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佛教觀點看孝道

從佛教觀點看孝道

從佛教觀點看孝道

一般講「孝道」,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分為三等:

第一等是最基本的,就是對父母、祖先盡孝養之道,使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衣食的憂慮,同時滿父母的心意,不違逆他們,表現對父母的既愛又敬,這是為人子女最基本應盡的孝道。

第二種是中等的孝道,就是本身能夠立言、立德、立功,來顯揚祖先,榮宗耀祖。

這兩種孝道,在世間人的觀念中,已經算是非常孝順了,使得父母不平白生下這個兒女。

但是以佛法來講,這個還不能算孝,因為佛法是從三世因果、善惡報應、六道輪迴來看整個人生,也以這樣的人生觀來談什麼是孝、什麼是不孝。

從佛法來談,真正的孝必須使自己的父母、祖先徹底離開六道輪迴,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那麼,要怎樣使自己的親人離開六道輪迴,讓做子女的我們達到圓滿的孝道呢?就是除了在父母還沒有往生的時候,盡到孝養、孝敬、孝順外,還要進一步以各種方法來引導父母、親人學佛。

那麼,哪一個法門是令我們今生今世能夠成就的法門呢?就是念佛的法門。念佛的法門就是在我們現生、有生之年,能夠願生極樂世界——只要願生極樂的心是絕對性的、百分之百的,是不妥協、不苟且的,那麼,此後就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樣的話,等於已經從地獄除名,而在極樂挂號了。

相當於考上最好的大學,已經發榜錄取了;雖然還沒有入學,可是已經具備那個學校學生的身份了。我們要到極樂世界不用考試,只要願生極樂,然後專念彌陀名號,就已經被阿彌陀佛所錄取了。

一個願生極樂、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這一種人叫做「念佛人」。「念佛人」在臨終的時候,生命還沒有結束,阿彌陀佛就會顯現到他的面前,一方面安慰、保護他,讓他沒有任何障礙,另一方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來接引他到極樂世界去。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語佛源 的精彩文章:

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動物;女人一半是?
釋迦牟尼佛談:願所有眾生「孝順父母」「供養父母」,永遠吉祥如意!阿彌陀佛!

TAG:禪語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