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對航天事業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道教對航天事業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文/李信軍

道教航天思想,來源於道經中對仙人的描述,以及神仙信仰和崇拜。歷代的道士不僅研究宇宙,而且還一直試圖翱翔太空。

在諸多的史料中都記載了古代道士對自由飛行於太空的強烈渴望及製作各種飛行器械的論述。

中國古代飛車(資料圖)

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說:「飛車,上升四十里」,就可以達到「太清」太空層,那裡「其氣甚剛」,能夠承擔飛行物體的重量,飛行物體依靠慣性即可自然飛行,不再需要推動力。

這已經相當接近現代宇宙航行科學中的「第一宇宙速度定律」。同時,葛洪還著重強調了「氣」在天體運動和維持其相對距離中的作用。

唐代,道教煉丹促使了火藥的誕生,以及其後不久形成的對這種爆發性能量的控制應用技術,使飛行器的推進獲得了現實的「第四能源」,飛行器的發射所需的推進劑第一次成為可能。

兩千年的飛天夢想實現(資料圖)

宋元時期,道經《道法會元》更記載了諸多相關翱翔太空的飛行器,如飛車、飛輿、飛輪、飛輧、雲車……。

此時,為提高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的空氣動力穩定性所進行的相關論述及探討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入。如道士們為「飛行符」設計的雙翼,已經具有現代火箭的雛形了。

兩千年的夢想,最終,我們終於能夠飛行於藍天白雲之上。這是道教徒的夢想,也是全人類的夢想,這一航天夢想的實現,應該看到道教徒的貢獻功不可沒。

(編輯:景卿)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三種莊子:他也曾孤獨迷惘過,你還懷疑人生嗎?
司掌眾生禍福的神靈: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