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鞏志明畫廊S9 你所不知道的神秘影像 《白褲瑤》 蔣建雄作品推薦

鞏志明畫廊S9 你所不知道的神秘影像 《白褲瑤》 蔣建雄作品推薦

廣西攝影家蔣建雄一年之內連續推出三本力作,其中《蔣建雄 百味生活》採用了我的2016年在中國攝影報發表的評論,最新出版的《蔣建雄 白褲瑤》由在下作序,3月27日,拙文在中國攝影報全文發表,今配發蔣建雄兄《白褲瑤》影像,以饗影友:)))

江建雄攝影

耐受住歲月的沖刷和磨礪

保留下影像的本心和溫情

鞏志明

有句特別俗的老話:「冰山露出海面的永遠只是一角,海水下面才是它更有意義的所在!」

攝影家蔣建雄給我的印象就是這樣,他彷彿就是一座冰山,我們看到,永遠只是他的一角,他更多的,甚至更值得期待的作品,我們還沒有看到。

蔣建雄的作品的數量非常多,拍攝時間基本上是1990年代之初至今,難得的是這些作品經歷了時間的沉澱、沖刷和磨礪,在20年之後的今天看,許多作品依然是那樣的耐看,有味道,保留下影像的本心和溫情。

當然,蔣建雄的專題多半是集中在他生活居住地廣西地區,以居住地為半徑,他拍攝題材又往往呈現這樣兩個閃光點:

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百姓生活,尤其是他們艱難的謀生和頑強的掙扎,以及在「痛並快樂著」的時代大背景下,他們的身上散發的人性微光和周遭人情冷暖;特別難得的是這些照片還反映出攝影家與時代潮流的一種遊離和間隔,不是與所謂的社會熱點和時代精神貼得那麼緊,而是保持了攝影師應有的理性和審慎,保留了藝術應有的矜持內核尊嚴。

下面我主要想談談蔣建雄的《白褲瑤》專題。

剛好我也是在九十年代中期進入攝影批評領域的,而且主要的關注點就是紀實攝影。應該說對九十年代中期那個年代的作品,尤其是中國的紀實攝影作品,我多多少少還有一些了解和發言權,其中許多知名紀實攝影家的代表性作品,我都進行了梳理和研究,其中的一部分還發表了評論。平心而論,蔣建雄的作品和我既往的研究相比(1990年代末到2000初這個時期),我覺得蔣建雄有這樣的三個特點:

一、不著急上火,慢性子出真東西,讓作品扛住時間的磨礪。

蔣建雄是以自己的從容和散淡的人生態度介入社會生活,介入攝影的,所以,他的照片,不即不離,不躁不驕,不急不厲,溫溫和和,徐徐婉婉,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讓作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最主要的問題是作者自己不能著急。我們總喜歡說這個時代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充滿惡俗的,但是,世道人心,千秋不移,再浮躁功利惡俗的時代都有沉潛之人,沉潛之人首先得有不隨風搖擺之心,得要守得住寂寞,作品才能耐受住時光的磨礪。說實在的,中國攝影界喜歡出風頭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能二三十年做一件事不動搖,像」愚公移山」一樣單純、可敬、老實的人太少了,而攝影家蔣建雄就是這樣單純、可敬、老實的攝影人。

二、只注重表達溫情,見自己所見,其他的所謂「規矩和範式「統統都視而不見,不為所囿。

二十一世紀之後,我們對攝影的梳理和分類越來越細。尤其是攝影評論家,總是喜歡把攝影分為風光攝影、景觀攝影、觀念攝影;藝術攝影、紀實攝影、民俗攝影等等,不一而足。照這種勢頭條分縷析下去,我估計還會越分越細,有如我們頭上的頭髮,其實它就是頭髮,有如攝影就是攝影,但是硬是被好做研究和發驚人之論者,在放大鏡,顯微鏡下,分為一根兒一根兒,一段兒一段兒,甚至是一個細胞一個細胞一樣。

蔣建雄的《白褲瑤》和他們這代紀實攝影家的作品一樣,具有鮮明的代系感,這個時代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紀實攝影作品裡都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民俗性,但是這些並不影響他的紀實作品的根本屬性,甚至可以說,正是這種不純粹,讓1990年代之初開始的這批紀實攝影作品蘊含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豐富的史料價值。

我們在研究和評論的時候,應該注意攝影分類的純粹性和複合性之間的差別和平衡。

三、衡量好照片可以有上百上千的標準,我只喜歡用八個字衡量:「眼前一亮,過目難忘」。

《白褲瑤》再次讓我想起了究竟什麼是好照片。

《1995年,扛著鳥槍的白褲瑤小伙》《1995年,三個白褲瑤女人面對鏡頭,不卑不亢》《1998年,身著便裝的白褲瑤青年》《1998年,女青年相互剪頭髮》這些照片,都不斷地讓我們想起照片是怎麼超越時間的,它還將超越多久?有一天,我們這代人都「永遠地遠行了」,我們的照片將怎麼樣與我們的後代子孫對話,照片將說些什麼?我們的後代又能聽到些什麼?

特別難得的是蔣建雄鏡頭下的人物、場景,有著一種能扛得住歲月磨礪的溫情,那種不是燥熱,也不是冰冷的人性的溫暖,就是他攝影的獨有的味道和價值。

攝影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不同的人觀看不同的照片,在裡面認識自己未知的世界,看清自己不認識的自己,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尋找和發現中,認知和看清中,人類的情懷在漸漸豐厚和溫暖,世界在漸漸可愛和可戀,社會在漸漸文明和進步。

蔣建雄的《白褲瑤》就是這個「漸漸」行列之中的一分子!

與蔣建雄兄一樣,我是鐵路子弟,還曾是鐵路職工,人不親行親。加之知道建雄兄的作品由我所信任的攝影家黃一鳴兄主編,在作品付梓之際,出於情懷和責任,寫了上列文字。願我們這個時代的攝影,視點更為多元,更好地表達自己和介入社會,也祝願更多的人關注和喜歡《白褲瑤》。

2017年12月14日於西安

蔣建雄《白褲瑤》作品欣賞:

文字/

鞏志明 攝影評論家、策展人、畫家,不不居主人。

1963年4月生於臨潼西鐵一處,祖籍丹鳳茶房。曾任華商報社首席編輯,圖片 總監,出版著作10餘種,在《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專欄撰稿20餘年,發表藝術評論100多萬字,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理論委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常務理事,學術研究部副主任,陝西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與篆刻》雜誌學術委員,陝西省新聞書畫協會常委理事,西安工程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特聘教授。

1997年起先後在西安美術學院,雨果攝影藝術學院,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西安工程大學擔任客座教師講授《美學原理》《圖片編輯》《攝影史》《專題攝影》20餘年。

獲獎:

2001年,榮獲《人民攝影》年度圖片編輯提名獎。

2002年,榮獲中國首屆圖片編輯金燭獎提名獎。

2006年,榮獲中國攝影家協會50周年「有突出貢獻攝影人士獎」。

2006年,《向農民工道歉》(編輯)榮獲中國新聞二等獎。

2010年,2014年,兩次榮獲陝西攝影獎。

出版:

2002年出版《小鞏亂彈新聞照片》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出版《中國攝影家解讀》 (浙江攝影出版社)

2007年出版《水印》 (西安出版社)

2007年主編《近些 再近些----華商報業新聞攝影10年精品選》(西安出版社)

2010年出版《不不居畫語》 (中國圖書出版社)

2013年出版《鞏志明文人畫集》 (中國圖書出版社)

策展:

2007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近些 再近些----華商報業新聞攝影10年精品展》

2011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萌---愛自己 愛生活 42人群展》

2014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水上人家---周國獻個展》

2014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默白個展》

2015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夜色---羅毅個展》

2016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手機映像---魚安琪 林來科 陳雄 王鵬四人展》

2017年8月大理國際影會 《大武漢---周國獻個展》

2017年8月大理國際影會 《史志輝 鄧海二人展》

2017年8月大理國際影會 《劉彩霞 姚瑤二人展》

2017年8月大理國際影會 《黑土地 紅土地---東北哈長沈三市攝影師群展》

2017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境由心生---周璐個展》

2017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木厝---於聖蛟個展》

2017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黃南州曬大佛---楊春君 趙軍華忠英三人展》

2017年9月麗水國際攝影大展 《生之燦爛---郭梅個展》

2017年12月深圳思月書院 《生之燦爛---郭梅個展》

2018年2月西安亮寶樓 《南山律音---羅毅個展(西安站)》

出任:

第1屆、第2屆中國新銳媒體視覺聯盟宣言主筆;

第10屆、第11屆、第12屆、第13屆、第14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評委;

第18屆中國金鏡頭大賽評委;

第25屆國際攝影大賽觀察員。

第24屆中國新聞獎攝影獎初評評委

如果您喜歡「鞏志明畫廊「」,請分享給你的朋友和親人:)

鞏志明畫廊期待您的轉發和關注

還沒有關注的朋友請摁下面的二維碼吧

長按上圖二維碼 關注「鞏志明畫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鞏志明畫廊 的精彩文章:

TAG:鞏志明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