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 絕大部分器件已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 絕大部分器件已燒蝕銷毀

記者2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的太空之旅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中國航天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刻。重達八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被長征二號FT1火箭托舉升空。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擁有了自己的空間實驗室,也在浩瀚宇宙中安下了第一個「中國之家」。

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承載著首次交會對接使命的「神舟八號」飛船按計劃準時起飛,追逐「天宮一號」。「天宮一號」在剛升空不到3個月,就迎來了它的第一次挑戰。

2011年11月3日1時36分,神舟八號飛船經過5次變軌,經過接觸、捕獲、緩衝、校正、拉回等技術動作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緊緊連接成一個組合體,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獲得成功。

2012年6月18日14時左右,「天宮一號」再次迎來了一位新搭檔,「神舟九號」飛船搭載3名航天員,與「天宮一號」實施了兩次交會對接,第一次為自動交會對接,第二次由航天員手動控制完成。這一次,「天宮一號」迎來第一批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這一步,昭示著中國進入空間站時代。

2013年6月,「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再次交會對接成功。而這堂特殊的「太空授課」,由女航天員王亞平主講,指令長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他們開展了一系列基礎物理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而這堂課也拉近了許多人與太空的距離,中華民族的太空夢,不知在這一刻,又會在多少人心中埋下了種子。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並於2018年4月2日榮歸故里。

一組圖片回顧天宮一號一生

據中國之聲消息,天宮一號不是流星或隕石,與隕石等自然天體不一樣,人們能夠通過地面測控系統精確地測量出天宮一號的運行軌跡,通過計算精準預測出它的再入速度和再入角等信息。同時,天宮一號的構型及組成是已知的,人們能夠計算和模擬出天宮一號進入大氣層之後每一步的燒蝕、解體情況。天宮一號重量約8噸,比起重達約80噸的天空實驗室、100餘噸的「和平」號空間站而言算是小個頭了。根據嚴密監視和科學計算,天宮一號大部分器件將在返回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對航空活動及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極小。地球表面70%被海洋覆蓋,航天器的殘餘碎片落向人口密集地區的概率更是非常小。事實上,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約有15000噸以上的人造航天器殘骸落回地球,但從未傷害到人口密集地區的居民。

在距離地球表面300-1000千米的近地軌道上,運行著空間站和各類衛星等航天器。這些航天器在完成自身使命或報廢失效後,都將離開運行軌道並最終再入大氣層。天宮一號就已經處於這種軌道衰減階段。

據中國載人航天官方網站介紹,根據粗略估算,在流星雨爆發的時段,每小時約有1000-20000顆隕石落向地球,而普通人被200g以上的隕石砸中的概率是7億分之一;作為對比,普通人一生中被雷劈的可能性是1.2萬分之一。因此普通人不需要為航天器再入憂心忡忡。天宮一號等航天器再入時,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

轉載自:央視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新聞 的精彩文章:

喪偶女子再找男友遭公婆反對,網友:不要指望婆婆拿你當女兒

TAG:李大嘴說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