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打贏和沙俄在雅克薩的戰爭 俄軍幾乎全部陣亡大清卻簽下條約

大清打贏和沙俄在雅克薩的戰爭 俄軍幾乎全部陣亡大清卻簽下條約

原標題:大清打贏和沙俄在雅克薩的戰爭 俄軍幾乎全部陣亡大清卻簽下條約


雅克薩(今中國漠河黑龍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羅斯阿爾巴津諾)之戰,是沙俄侵略者妄圖侵佔中國黑龍江流域大片領土,中國軍民被迫進行的一次反對侵略、收復失地的自衛戰爭。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是中國對俄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俄方稱之為1649—1689俄中邊境衝突,朝鮮則稱之為羅禪征伐。


歷史背景:


俄國直至16世紀時,仍是歐洲一個不大的封建農奴制國家,同中國相隔萬里。16世紀初俄羅斯統治者由歐洲一個不大的公國,逐步對外侵略擴張。明崇禎五年(1632年),沙俄擴張至西伯利亞東部的勒拿河流域後,建立雅庫茨克城,作為南下侵略中國的主要基地。從此,它便不斷地派遣武裝人員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夏,沙俄雅庫茨克長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於這年冬天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領土。這伙匪徒闖入中國東北部最大的內河黑龍江,沿途遭到中國各族人民的抗擊。後由於後金在明末在關外與明帝國交戰,無瑕顧及黑龍江流域沙俄的覬覦,導致爆發雅克薩之戰。


戰爭過程:


清順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領殘部經馬亞河、阿爾丹河進入勒拿河,逃回雅庫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後揚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個堡寨,就能征服黑龍江。波雅科夫帶回的有關黑龍江流域的情報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龍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當局的重視和讚許。


順治六年(1649年),雅庫次克長官派哈巴羅夫率兵70名從雅庫次克出發,於這年末侵入黑龍江,強佔中國達斡爾頭人拉夫凱的轄區,其中包括達斡爾頭人阿爾巴亞的駐地雅克薩城寨(今黑龍江左岸阿爾巴金諾),遭到當地人民的抵抗。


順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寧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進擊,戰於烏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傷78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寧古塔都統沙爾瑚達率戰艦40艘同侵略軍激戰於松花江下游,殲敵270人。

順治十七年(1660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水軍破敵於古法壇村,斬首60餘級,溺水死者甚眾。經過中國軍民的多次打擊,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的俄國侵略軍一度被肅清。後來,沙俄侵略勢力又到雅克薩築城盤踞。清政府雖多次警告,都無濟於事。針對這種情況,康熙採取恩威並用、剿撫兼施的方略,即發兵扼其來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龍江,建立城寨,與之對壘,進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時再輔以嚴正警告。



結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當獲知清軍撤走時,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軍再次竄到雅克薩。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


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

侵略軍被圍困,戰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軍,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清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答應所請,准許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薩反擊戰結束後,雙方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



評價:


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軍隊反擊沙俄軍隊入侵的一次重要戰爭。此戰的勝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進行侵略的計劃,維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表現了中國各族人民不屈服於外國侵略反抗的英勇精神。雅克薩自衛反擊戰是中俄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此戰的勝利為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奠定了基礎。

歷史小問題:雅克薩之戰中俄雙方傷亡對比?第一次雅克薩戰爭時,俄軍集結起450人的部隊,清軍(中方史料3000人,俄方史料15000人)在人數上佔有7:1甚至更多的巨大優勢。


第二次雅克薩戰爭時,清軍(中方史料2100人,俄方史料8000人以上)再次進攻雅克薩,此時的俄軍守城兵力儘管得到加強仍只有826人,清軍仍擁有至少5:2的人數優勢。


爭議:關於戰後《尼布楚條約》的內容存在爭議,被人認為是戰爭勝利了,卻簽訂了失土條約。但是也有人認為,《尼布楚條約》雖然把原屬於中國的一些土地讓給了俄國,但這是清政府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同意的,是雙方處於平等地位上商議的結果。《尼布楚條約》還是達到了他的效果的,此後150年間,中俄這段邊界一直比較平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深史界 的精彩文章:

劉邦如何從普通的農民成為了大漢的締造者
三十年不上早朝十分任性的皇帝明神宗萬曆

TAG:深深史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