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咖啡致癌?星巴克或許被冤枉了

咖啡致癌?星巴克或許被冤枉了

判了!

由於星巴克咖啡中因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美國當地時間 3 月 28 日下午,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 Elihu Berle 判決,以星巴克為首的咖啡零售商必須在商品上有癌症提示警告:ProPosition 65,也就是加州 65 號提案。

除了警告,有害物質研究協會(the 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oxics)還對每一個被告方要求 $2500 的罰款。

這個案子其實 8 年前就開始了,當年,一家非盈利機構將以星巴克為首的一系列咖啡零售商告上法庭,要求它們遵守 ProPosition 65,在所售商品中貼上致癌警告。

想一想吧,原先覺得喝咖啡是一件極其小資、浪漫的事情,現在卻要盯著致癌警告,還喝得下去嗎?這對於星巴克來說無異於巨大的打擊。在宣布的第二天,星巴克的股票就面臨了懸崖式下降。

目前,星巴克並沒有立即回應;但是部分被告方:7-11 等零售商已經簽訂契約,表示願意執行發令,接受罰款。


丙烯醯胺的確是致癌物質

這個案子早在 8 年前就被起訴了,不只是星巴克,包括綠山咖啡、Peets、7-11 等零售商都在被告行列。Berle 的判決其實也是實驗性的,但是很難被推翻。因為雙方都表明咖啡中的確含有丙烯醯胺(Acrylamide),而被告方也無法證明丙烯醯胺(Acrylamide)對人體有任何益處。

隨之而來的,關於咖啡是否致癌、是否對人體有益的說法也甚囂塵上。我們先來看看原告與被告各自的說法。

原告方表示,只要 12 盎司(約 340 克)咖啡就含有相當含量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

美國咖啡協會(The National Coffee Association)告訴 CBS,這個判例迷惑了消費者,咖啡降低患糖尿病、肝病的風險,延長壽命,關於丙烯醯胺與癌症的聯繫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 Elihu Berle,在判決書上寫道:「原告提供了很多證據,證明咖啡對胎兒、嬰兒、兒童以及成年人的健康是由損害的,而被告方的醫學和流行病學專家沒有否認之間的因果關係,並且沒有提供更多可以證明咖啡對人體有益的證據。」

丙烯醯胺是致癌物質是被告方都無法反駁的事實。2017 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丙烯醯胺(Acrylamide)列為致癌物質。研究也早已表明,在高溫烘焙、油炸過程中都會產生這一物質。拿咖啡來說,正是烘焙咖啡豆的過程產生了丙烯醯胺(Acrylamide),同理,在其他沖沏飲料中也普遍含有這種物質。


美國癌症協會:丙烯醯胺與人類癌症無直接關係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表明:在白鼠實驗中,當動物飲水中丙烯醯胺(Acrylamide)的含量比人類食物中高出 1000 到 10000 倍的時候,的確增加了癌症的風險。但是,這個協會還沒有發現如何將這個結果置換到人體內。

在有關人類癌症的研究中,美國癌症協會表示:「在迄今為止所有的實驗中,還沒有發現人類癌症增加的風險。在腎臟、子宮內膜、卵巢等類型的癌症中,致癌因素都是綜合的,但是目前還沒有發現丙烯醯胺(Acrylamide)與人類癌症的直接關係。」

是不是有點暈?其實雙方都相當於玩了個文字遊戲,法官判決說:你沒有證明丙烯醯胺(Acrylamide)對人體有益出;而美國癌症協會說:還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攝入丙烯醯胺(Acrylamide)與人類癌症有關係。

這麼一看,似乎雙方說法的立足點是不一樣的。最近幾年,關於咖啡對人體有害還是有益的研究結果不勝枚舉,該怎麼去辨別呢?其實,或許雙方的說法都是對的。


咖啡對人體有害還是有益?

在 Knowable Magazine 中層刊登過一篇文章,介紹對咖啡對人體的益處。咖啡對人體的益處,都源於咖啡中含有的兩種物質。

一個是植物素(phytochemicals ),這個物質在一些水果、蔬菜、茶等食物中也含有,植物素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另外一個就是咖啡因中的生化酶,它對調節肝功能、胰島素含量、葡萄糖代謝甚至 DNA 修復有巨大的益處,對帕金森、2 型糖尿病甚至某些癌症都有防禦作用。

但是,在對孕婦的實驗中,的確有證據表明,引用咖啡增加了早產甚至流產的風險。

CBS 對此做了一個專題報道,有專家戲謔道:當你去做 X 激光的時候,也會有致癌風險,但是這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恐慌。

研究已知丙烯醯胺的確可致癌,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研究,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經油炸之後,都會產生丙烯醯胺。

此外,2010 年《食品與化學毒物學期刊》上發表有關丙烯醯胺的數據:丙烯醯胺的致癌劑量為每公斤體重 2.6μg-16μg 每天。按照這個標準計算下來,一個體重 50 公斤的成年人要一天喝 28 杯咖啡才有致癌風險。

但是,另一方面看,即使將丙烯醯胺列入致癌物質的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丙烯醯胺致癌的濃度難以統計。也許,真的正如美國咖啡協會說的,丙烯醯胺與癌症的聯繫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此,你怎麼看?

圖片來源:CBS、The Washington Post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同樣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設計界不可忽視的女人們
三地多個設計職位在招人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