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文官體系之國家興衰

中國文官體系之國家興衰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維持了320年,大約南北宋各佔一半,南宋更長一些。宋朝在外患上講算是重來沒停過,西夏、遼、金、元周旋了320年才結束,這與中國的文官體系有很大的關係,也算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葩。以元滅宋來講,當時已經是橫跨歐亞的大國,蒙古人何以在中國只待了75年就結束了呢?真的是明朝把他們趕回大漠了嗎?後來的後金也是清朝能夠統治中國能達275年是什麼原因?今天談中國文官體系的內藏涵意。

宋朝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文官過的最滋潤的時代,趙匡胤在取得政權後,最重要的改革就是給予士大夫高昂的報酬及最高的社會位階,這是讀書人最好的年代,因為他怕武將造反,所以是中國最重文輕武的時代。知道為何宋朝的官帽兩邊的官翅特別長嗎?因為皇帝不願官員竊竊私語,講些什麼他聽不見的內容。可見趙匡胤對於文官的重視,連打仗都用文官帶兵。經常使用談判來取代戰爭,最有名的應該是檀淵之盟,以增加貿易往來取代戰爭,有錢賺還可以不死人不是很好嗎?南宋能撐的更久完全是海上貿易的興起,用錢來擺平爭議的結果。這比炮聲一響黃金萬兩的岳飛強多了,可惜岳飛一介武夫完全不懂得談判的藝術,關於這個爭議遲早要給秦檜平反的。

元朝建立後把文人的地位連降八級,所謂的九儒十丐就是這麼來的,罵讀書人臭老九就是這個意思,文人在元朝的地位與妓女同級。為何元曲、崑曲能夠在藝術上有這麼高的評價,也是因為元朝讀書人無以為繼,只好改行搞戲曲去了。元朝之所以貶低文官的地位,是因為無法駕馭文人,自己也不懂管理更不讀書,所以在管理上根本一籌莫展,在加上南方的生活習慣不適應,只好拍拍屁股回大漠去了!

後來的後金入關後改名大清,完全了解治理的重要,除了大量的使用漢官並且自己也開始讀書學習漢文化,請注意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隱含套路,在學習中被同化。清入關前人口34萬,明朝遺民約在1-2億人之間,請問如果不使用前朝的文官如何管理?如果不懂漢文化如何管理文官?其實中國曆朝歷代,對於這套文官體制的核心管理精髓,這才是中華文化的根本。

這是架構在以儒家思想為骨幹的文化潛規則,沒有這個士大夫管理規則是無法管理中國的。這些治理案例都可以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到解決的方法,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期間,大部份都在這個時間裡已經完備,包括我們現今的所有政經理論、及金融匯兌的應有學理。將來有機會等我把相關的判證案例找出來,寫一篇有關的文章!

任何外來的物種或是理論植入最後都會被中華文化給吃掉 ,外國人對中國大概比較有概念應該是屬英國人。清朝晚期中國的關稅總司英國人赫德,在八國聯軍未曾入京之前講過一段話:【我們是來中國求財的,不要介入中國的內部事務,也不要過問中國的政治,我們不可能統治管理這麼大的國家,更不要與中國老百姓起衝突。如果這個政權不保,我們根本無法在這裡做生意,這不是我們要的】。

這方面日本算是糊塗蛋了!完全忽略了這個道理。按說二戰期間初期蔣介石的策略並沒有錯,中國當時應該爭取時間建設國家,不要本讓日本有藉口與中國接戰。即使當時日本進入中國,中國人口4.5億日本約7000萬,就算把所有日本人填進中國,日本是無法駕馭中國的,更何況後來的太平洋戰爭,就是因為太多的中國派遣兵拖垮了日本。講得難聽一點!當時中國軍隊面對的日軍很多並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投降日本的狗腿子部隊,哪來那麼多日本人啊?

我們絕對有理由懷疑珍珠港事件,美國人事前是知情的。羅斯福必須以這個理由說服國會參戰,因為他很清楚只要中國拖住日本,二戰的結果美國必為最大的贏家。這也是中國得到美國支持的原因,中國得以廢除200年來不平等條約的最大動力。

最後必須闡明的一件事,教育是這個文官體系的核心,好壞之間在於教育的初心。辦教育是為了為國家發展,提高國民素質,提供育才的目的,官吏的好壞直接影響國家的興衰,辦教育絕對不是為了發財!如果掉在錢眼裡遲早要出大事。財何以傷官!值得大家好好體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紳良師 的精彩文章:

霍金 敲開了上帝的潘朵拉

TAG:寶紳良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