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十歲老人坐著輪椅為親人掃墓:來一次少一次

九十歲老人坐著輪椅為親人掃墓:來一次少一次

九十歲老人坐著輪椅為親人掃墓:來一次少一次

新疆晨報訊(文/圖 記者 劉新草)3月30日,烏市市民紛紛前往東山生態園緬懷逝者,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引起大家關注。

「我今年九十歲啦,歲月不饒人,也不知道還能再來幾次,來一次就少一次了。」趙寶學老人出生於新疆,有5個姐妹。在父母的墓前,老人伸手摸了摸墓碑,低聲說:「爸媽,兒子來看你們了。」

雖然腿腳不便,老人坐在輪椅上,但他精神狀態很好。趙寶學老人的兒子趙寬躍說,這裡埋葬著父親的爺爺奶奶、父母、大伯等多名親屬,「父親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只要身體允許,每年清明他都會親自前來掃墓。」趙寬躍說,父親的這種執著和感情也深深地感染著他們。

女兒出生六天離世 丈夫瞞著妻子偷偷來掃墓

新疆晨報訊(記者 劉新草)「閨女,爸爸來看你了,不要怪媽媽和姐姐沒來,是我沒敢讓她們知道,畢竟你媽媽的身體不太好。」3月30日,41歲的文先生一邊仔細地擦拭著小女兒的墓碑,一邊喃喃地說著。

「孩子出生後就一直身體不好,天不眷我,只讓我們做了短短六天的父女就天各一方。」回憶起小女兒,文先生幾度哽咽。

文先生說,如果小女兒還在的話,如今已經快10歲了,每當看到小區里同齡的小姑娘,他都會一陣心痛,而妻子更是會傷心流淚。「因為分娩小女兒時我妻子大出血,身體也因此落下了病根,為了不讓她再觸景傷情,這幾年我都不敢再和她提起小女兒的事,就連掃墓都沒有告訴她。」

「孩子走得太快,我們當時連名字都還沒想好,後來我給她取了個四字之名,把我和妻子的姓、大女兒的名都放在一起,也算是告訴她,我們一直都在她身邊。」文先生說。

醫生照顧孤寡老人二十餘年 為老夫婦送終

新疆晨報訊(文/圖 記者 代筱曄)「胡叔、楊姨,俊梅她今天上班,我就一個人來看你們啦,下次一起來。」3月30日,東山生態園的一塊墓地前,王傳森一邊給墓碑披上裝飾花束,一邊輕聲念叨。墓碑已經擦拭得很乾凈,墓前擺著他帶來的水果、點心,還有他親手熬的紅豆粥。

這是一塊特殊的墓碑。上面刻著「父親胡德寶、母親楊景春」,而在兒女的位置上卻只刻著名字、沒有留下姓氏。「我們不是父子母子關係,他們是孤寡老人,去世前只有一個願望,希望能在墓碑上刻上兒女的名字。」王傳森就按照老人的願望,在墓碑上兒女的位置刻下了他和妻子的名。

1993年,王傳森在自治區三建醫院(如今的爐院街社區服務中心)當醫生,接診胡德寶和楊景春夫婦後,他得知兩位老人無兒無女,相依為命。從那之後,王傳森和妻子總會抽空去看看二老。時間久了,兩家人關係就近了。

「胡叔是2004年去世的,當時囑託我,一定幫他照顧好楊姨。在胡叔走後不久,我們就將楊姨接來家裡同住。楊姨2014年走的時候已經是91歲高齡了。」胡德寶去世時,就是王傳森送的終,後來他的老伴楊景春去世,後事也由王傳森一手打理。十幾年來,每年清明、農曆新年,王傳森都會帶著妻子、兒子來給老人掃墓。「我今年也58歲了,只要我在,就會一直來給二老掃墓,不會忘記我對他們做出的承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疆晨報 的精彩文章:

漫威新超級英雄造訪中國受歡迎,但不是因為這隻黑豹夠土豪
春天說到就到?烏魯木齊市民穿短袖襯衣上街

TAG:新疆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