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編劇眼中的閱讀

編劇眼中的閱讀

色盲

 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王菲 

00:00/03:12

自娛自樂似的寫這個關於讀書的公眾號已經三個多月了,一直以來把自己的讀過的書分享在這裡,無論每本書有多麼精彩,但總因自己語言的匱乏,還是不能夠最大程度地表現出每本書的精華。

承蒙好朋友的支持,可以請到一位編劇朋友分享作為文職工作者的感想,以及對於閱讀的理解。希望能從不同角度去呈現閱讀對於生活和工作的啟示,激發更具有自然性的閱讀本身。

歷歷

編劇

本科和研究生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專業

Q

&

A

作為一個編劇,有哪些是基本素養呢?這些素養是如何培養的呢?

歷歷:對生活的敏銳,對人物的共情,其實就是「真摯」吧。

成為編劇不僅是一份謀生的工作,而是有表達慾望,即使是稀鬆平常的小事,也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共情呢,就是能夠設身處地站在人物的角度,先有尊重,才能從人物性格出發去創作,編劇不能俯視,不能帶有偏見。

培養的話,就是生活中多留心多積累,變成習慣。看書和電影很重要,間接經驗也是一份儲存。就像小時候看的書,可能具體情節忘記了,但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創作和生活。

在創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瓶頸,遇到想撞牆的時候,自己會怎麼應對呢?

歷歷:自我勸說,告訴自己你並不是一個表達慾望極其強烈的人,也沒有什麼天賦,寫不出來很正常,儘力就好。

然後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不管是苦思冥想、查資料或是找朋友探討,總要解決。雖然瓶頸期焦頭爛額,會緊張到失眠,交稿之後的輕鬆會讓你覺得值了。

在這幾年的編劇過程中,發生過什麼難忘的事情?

歷歷:16年冬天,當時在寫一個挺著名的小說改編的劇本,那段時間情緒很容易崩潰。(有很多這樣的時刻)

第二天交稿,最後一集才寫了個開頭。到了12點本來想盡量寫寫,畢竟還有24小時,誰知道越往後狀態越好。老公陪到3點多實在不行去睡了,我一咬牙,乾脆寫完吧。打下最後一個句號已經是早晨8點,站起來覺得渾身舒爽。現在回頭再看那一集,還是覺得不錯,整體順暢。

工作後很難遇到這樣的時刻。以前寫作是種抒發,但要以此掙錢,必然會有所妥協。但是和筆下的人物相處久了,會覺得很親切,越是用心,也會沉浸到那個與現實脫節的世界裡。創作應該是使人愉悅的,但作為工作任務會變成負擔,所以從中獲得的愉悅時刻讓人難忘。

原創劇本的創作和改編劇本的二次或多次創作,有什麼不同的挑戰性?

歷歷:原創可以天馬行空,但到後期劇本階段可能會人物立不住,寫對話找不到語感。改編呢,如果是好的小說,的確會省時省力,即便是戲劇矛盾太弱,也有很多可供發揮的資訊,可以寫出新的情節。但大多數小說都很爛,要人物沒人物,要情節沒情節,最後等於是原創劇本。

劇本創作完成與最後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最理想的應該是什麼樣的比例?

歷歷:最理想的當然是百分之百。但一個作品參與的人很多,製片、導演、演員、甚至美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可能改變最後的呈現效果。如何減少別人的改動呢?最重要還是自我強大吧,這也是人之常情。

關於書的三個小問題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

歷歷:《七面鍾之謎》《失憶的愛麗絲》

最近寫探案劇,但是推理小說卻沒看過幾本。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最入門的,趕緊惡補幾本。

第二本是《大小謊言》作者的另一本書,講普通人的愛情,還沒開始看,很期待。但現在的翻譯小說沒有以前好,大家似乎都不太講究「信達雅」的「雅」了。

Yundie:我去年也讀了兩本阿加莎,能極大地提起一個人的閱讀興趣,非常適合不喜歡閱讀的朋友。《大小謊言》我也有買英文原版小說(還未讀),因為看完電視劇在前。其實先讀完原著再看改編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一方面非常能夠充實故事的畫面感,也將文字和視覺的衝擊感展現在腦海里,這感覺非常棒!

推薦一本書給還沒有閱讀習慣的人

歷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很多人推薦,不要誤認為是什麼世界名著,算不上,非常通俗。

不是倡導大家放棄眼下的生活,去追求理想,而是相反。在柴米油鹽之外,還有更廣闊的,你可能沒有留意過的世界,說不定能給你的生活增添一絲樂趣。柴米油鹽當然重要,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斯特里克蘭德,具有真正的才華,別對自己有什麼誤解。

2018年一定要看的一本書

歷歷:《紅樓夢》。從十年前進大學開始,就勒令自己一定要讀。兩個地方買了兩套,始終停留在第三十回。已經十年了,再不讀真的是無藥可救了。

看完最近正在上映的《頭號玩家》,我和歷歷不約而同地感嘆到已經處在很高地位的導演或者是電影製作參與者,即使是這樣,也仍然滿懷謙卑地創作。

於我看編劇這一職業,他們不乏新的創意,就如現實一樣,有的好劇情也有可能被暫時擱置。其實這好像我們看書一樣,如果讓初中生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有些牽強,並不是說讀不懂,只是成熟的時候未到罷了。

和歷歷這樣的朋友交流總是愉快的,總是能獲得很多新鮮的東西。最近在看老舍的散文集《天真的幽默家》,他寫道:對文藝,我是在不懂得什麼,就是願意學習,最快活的,就是寫得了一些東西,對朋友們朗讀,而後聽大家的批評。一個人的腦子,無論怎樣的縝密,也不能教作品完全沒有漏隙,而旁觀者清,不定指出多少窟窿出來。

之前的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頁頁生歌 的精彩文章:

純真的愛視死如歸

TAG:頁頁生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