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英雄輩出的時代,往上或往下下兩千年,再也沒有出現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段文化非常繁榮的時代,那段時間往上兩千年,往下兩千年,都沒有出現過。
在那段時間裡的秦昭襄王時期,曾經英雄輩出。
秦昭襄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時代。
群星璀璨
我們這裡所說的英雄時代,是指社會競爭比較激烈,生活節奏比較急迅,傑出人才比較集中,文化風格比較豪放,從而歷史進步比較顯著,文明創穫也比較豐富的歷史時期。
在歷史上的英雄時代,民族精神的特質一般都表現出積極奮進的風格。
對於秦昭襄王時代的歷史特徵以及秦人在這一時期的歷史表現,歷史學家曾經用有力的筆調予以記述,比如,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所謂「海內爭於戰功」,「務在強兵並敵」,賈誼《過秦論》所謂「追亡逐北」,「宰割天下」等等,都突出表現了當時社會的急進風格和秦國的強大威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又有所謂「昭襄業帝」的評價,也說明了這一時期秦人的歷史成就對於實現「大一統」的意義。
人們都可以明顯地看到,當時的時代精神的風格,表現出推崇勇力,比競智思,奮發有為,積極進取的特徵。
歷史在當時為煥發人們的才智,為催化社會的演進,為激活文化的生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據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的記載,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並天下,這二百二十五年間,前後一共有九十二位君主在政治舞台上進行表演,其中享國四十年以上的有八人,享國五十年以上的,有趙簡子六十年,楚惠王五十七年,齊宣公五十一年,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六年。
戰國晚期在位的兩位老年君主,就是周赧王姬延和秦昭襄王嬴稷。
前者所統治的是當時最弱小的國家,後者所統治的,則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前者的國家,恰恰又是敗亡在後者的國家手中。
在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去世,第二年.秦昭襄王就正式出兵滅掉了西周。七年之後。秦又滅東周,周王朝於是滅亡.
秦昭襄王又是秦國歷史上在位年代最長的君主。
在他所處的時代,秦國已經成為實力壓倒列強的,任何人都不能輕視的大國了。
也正是在秦昭襄王時代,泰國表現出了能夠實現統一的國力。當時,只有秦國有充沛的實力能夠實現統一,已經成為比較明顯的歷史趨向。


※軍事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商鞅變法顧此失彼
※你所不知道的大秦帝國:6條絕密檔案,帶你走進你所不知道的大秦2
TAG:風玄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