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陸大道:吳傳鈞先生對中國地理學發展的貢獻

陸大道:吳傳鈞先生對中國地理學發展的貢獻

編者按:2018年4月2日是我國傑出的地理學家、中國現代人文與經濟地理學的主要開拓者吳傳鈞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陸大道撰文闡述吳先生對中國地理學發展的貢獻。

吳先生出生在蘇州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在舊中國,他在長期動蕩、戰亂的艱苦條件下勤奮求學。在新中國建立後的半個多世紀里,他對我國地理學特別是人文與經濟地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將一生的才華與精力都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地理學事業。

開拓了中國地理學的理論創新

他將「人-地關係」的思想引入到我國地理學中,提出和論證了「人-地關係地域系統」是地理學理論研究的核心等重要觀點,闡述了「人-地關係」理論的豐富內涵與方法論,強調人地系統協調是持續發展的基礎。今天,「人-地關係」的學術思想與理論正在引導中國地理科學的持續發展,也是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支撐。其學術思想對當今世界同行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促進中國地理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吳傳鈞先生以大國的心態與全球的視野,洞察國際地理學發展歷史與趨勢,很早就著力推動我國地理學走出國門。

1984年,吳先生代表中國地理學會參加第25屆IGU地理大會,經過艱苦的協商和鬥爭,成功解決了中國在國際地理聯合會的會籍問題。1988年,在悉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地理大會上,他當選為IGU副主席,成為IGU成立以來首位來自中國的副主席,並於1992年連續當選。吳先生在擔任IGU副主席期間,多次率領中國地理學會參加IGU的全球大會、區域會議和執委會會議。1990年在北京組織籌備和順利召開了亞太地區國際地理大會,來自6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17名代表參會,盛況空前。

這些學術活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地理學者與國際地理學者的交流。今天中國地理學在走向世界與國際化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開拓了地理科學的多個重要領域

吳傳鈞先生藉助改革開放的東風,高屋建瓴及時地在20世紀70年代末倡導「人文地理學復興」,並親自組織,在人才培養、機構設置、理論建設等方面採取一系列得力措施。

他認為,地理學是一門「本土性」很強的科學,要根據我國國情,探討我國地理學特別是人文與經濟地理學的方向,他從不盲目地跟在外國人後面搞研究。在他的領導下,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學學科體系已經建立起來,開拓了我國農業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若干重要學科的方向,為地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一系列傑出的貢獻。

今天,地理學二級學科人文地理的博士點和碩士點已經廣泛分布在全國的高等學校,一批又一批的人文地理學人才走向社會。人文地理學的一系列分支學科包括城市地理、人口地理、歷史地理和旅遊地理等,政治地理、社會地理、行為地理都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分支學科。

抱定為國家為社會服務的志向

吳傳鈞先生時刻關注國家發展對地理學提出的要求,並以畢生的精力為之奮鬥。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先生以極大的熱情參與組織了大規模的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完成了祖國心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包蘭鐵路的經濟選線;開拓了我國農業地理學、土地利用等領域的研究;積極組織地理學界參與農業區劃、國土整治與規劃研究、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等我國當代地理學一系列重要的研究領域。完成了《中國農業區劃》《中國1︰100萬土地利用圖》等一系列重大成果,主編《中國農業地理叢書》、《中國人文地理叢書》。

在他的領導下,我國人文與經濟地理學者與國家計劃、國土、城市建設、民政、旅遊等部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使這些地理學科在國家發展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

1998年,吳傳鈞先生在山東等地考察黃河斷流問題

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重點實驗室「末位淘汰」不只數論文、數獎項
太赫茲應力調製器研究取得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