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割了中國一塊地,這三個國家不答應

此國割了中國一塊地,這三個國家不答應

原標題:此國割了中國一塊地,這三個國家不答應


「以夷制夷」本是古代統治者針對少數民族的一種統治政策,在大清王朝,李鴻章拿來用作外交方針,就是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來解決外交問題。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李鴻章又大用了一把,結果將清王朝推向絕望的深淵。


甲午戰爭以後,李鴻章便和日本代表坐在了談判桌前,首先表達了對日本這次侵略戰爭的感激之情。沒錯!是感激之情!這些話如何說得出口呢?人家李鴻章說的可是煞有介事、言之鑿鑿,多虧了貴國的侵略,讓我們如夢初醒,得益匪淺,促使我國發憤圖強等等,原本以為說幾句好聽的,會減輕戰爭賠款,奈何日本根本不領情,提出了苛刻的條件,經過幾輪的談判之後,雙方簽訂了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割地:割遼東半島、台灣及所屬諸島,賠款:2億兩白銀,通商口岸:日本臣民可在通商口岸從事各項工藝製造。


在剛見這個草案時,李鴻章就知道這會引起其他列強的不滿,因此條約正式簽訂之前,他就將條約內容電告給總理衙門,並讓總理衙門將其轉告給俄、英、法三國,並努力遊說,使其進行干涉,英國對此不想插手。

總理衙門趁機給俄國發了一封電報,稱對方如果阻止日本佔領遼東,為了酬謝,中國可以跟其訂立密約。俄國原本就不可能坐視不管,如今更是積極了。俄國聯合法、德向日本發難。



三國指出,日本佔領遼東半島不合適,怎麼不合適呢?首先這威脅到中國的首都,其次這使朝鮮的獨立有名無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影響遠東地區的長久和平。德國又對其進行一番威脅,日本與三國開戰,可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為了給日本施加壓力,三國海軍聯合在日本海游弋,進行示威。日本不得不妥協,深以為恥,為日俄戰爭打下了伏筆。


日本雖然放棄了遼東,但不忘向清朝索要三千萬兩的白銀,名曰「贖遼費」。


三國干涉還遼成功,日本撤軍,清朝朝野上下正對「以夷制夷」方針津津樂道時,更大的災禍正在靠近。

俄國當然沒有忘記密約的事情,1896年5月,誘迫李鴻章簽訂了《中俄密約》,不費一兵一卒,將中國東北地區變成了它的勢力範圍。


在《中俄密約》尚未簽訂時,其詳細內容被新聞工作者沈藎公之於天下,列強紛紛跑來爭搶勢力範圍、租界及租借地,俄國翻臉不認賬,強租旅順、大連,德國強佔膠州灣,開啟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風今月 的精彩文章:

一個和尚和一個漁夫的終極對決,20萬對60萬,你猜誰贏了?
二戰美女間諜,希特勒最想除掉的人,曾是豪門闊太

TAG:史風今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