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溪邊布穀兒,勸我脫破褲——鳥與古詩

溪邊布穀兒,勸我脫破褲——鳥與古詩

曹為聖,男,江蘇海安人。1962年5月出生,1982年8月參加工作,從事教育工作30餘年,2014年從校長崗位上退居二線。工作之餘,寫有數十篇教科研論文,小小說、散文、詩歌等散見於書報雜誌。

對鳥的偏愛,很早就反映在古代詩歌創作上。

最早的詩歌總集一一《詩經》,許多篇章以鳥類比興。如首篇《關睢》里的睢鳩,《氓》篇中的斑鳩,《黃鳥》中的黃雀等。有一首《鵲巢》詩,「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借鳩鳥不會營巢,常侵佔鵲巢來比喻新人趕走原配,表露了結髮之妻對新人的怨誹。另一首《燕燕》詩,借對燕子比翼雙飛的艷羨,喻指有情人不能成為眷侶,不能婚配,既如泣如訴、如怨如怒,又纏綿悱惻、凄清動人。

鳥類反映在古代詩歌中,有許多堪稱名篇佳作。魏武帝曹操《短歌行》唱道:「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生動地寫出了烏鴉夜宿選擇棲止處所的情景,與後代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互為映襯,別有一番情致。

產生於中晚唐的敦煌曲子詞,有一首題目是《鵲踏枝》: 「叵耐靈鵲多謾語,送喜何曾有憑據?」少婦對鵲兒報喜不靈的埋怨溢於言表。著名詩人白居易還曾以燕子為主題寫了一首長詩:「樑上有雙燕……心力不知疲。須臾千來往,猶恐巢中飢……」 詩中把燕子從銜泥築巢到雛鳥離巢四飛的整個過程都敘寫得細緻準確、生動形象。詩的結尾尤為令人深思:雛燕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蹁躚起舞的燕鵲,被活脫脫人格化了。

隨著人們對鳥鳴想像的日益豐富和詩歌藝術的不斷發展,宋代還出現了一種稱作為新詩歌體裁的一一禽言詩。

禽言詩大多認為是北宋梅堯臣首創的。同梅堯臣相比,蘇軾、陸遊的禽言詩更具代表性,生活氣息更濃郁。蘇軾《五禽言》中有一首:

「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溪邊布穀兒,勸我脫破褲。不辭脫褲溪水寒,水中照見催租瘢。」

「脫卻破褲」是人們對布穀(杜鵑)鳴聲的摹擬,蘇軾巧妙地嵌於詩中,表達了對不堪賦稅重壓的窮苦農民的同情。

鳴鳥羽毛華麗堂皇,叫聲清婉悠揚,她們既帶給大千世界畫意風情,也為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提供了取之不渴、用之不完的源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郊遊時候沒話聊?十首「春風」詩和孩子一起談談春天
古詩中暗藏的好名字,驚艷古今,值得收藏!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