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割股啖君、抱樹而死的介子推,成就了清明節凄美的傳說!

割股啖君、抱樹而死的介子推,成就了清明節凄美的傳說!

清明節快到了,你知道清明節背後感人而又悲傷的故事嗎?你知道是誰發出"勤政清明復清明"吶喊嗎?

割股啖君

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的晉國公子,已經三天沒有飯吃了,又累又餓的他終於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暈倒了。隨臣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口吃的,就在大家萬分著急的時候,介子推走到隱蔽山溝里,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重耳喂下,醒後的重耳得知肉是介子推從腿上割下來的時候,感動地流下了眼淚,發誓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堂堂晉國公子,重耳為何淪落如此地步?相傳春秋時,晉獻公寵妃驪姬為讓自己兒子繼位,設毒謀害太子申生兄弟。申生自殺,弟弟重耳為躲避迫害,流亡國外,先是父親獻公圍堵,後遭兄弟晉惠公追殺。在此情形下,重耳一伙人如喪家之犬,惶惶然常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原與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尋出路了,只剩下介子推等少數追隨者。

抱樹而死

十九年後重耳結束了逃亡生涯,當上了晉國國君,即晉文公。即位後的重耳開始重賞當年伴隨自己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但介子推討厭爭功邀賞,帶著自己的老母親悄悄地隱居綿山。晉文公對自己的忘恩負義,後悔莫及,親自帶領大批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綿山重巒疊嶂,谷深林密,找尋兩人談何容易!這時,有人獻計,三面燒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上山一看,原來介子推和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悲痛欲絕,圍在介子推身邊哭拜,久久不願意離去。……在安葬介子推時,發現他的脊樑後有個柳樹洞,洞里有片衣襟,上面題了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把介子推的血詩常藏於袖中,隨身攜帶,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後來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晉國百姓安居樂業,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情系寒食節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把介子推母子分別安葬在燒焦的大柳樹下,將綿山改為"介山"並建祠堂,還昭告全國把放火燒山這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禁忌煙火,只吃寒食,以紀念介子推。過節的當天,家家門上插柳枝、燒紙錢、在野外祭祀、吃冷飯這些都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後來,人們也常常在寒食節紀念死去的親人。形成了我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

清明復清明

次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只見墳前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是看見了介子推,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下一支柳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賜柳樹為清明柳,把這天定為清明節,意即清(楚)明(了)介子推死之用意,勤政清明復清明。同時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綿山踏青,抒發思念之情。人們要做許多蒸餅,稱作"子推蒸餅";也有人家用麵粉和棗泥做成燕子狀餅(三角餡餅),然後用柳條串起掛在門據上晾曬,稱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節不僅在房屋(村後)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並要頭戴上用柳條編織的柳冠或柳環。當時有民謠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仁者不朽

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行為並非忠君而是愛國,不管介子推的故事是否存在,不管寒食的風俗是否科學,這一傳統既崇拜英雄、又尊敬仁者,值得後人領會和繼承。

正因為如此,黃庭堅讚歎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黃庭堅《清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兩本正經書 的精彩文章:

200萬噸TNT炸藥、10級地震中安然無恙,盤點震不垮的八大「牛」建築!
甲午海戰,日本炸藥,鋼鐵都能點燃,中國炮彈不裝火藥,裝沙子!

TAG:兩本正經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