相傳三千多年,可見在人們心中寄以的美好的希望,還在往下傳者、傳去。

姜子牙

周文王

釣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山說 的精彩文章:

TAG:長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