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典故中主角結局之「鐵杵成針」:醉酒捉月溺亡

歷史典故中主角結局之「鐵杵成針」:醉酒捉月溺亡

有句諺語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這則諺語來自「鐵杵成針」這個成語,講的是李白小時候的故事,知名度相當高,可謂非常勵志。大意是說,光明的學業或事業,即便有天賦的人去學習、去做事,也是難以一帆風順的。但是,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態堅持學下去、做下去,最後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宋朝祝穆在《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記載: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故事的完整版是這樣的——

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長期讀書沒有成果,打算放棄。

一天,李白又貪玩,出來閑逛。當渡過小溪時,看見河邊有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棍。

李白疑惑不解,忍不住好奇地問:「老婆婆,您磨鐵棍做什麼呀?」

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的針。」

李白非常吃驚,說:「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鐵棍,也難以磨成細細的繡花針,您怎麼偏偏找了根鴨蛋粗的鐵棍,就算是年輕人,磨一輩子也未必能把這根鐵棍磨成繡花針啊!」

這時,老婆婆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

李白聽後很有感觸,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實是可以用持之以恆的刻苦來彌補的,如此一把年紀的老人都有信心去做看起來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麼可以因一時的挫折就隨便半途而廢,放棄所追求的理想呢。於是,他馬上返身回到學院繼續讀書。

一年之後,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謝對自己指點的同時,也看到那根鐵棍真的細了很多。

若干年後,李白終不負天賦才華,寫下了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詩篇,成為我國影響深遠、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主要成就體現在詩歌方面,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創造了古代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高峰;為唐詩的繁榮與發展打開了新局面;批判繼承前人傳統並形成獨特風格;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李白文武雙全,不僅文采斐然,其劍術也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朝「三絕」。雖然「三絕」中沒有李白的劍術,但其劍術之高卻僅位於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中國自古就有「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的傳統。李白也如此,立志希望能夠干一番大事業。儘管通過不懈努力,李白終於以自己的才華走進了最高層,在皇帝身邊填詞作賦,但是始終得不到重用,難以施展遠大的抱負,後來便心灰意冷離開了皇宮。

在中國歷史上,文也寫得好,官也當得好的文人不多,這是他們的性格決定的。李白不能當大官,也是自身的原因。文人往往清高而自負,不僅不會拍馬屁,而且眼睛裡容不下沙子,看不慣不良習氣,不願同流合污,想要打破官場的「潛規則」,當然當不了領導的。李白恃才傲物、桀驁不羈,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加上得罪了皇帝的寵臣高力士,其結果可想而知了。

最關鍵的還在於李白太愛酒。據說,李白嗜好飲酒,每天都在長安和愛喝酒的人在店鋪喝得大醉。一次,唐玄宗譜寫樂曲,想要填寫樂府新詞,急切地召見李白,李白卻已經醉卧在店鋪了。於是,太監們把李白抬進宮,用冷水澆醒他,馬上命令他拿筆寫詩,很快,李白就寫成十餘篇,皇帝很欣賞他。

李白才華雖得到了玄宗賞識,但李白只不過是一個御用文人,當玄宗與貴妃飲酒作樂時,便讓他作詩而已。李白的大才不為所用,於是,常常借酒消愁,哪知愁更愁。

歷史告訴我們,飲酒不但傷身,更誤大事。成大事者切不可因酒廢事。自古飲酒誤事者不計其數,張飛嗜酒而丟了性命。李白亦因嗜酒,曾經大醉在金殿上,伸出腳來命令高力士脫靴子,仕途也就漸行漸遠了。

李白因此被排擠離開京城。於是,浪跡江湖,一天到晚沉浸在酒中。安祿山作亂,玄宗駕臨西蜀,在途中讓永王李璘當了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李白在宣州拜見(永王),被召為從事。永王陰謀作亂,兵馬被擊敗,李白連坐被遠放夜郎,後來遇上大赦才得以放還。

當然,我們對每一件事都要一分為二地來看,正因為仕途的不順,才成就了李白在文學上的輝煌;也正因為愛酒,才讓「李白斗酒詩百篇」成為一段佳話,流芳百世。

李白一生不離身的,除了詩,就是酒了。他與酒的關係,就如魚與水的關係,有了酒就像如魚得水,如虎添翼。李白又歌又笑,「但願長醉不復醒」只為「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怪不得當初賀知章見到李白,讚賞地稱他:「這是天上貶滴(人間)的仙人啊!」;杜甫更是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在飲中八仙中贊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是說不盡的,單酒的話題就足以出專著了,而且就連他的死亡也與酒有關,極其浪漫而有詩意。所以,與其說李白是詩仙,倒不如說是酒仙更有人情味。

關於李白的死,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發疾病而死(見皮日休《李翰林詩》);有的說是單純的喝酒猝死(見《舊唐書》);也有的說是醉酒入江中捉月溺死,這種說法廣為流傳。

筆者比較認同最後這種說法。我們都知道李白的詩句中充滿了天馬行空、天方夜譚的意境,他的一生也極為飄逸而富有傳奇。李白特別喜歡月亮,在他的詩詞里,與月亮有關的詩句非常之多。那天,或許因飲酒過多,神志不清,看到月亮在水裡蕩漾,認為只要用手輕輕一撈便可據為己有。於是,在酒精的刺激下,就去水中撈月,豈料越走越遠、越陷越深,追月而去了!

這完全符合李白這個浪漫主義詩人的性情。這位生來縱情詩與酒的天才,就以這樣一種浪漫而又凄美的方式走完了一生。真正可歌可泣,可悲可敬!

(點擊頁面右上角,可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長按上圖二維碼,可以快速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原創不易,勞心費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予點贊、打賞、轉發,進行關注、推薦和鼓勵。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山論見 的精彩文章:

絕代雙驕,生瑜生亮,C羅梅西是我們的幸運!

TAG:飛山論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