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陽城札記——心靈深處的感動

太陽城札記——心靈深處的感動

遠走高飛

 遠走高飛

王子萱 

00:00/04:02

時間已經來到了3月31日了。天氣依舊晴朗。

最近很多老師都很忙,忙家長會,如何應對家長會,特別是到了高三這個節骨眼上。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來應對高考了。只有一條心,一條死心,那就是希望學生能夠考出好成績。

我想起了吳非《不跪著教書》這本書。其中有一句話,我比較欣賞。

「年輕時以為教育就是詩,教師的一生也在為教育寫詩,沒想到後來總是要為教育寫申告狀,為學校的墮落而憤怒,為教師的尊嚴而吶喊。作為老師,我認為自己應當是理想主義者,而現實卻總在種植悲觀;我認為自己的工作對青年成長能有意義,沒想到青年常常會對一個教師的理想投來同情的目光……」

我就是在這樣的困惑和矛盾中差不多走到不惑之年了。

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們的教育,何去何從?這是一個很大的母題。不是我輩能夠談得來的。

我想起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做《死亡詩社》。我們作為老師確實很平凡,也很渺小。我們只想做一個平凡的人,但是我們的學生需要出色的教師,更需要偉大的教師。

就像電影裡面的基廷老師那樣,讓自己的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成為站立起來的人。

特別讓我感動一個電影鏡頭:當基廷老師被學校辭退不得不離開教室的時候,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站到課桌上,大聲喊到:「船長!我的船長!」

真正的教師應該追求這樣的人生境界。可是,有多少人到達這樣的境界呢?這無解,最多就是一個假根。

我們很多老師,受到上面層層的壓力和阻力,一味的告訴我們的學生:「有了分數就有了一切」。那是多麼庸俗猥瑣啊。

老師給學生心靈世界種下一粒什麼樣的精神種子,學生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要為他們打好精神底子。這是很重要的。不可小覷。

很多學生,作為考試的機器,可能是合格的;可作為人,精神上並不健全。他們不會愛,也不會恨。

我們常常聽到,某某老師為了教學,為了坐班制,丟下自己幼小的孩子,鎖在家裡面,讓其哭,讓其睡;或者為了教學,丟下自己重病卧床的父母……

想想這樣的鏡頭,真的可怕,這些做法是缺乏人性的表現。一個老師連自己都不懂得愛和善良,怎麼去培養學生具備健全的情感呢?

我們的教育界往往就是鼓吹這些人,把這些人當做為教育者的典範和楷模。後果不堪設想。教出來的學生,不是希特勒,就是東條英機。

教育不像工農業生產,一個錯誤的決策會立刻導致嚴重後果。可以及時的修正。

而教育呢?會隱蔽一個漫長的時期,當它滋蔓之時,真是回天無力。「文·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那天,跟一個同學在辦公室里,吹牛皮,互相捧殺。

我們都覺得未來,名著導讀特別重要,這個市場也很大。

為什麼呢?因為在青少年時期,把名著讀下去,這些涵養都進入到血液裡面的。到了我們這樣的年齡,今天讀了,明天可能就忘了,最多就是成為一些知識或者工具罷了。

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容易走入兩個極端:

1、一味追求解讀作品文字層面的意思,顯得粗疏幼稚,就像喝白開水一樣,不會死人,也沒有營養。

2、一味追求解讀文學層面意義,常常進入空洞說教,流於形式,不能深入學生的靈魂或者血液里。

所以說,名著導讀才會顯得重要。對於學生或者孩子,人文情懷的滲透和浸潤,何等的重要。

我們作為高三一線的老師,常常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強調,就像和尚念經一樣。

若干年之後,學生都通通忘記了,能夠記住的,就是你在課堂上不經意一句話,或者一句詩,因為那是師生在一起與文本碰撞時產生的刺激與快感,這才誘人,這才是教育裡面的一種無聲境界。一種情感的共鳴。

那天,我看了《余傑的散文》,裡面有一篇文章《單調散文——對中學生語文課本所選楊朔散文的反思》。

我看完之後,很大的感觸。

我最熟悉那篇文章叫做《荔枝蜜》,最後寫到作者夢到自己變成一隻蜜蜂在釀蜜。我感覺很虛偽。

如今看到這樣的散文,我就反胃。太造假了。

直到90年代,一個雙腿殘疾的作家,寫了《我與地壇》,才進入了「復調」散文。

我們讀完《我與地壇》之後,我們自然而然感受到裡面的情感:受苦、悲憫、惶恐、不安、寧靜、絕望、原罪以及道德和宗教。

我想,我們就應該用這樣的文章來引領學生們的思考和判斷。

今年下午,又無意中看到一段話。

「那是一個下午,坐在北京風入松書店的小桌邊,翻看此書,心情十分好,好像很久以來,不曾有過這樣純凈的感動,這樣舒暢的笑聲。不知怎的,無端地覺得這個小子便是備受你疼愛的小孫,那個老子呢?便由你去猜吧。這些故事是否也曾經或將來發生在你的生活中呢?」

每當我倆坐在LF圖書館,感慨萬千,憐愛有加。

嘮嘮叨叨,按照科學計算,一個男人,一天要講7000個字。除了上課,再多講這麼多了。

又到了三月的最後一天了。一些領導,把身影、樹苗同時載在報紙頭條。

我能做到就是,拒絕夭桃艷李,親近淺草深木。

栽下一棵綠蘿,讓它永遠凝望春天。

風一吹,把每一聲讀書聲,都翻譯成為花紅柳綠。雨落了,每一朵木棉花都張開稚氣的眼睛。眺望山巔變幻,雲嵐流動。

抓一把發黃的光陰,訴說歲月的平靜,尋回心靈深處的感動。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陽城札記 的精彩文章:

TAG:太陽城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