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介石孫媳蔣方智怡女士今天在溪口掃墓

蔣介石孫媳蔣方智怡女士今天在溪口掃墓

3月27日上午9:30,蔣介石孫媳蔣方智怡女士在奉化相關部門領導及溪口蔣氏族人的陪同下,首先來到蔣母墓道掃墓……

蔣方智怡原名方智怡,蔣經國三兒媳。她是前台灣國道高速公路工程局局長方恩緒的最小的女兒。1973年方智怡與蔣經國的第三個兒子蔣孝勇結為連理,她正式踏入蔣家大門。從此開始冠夫姓為蔣方智怡, 婚後兩人育有3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後,她和蔣孝勇帶著長子蔣友柏、次子蔣友常舉家遷往加拿大定居。幾年後加入加拿大國籍, 1990年,蔣孝勇與方智怡的第三個兒子蔣友青在加拿大出生,1996年,蔣孝勇因患癌症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去世。蔣方智怡目前手裡保存著蔣介石和蔣經國的日記。【文摘自網路】

溪口鎮西郊的蔣母墓園,掩映於雪竇山支脈白岩山魚鱗嶴的松海之中。墓區的系列建築始建於1921年,至1930年全面告成。

蔣母王采玉在世時長期吃素念經,心地善良。1921年6月14日上午,王采玉卒於舊居內寢,享年57歲。去世前再三囑咐蔣介石在其死後要為她另擇墓地,堅持不與丈夫合葬——「余百年後,不必因襲俗禮同穴,以余之工事,重驚爾父之靈。」這是公開的理由。而王采玉隱潛的想法是不願屈居徐氏、孫氏之後列第三,使兒子蔣介石被人議論為第三填房所生,以影響他的前途。因為她深信自己的兒子是大有作為、前程似錦的,另擇墓地可蔭子孫後代。

蔣介石為遵母命,親自陪同兩位風水先生在雪竇山上下各處勘察。當年10月選定溪口鎮附近的白岩山魚鱗嶴中壟面西北的一塊小平地。同時,邀集親族之賢者,籌備喪事。白岩山為雪竇山余脈,整座山形似一尊彌勒坐像,山上的魚鱗嶴中壟被視為彌勒的肚臍眼。山上古松參天,山下有三個小村。舊時村民用柴火煮飯做菜,三村的煙囪中炊煙不斷,每日早中晚三餐,猶如三柱清香。同年11月21日,孫大總統派陳果夫代表詣奠,戴傳賢、林業明、居正、周覺等,皆來會葬,孫大總統題墓碑:蔣母之墓。23日蔣母靈柩入土。【文:裘國松】

來源 明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奉化 的精彩文章:

奉化區最長10小時大停電!看看有沒有你家?

TAG:掌上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