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階級固化,我們,該認命嗎?

階級固化,我們,該認命嗎?

本文字數:2932字

閱讀時間:5分鐘

【米樂爸說】

我解析四川新中考、新高考政策變化時(戳:四川新中考、新高考,不再需要孩子死讀書!(最全解讀))

有家長留言:「這考驗的是農村孩子啊!

新中考、新高考將綜合素質評價提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音樂、體育、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特長的考察,的確更利於城裡的或者有錢人家的孩子。

在所謂的「階級固化」的今天,「寒門真的難出貴子」嗎?

階級固化,一個世界級難題

先來看看搖搖欲墜的美國夢吧:

美國有 38 所大學,來自收入最高的 1% 家庭的學生,遠多於家庭收入處於社會底端的學生。其中包括「常春藤聯盟」中的五大名校:達特茅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

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超過三千萬美國大學生的個人收入和父母收入後,發現精英大學中的富家子弟要比他們原本想像得還要多。

每4個富家子弟中就有1個讀精英大學。而底層美國家庭中,每 1000 人中只有 5 個人能和那些富家子弟成為同學。

近段時間,紐西蘭漫畫家Toby Morris,創作的小漫畫「On a Plate」《盤子上》,風靡Facebook和中國微博,講述的就是「階級固化」的故事(我截取部分給大家分享)。

左邊的孩子叫理查德,他父母的工作還不錯。右邊的孩子叫寶拉,她父母的工作就差一些了;

理查德的房間溫暖乾燥,他家書櫃裝滿了書,冰箱也裝滿了食物。寶拉的房間除了人滿為患,沒什麼東西,她的房間潮濕、吵雜,她也總是生病。

理查德的父母為孩子傾心付出,他們總是陪伴孩子,還常常表揚「好孩子」、「很聰明」;寶拉的父母也為孩子傾心付出.......所以,他們要打兩份工,他們只有將她獨自留在家裡看電視。

理查德去了一所好學校,資源豐富,學生優秀,學校的老師也熱愛自己的工作。寶拉的學校呢?班級人數太多,資金不足,老師總是很疲倦,疲於應付各種壓力。

這樣的差異,年復一年

.......

理查德開始相信他值得被別人好好對待,他的成就都是靠自己;寶拉開始裹足不前,學著「掂量自己的分量;

(在理查德的慶功宴上,寶拉和他相遇了。寶拉作為服務生正端著一盤食物分給在場嘉賓。)

此時人們正在好奇地詢問理查德:「你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而寶拉切切諾諾地小聲說:「不好意思,麻煩讓一下。」

理查德拿起一塊食物,自信滿滿地說:「不抱怨,努力工作。我討厭別人的施捨。從沒有人端著盤子遞給我什麼東西」。此刻他正從寶拉端來的盤子里拿起一塊食物。

除了以上案例,印度電影《起跑線》、泰國電影《天才槍手》、韓劇《live》、中國電影《芳華》等等都告訴著我們:擺脫不了的「階級」。

所以,我們就該認命嗎?

BBC跟拍了14個孩子56年,製作出《人生七年》系列紀錄片。

14個被選中的孩子來自英國不同階層,在節目一開始導演就做出預判:每個孩子的社會階級將決定他們的未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14個孩子中,大多數的人生軌跡,都如同導演所預期地發展。

富家三兄弟從小就得到更多人生引導,他們成年後有的成為電視製作人,有的成為律師,過著上層優渥生活;

中下層的孩子並不懂得教育意義,從小對未來沒什麼打算,夢想就是少挨打,不挨餓。他們隨意地輟學,早早地進入社會,經歷輟學、早婚、多子、失業等等底層命運。

14人中只有1個孩子實現了階級跨越。

他叫Nick,出生在鄉村,每天需要走3英里的路去上學,從小缺少社會性互動顯得十分害羞。

然而,教育逐漸改變了他。

他從一本關於行星的插圖繪本里,感受到科學的美好。

老師也熱情鼓勵他:「你平時那麼愛看書一定很了解飛機的東西」。

這看似不經意的對話,卻讓Nick感受到信任與鼓勵,越發痴迷各式各樣的科技書籍,用心專研科學知識。

21歲Nick考入牛津大學就讀物理系,後來成為一位充滿自信、風度翩翩的的大學教授。

Nick的人生是教育改變的,除了Nick,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案例:

首位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學生演講的中國學生何江(哈佛生物系博士畢業生)。

他出生在湖南長沙寧鄉,一個偏僻落後的鄉村,父母務農。

但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何江的父親都會在睡前給兩個兒子講故事。何江的母親喜歡陪著兩個兒子一起學習。因為不識字,母親總是要求兩個兒子把課本里的故事念給自己聽,遇到聽不懂的地方,還會跟兩個兒子討論。何江和弟弟都喜歡給母親"上課"。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何江勤奮、開朗且目標遠大。

哈佛博士畢業後,何江又赴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何江表示會學成回國效力家鄉,並計劃在寧鄉開公司。(何江的弟弟於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目前在上海工作)

擺脫自身階級,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案例雖然稀少,但個個振奮人心。

因為我們都知道向上的路註定是艱難的,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

著名作家連岳曾說:「窮孩子的進化,要多脫一次皮」(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但當窮孩子這層皮脫掉後就會重生。

所以不要相信「讀書無用論」、「努力無效論」,相信我,這世間夠得上努力的人只能算是少數,當孩子對現狀不滿意,鼓勵ta努力,鼓勵ta學習。

只有當一個人擁有了知識,ta的視野才會變得開闊,ta才能輕鬆地走出頭頂限制ta的天花板,擁有廣闊天空。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警惕給孩子傳遞窮人思維

我認為孩子的發展跟經濟條件可能有一定關係,但關係最大的是父母本身的素質和格局。

「窮人」擺脫不了階級,大部分原因不是因為物質條件限制,而是思維的局限

他們的夢想可能就是娶個媳婦(曾有記者採訪一個放羊娃的夢想,就是把羊賣了娶媳婦)

他們不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能實現大夢想。例如電影《卡推女王》,極具象棋天賦的小女孩菲奧娜問媽媽:「在小城市能闖出大夢想嗎?」,她媽媽告訴她:「別想那麼多,你會失望」。

與之對比,剛上映的電影《花滑女王》,小女孩娜佳自幼喜歡滑冰,夢想成為花滑冠軍。

母親帶她去見了俄羅斯最著名的兒童教練,教練說「娜佳協調性差,腿也不夠直,天生不是練花滑的料......」。

媽媽卻欣喜地告訴孩子:「因為你太棒了,教練要教那些天賦不夠的孩子,所以教練要求我們自己練」。之後便帶著女孩開始奔赴夢想的艱辛的訓練之路。

以上兩部電影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我們可以思考,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傳遞給她的是什麼思維,「你別想那麼多」還是「你可以」。

讓孩子多讀書,接受教育

去年,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文章作者就是范雨素,育兒嫂,來自湖北襄陽的農村,只有初一的學歷,能寫出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一是因為不菲的文采,二則是文章中講到她對女兒的教育。

由於丈夫家暴和酗酒,范雨素帶著孩子離開他。沒有經濟能力讓女兒上學,她就先讓女兒跟著電視里的字幕,學認字、學看報,學看小說。

當女兒會看小說後,她陸陸續續去舊貨市場、廢品收購站,給女兒買了一千多斤的書。

她說:「讀書可以讓孩子自我教育,教育分為四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自我教育和社會教育,我沒有能力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剩下的教育就只有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了。讀書可以完成自我教育。」

在那麼困難和艱辛的謀生環境下,范雨素還帶女兒去西藏旅行。她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闊眼界,兩者同等重要。

她的女兒今年21歲,已成為年薪10萬左右的白領。

陪伴,真的比錢重要

所有的育兒專家都會呼籲大家多陪伴孩子,聽久了,就變成了一個不痛不癢的「口號」。

我告訴大家一個案例,看看陪伴的影響:

發展心理學陳教授曾做過一項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因為沒有父母陪伴而整體發展滯後,但有一小部分孩子的社會性和學習成績並未因此產生負面效應。

這小部分孩子是因為什麼,即使沒有父母「陪伴」也基本不受影響?

研究發現,這些孩子的父母雖然沒有陪伴在身邊,但「陪伴感」一點沒少。父母會經常打電話、寄禮物。家裡的老人會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正在努力為這個家庭做貢獻。」

當孩子想父母了,他們就直接打電話,或者畫畫,讓爺爺奶奶幫忙寄給父母。而父母收到後就會馬上打電話告訴孩子,還會經常寫信給孩子。

這個關於「留守兒童」的研究,希望能夠給每個家長啟示:如果有條件陪伴孩子固然最好,如果被生活所迫,沒辦法時刻陪伴孩子,讓孩子有「陪伴感」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任務,關鍵是你是否願意用心。

最後,我想用漫畫「On a Plate」《盤子上》下的一條熱門評論結尾:

「這幅漫畫讓人們意識到他們能享受到的機會,是別人無法企及的。這些他人的饋贈時刻提醒著我們成功並不僅僅屬於一個人。

每當想到這些,我們就能多一份共情去幫助那些沒有這麼多機會的人;每當想到這些,我們應為這個社會履行的職責就又重了一分。

我們只衷心希望,篤信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並且真正改變了命運的這一代,可以將這種信仰傳遞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樂爸 的精彩文章:

TAG:米樂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