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丹青難寫是精神

丹青難寫是精神

文  徐薇

查仿明,號石翁、大石,1967年生,江蘇淮安漣水人。

1986年隨啟蒙老師王書雄學繪畫。

1989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中國畫專業。2009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修,隨當代著名畫家陳丹青、史國良等老師學寫意人物。

2014年中國畫《褪色的記憶》入江蘇省中青年美術作品展。

2015年拜汪秀南老師學山水畫技法。

2016年中國畫作品《顏魯公像》入展「顏真卿杯」魅力句容全國書畫展。同年中國畫作品《天邊的那朵雲》入展淮安市「美術獎」書畫展

2017年中國畫作品《筋骨》入選江蘇省美術新人展。同年隨著名人物畫家桑建國學習人物畫創作。

作品名稱:《姐妹倆》

作品尺寸:96cm×180cm

藝術家風格個性的形成,必經歷「築基——明性——變化」三個階段。築基,即廣泛研習與吸納傳統優秀文化素養,為未來構築厚實基礎。明性,即認識與發現自我本性,明於知己,方能確定契合本性的審美取向。變化,即靈活運用已有的豐厚積累,進行藝術創造,水到渠成地展露出個人風格。

已過五十知天命之年的畫家查仿明已穩步走過築基、明性、變化的三階段,通過二十多年的刻苦學習訓練,初步展現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和面貌,逐步成為淮安美術寫意人物畫創作的中堅力量。

查仿明以寫意人物畫為專長。近年來,他主創的人物畫作品題材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以佛陀、羅漢等為題材創作的佛像畫作品,如《祈福圖》《佛說吉祥經》《心經》等;二是以現實主義人物題材為代表的系列作品,如《春天裡》《筋骨》《最後一根樁》《暖冬》《顏魯公像》等;三是以新文人畫為題材創作的小品,如《吹拉彈唱樣樣行》《西出陽關無故人》等作品。

創作佛像題材作品源自於查仿明的性格。他說:「人的一生是修鍊的一生,畫佛也是一種修鍊。我並非佛教信徒,但畫佛、習佛法卻能引我深省,讓我明白『不動聲色』才是人世滄桑,才是人生領悟,才是心靈智慧。一如佛陀,永遠以不悲不喜、不怒不亢的面貌和姿態示人,擁有著芸芸眾生所不具備的慈悲與超群智慧。我在生活中找不到我需要的快樂,也就只好寄情於繪畫,寄情於佛陀。」他創作的這一題材的作品,落筆率意,用墨偏淡,皴筆由重而輕,展現出平淡天真之感。所繪佛陀、羅漢、高士大多佛眼微睜,意態安詳、神情瀟洒疏放、體態雍和剛健,用圓勁流暢的長短線條來描繪佛陀寬鬆飄逸的衣袍。將人物悠然的神態和寧靜的山林景象結合在一起,使畫面傳達出一種古樸之氣。欣賞他的人物畫有如與古人對話脫離世俗塵埃之境,進而實現自我心靈的洗滌與升華。

現實主義水墨人物畫題材的作品也是近年來查仿明主攻的對象。這些作品大多是他的寫生實驗作品。寫生來源於他紮實的美術基礎,他受過嚴格的院校素描、速寫等寫生訓練。他的作品既有學院派的繁複與厚重,又有文人畫的寫意和空靈。在這類作品中他偏愛以農民工、軍人等勞動者形象為創作題材,關注表現人情感的豐富性,深刻地挖掘人性的複雜性,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具真實感和時代感;在形式語言上,注重造型與線語言自然、完美的結合,使水墨人物畫更具民族特色。他創作這類作品是以參展為主,演繹出諸如《春天裡》《顏魯公像》等生龍活虎、活色生香的現實藝術佳作。

查仿明也試圖創作一些新文人畫題材的作品。這一類型的文人畫大多與左傾右斜似醉翁探路的書法題跋相得益彰,可謂獨標一格。他畫的是小品,但有大氣象,大境界。他崇尚的是祥和、安靜、淡泊,不那麼劍拔弩張,但求神、求韻,好像是在「玩」。

丹青難寫是精神,精神盡在丹青中。繪畫是藝術創作,是藝術家一生修為的表達。查仿明的不墨守成規,自由洒脫,加上他的本真與對藝術的執拗,相信查仿明的藝術之路定會越走越好!

作品名稱:《休閑自在圖》

作品尺寸:45cm×68cm

作品名稱:《進退自如便是道》

作品尺寸:68cm×68cm

作品名稱:《佳思忽來書能下酒》

作品尺寸:45cm×68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淮海晚報 的精彩文章:

印度花30億買戰艦
大愛情懷 攜手共進

TAG:淮海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