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讀完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可以算是近年來看的最好的一本小說了。除了記錄一下對這本小說的感想,我還記錄一些其他的東西。這個公眾號已經被我當成日記本一樣的存在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絕對是被低估的一本書。就豆瓣上的瀏覽看來,讀的人並不多。由於這是一部清末民初的諷刺小說。大多數人一看時間段是「清末民初」,就可以回想起霸佔語文課本的魯迅小說,以及學習時的痛苦回憶。其次是「諷刺」兩字,給人的聯想並不怎麼好,有憤青的嫌疑。再加上四大諷刺小說大家只知道《官場現形記》,大多數人可能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名字都沒有聽過。

雖然作為「清末民初」四大「諷刺」小說中不怎麼出名的那本,我卻十分喜歡。以至於作者最後一章以主角迅速的破產作為結局,不禁扼腕嘆息。這種心中的惆悵感與看余華的小說不同,彷彿主角是我多年摯友一般的感覺。在我看來,「清末民初」是一個文壇開放的時代,出書不需要拿版號,受到的禁錮要比現在少得多,「怪現狀」還是可以堂而皇之的寫進書里。其次「諷刺」兩字恰恰是這本書的優點。就拿表演來說,以前春晚馮鞏牛群的「小偷公司」、趙本山的「牛大叔提干」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矛頭直至社會「怪現狀」,諷刺意味十足。現在的春晚無論相聲小品都和白開水一樣,究其原因是辛辣的諷刺不讓上了。真正雅俗共賞的節目沒了,大家也就只能上快手找樂子。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不出名,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魯迅還專門在文章里批評這本書不現實,對其的評價很低。不過在我看來,這本書比魯迅的小說寫的好多了。直接在書里用「吃人」這種詞的魯迅,實在是不敢恭維。而據說魯迅之所以要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差評,據說是因為魯迅的祖父就是科舉作弊,全家被革了功名。而這本書又對科舉作弊這種事進行了諷刺,可能魯迅覺得面上無光吧。

至此,四大譴責小說看了《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遊記》太過樂觀,老殘遇到的所有官場黑暗都被老殘輕描淡寫的解決了,未免不夠現實。而《官場現形記》又太過悲觀,給人一種無處宣洩的感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卻是介於兩者之間,主角本身從絕境遇到貴人,又穿行於醬缸社會之間,記錄自己看到的點點滴滴。雖然所見所聞黑暗居多,不過主角自身與所交好友卻一身正氣。猶如黑暗中的明燈,給人希望。雖然最後到了結局,清白的人仍然沒有好下場。

作者屬於有真才實學的人,對人情冷暖洞若觀火,各種世態炎涼娓娓道來。跟直接拿紙筆做刀槍戰鬥用力過猛的文人不一樣。就好比一位長輩在給你講述人生經驗,前人坑不要再踩一遍。其中有些事我自己有親身經歷,有些事也聽人述說過。雖然成書在清末,不過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雖然寫的是「怪現狀」,時至今日,很多事已經見怪不怪了。我國道德淪喪並不是從最近60年開始的,倒是怨不得動亂的那十年。

就清末做官訣竅來說,無非就是李宗吾在《厚黑學》中所說的厚顏心黑。千里做官只為財,臉皮夠厚才能當上官,而心夠黑才能賺到錢。社會上的所謂「英雄」,大多如此。曹操心夠黑,劉備臉皮夠厚。所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當年作為紅衛兵先鋒的那群人,如果沒有被清算掉,其實現在在社會上多半混的不錯。原因是他們大多掌握了厚顏心黑的訣竅。

這實在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看了雖然不用去學騙人,也可以多長几個心眼,少踩幾個坑。

最後摘一段書中的話:

繼之看了還好,我已是笑得伏在桌上,差不多腸都笑斷了!繼之道:「你只管笑甚麼?」我道:「大哥沒有親見他在妓院里那個情形,對了這一篇知啟,自然沒得好笑。」繼之道:「我雖沒有看見,也聽你說的不少了。其實並不可笑。照你這種笑法,把天下事都揭穿了,你一輩子也笑不完呢。何況他所重的,就是一個 『殉』字。古人有個成例,『醇酒婦人』也是一個殉法。」我聽了,又笑起來道:「這個代他辯的好得很。但可惜他不曾變做人蝦;如果也變了人蝦,就沒有這段公案了。」繼之道:「人家說少見多怪,你多見了還是那麼多怪。你可記得那年你從廣東回來說的,有個甚麼淫婦建牌坊的事,同這個不是恰成一對么。依我看,不止這兩件事,大凡天下事,沒有一件不是這樣的。總而言之,世界上無非一個騙局。你看到了妓院里,他們應酬你起來,何等情殷誼摯;你問他的心裡,都是假的。我們打破了這個關子,是知道他是假的;至於那當局者迷一流,他卻偏要信是真的。你須知妓院的關子容易打破,至於世界上的關子就不容易破了。惟其不能破,所以世界上的人還那麼熙來攘往。若是都破了,那就沒了世界了。」

我道:「這一說,只能比人情上的情偽,與這行事上不相干。」繼之道:「行事與人情,有甚麼兩樣。你不想想:南京那塊血跡碑,當年慎而重之的,說是方孝孺的血蔭成的;特為造一座亭子嵌起來。其實還不是紅紋大理石,那有血跡可以蔭透石頭的道理。不過他們要如此說,我們也只好如此說,萬不宜揭破他;揭破他,就叫做煞風景;煞風景,就討人嫌;處處討了人嫌,就不能在世界上混:如此而已。這血跡碑是一件死物,我還說一件活人做的笑話給你聽。有一個鄉下人極怕官。他看見官出來總是袍、褂、靴、帽、翎子、頂子,以為那做官的也和廟裡菩薩一般,無晝無夜,都是這樣打扮起來的。有一回,這鄉下人犯了點小事,捉到官里去,提到案下聽審。他抬頭一看,只見那官果然是袍兒、褂兒、翎子、頂子,不曾缺了一樣;高高的坐在上面,把驚堂一拍,喝他招拱。旁邊的差役,也幫著一陣叱喝。他心中暗想,果然不差,做老爺的在家裡,也打扮得這麼光鮮。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一陣旋風,把公案的桌帷吹開了,那鄉下人仔細往裡一看,原來老爺脫了一隻靴子,腳上沒有穿襪,一隻手在那裡摳腳丫呢。」說得我不覺笑了,旁邊德泉、子安等,都一齊笑起來。繼之道:「統共是他一個人,同在一個時候,看他的外面何等威嚴,揭起桌帷一看原來如此。可見得天下事,沒有一件不如此的了。不過我是揭起桌帷看過的,你們都還隔著一幅桌帷罷了。」

另外在得到APP聽書聽到一本很不錯的書,平克的《思想本質》。我倒是想到了銷售的促成。所謂銷售環節,其實就是一個完整人際交往互相給面子的過程。你以為外國人不講面子,其實不然,面子是全世界通用的。

比如一個美國人開車違章被交警攔了下來,要開200美元的罰單,一個月內到指定部門繳清。大多數人都不會直接和交警說:「我現在給你50美元,這件事就算了吧。」這叫做公然賄賂,交警首先不敢收。甚至還有可能勃然大怒,告你行賄罪加一等(美國行賄者也是有罪的)。你可以直接遞50美元給交警,然後說:「我們為什麼不再這裡就把這件事解決掉呢?」大家都有迴轉的餘地,相互留了面子。

在比如,如果你想和一個女孩子約炮。你肯定不會蠢到直接對那個女孩說:「我想和你睏覺」。那是啊Q才會做的事。碰到的結果輕則白眼,遇到脾氣不好的一個耳光就上來了。你得和她說:「我這裡有兩張午夜場的電影票,我們一起去看吧。」雖然你發出的是性邀請,女孩也知道你發出的是性邀請。不過無論是同意還是拒絕,雙方留足了足夠的緩衝空間,也就是面子。

這讓我想起了在知乎看到的一個故事。一個男士和女士一起出差時提出和女士住一間房節約開支,結果女士答應了。男士經驗不足不知道女士是不是同意的是性邀請。結果直接把知乎上搜到的「和女同事出差開一間房,是不是女同事默認同意了發生關係」的問答給女同事看。結果女同事看完拎著包就出去另開了一間房。如此看來,情商還真是重要啊。

就好比《銷售洗腦》中所說的。促成時萬萬不可以講「先生,這件西裝價值1000塊,你要不要結賬」。而是用其他方法旁敲側擊,書中給出的方法是當客戶穿著衣服從試衣間出來時,對他說:「先生,這條領帶和您的衣服也很配,你要不要帶上試試」。如此一來,就默認了對方已經買了衣服。就算他不要領帶,很大可能性衣服是能成交的。

最後提一下,現在正在看《世說新語》這本書。晉朝時期真可以算是我國貴族精神的黃金時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鄔言惠語 的精彩文章:

TAG:鄔言惠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