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為何先攻打強大的陳友諒而不攻張士誠?

朱元璋為何先攻打強大的陳友諒而不攻張士誠?

原標題:朱元璋為何先攻打強大的陳友諒而不攻張士誠?


明朝的建立經歷了三場重要的鬥爭,第一是和陳友諒,第二是張士誠,第三是元朝。當年的朱元璋集團在打敗了元軍,攻取集慶以後,面對一個陳友諒,一個張士誠兩個對手。對於先攻打打那個,出現了爭論。當時從兵力和實力上看,陳友諒比張士誠要強大很多倍,可朱元璋最後還是決定先攻打自己的最強對手陳友諒。


網路配圖


本來張士誠尤為逼近朱元璋的地盤,所以有人建議他先打張士誠。估計大多數人都會這樣想,先易後難,各個擊破嘛。但朱元璋不這麼想,他在經過仔細分析對比後,決定卻先置張士誠於不顧,而首先解決陳友諒,先啃硬骨頭。其理由這樣的:陳友諒素性驕傲,而張士誠器量狹小,兩相比較,「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


朱元璋走這一步得益於軍師劉伯溫的勸說,作為一代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劉伯溫詳細分析了當時的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情況。劉伯溫認為張士誠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如果先攻陳友諒張士誠不會幹預。相反如果先攻張士誠,對於野心十足的陳友諒肯定會從中漁利。


網路配圖


會李明道具言:「友諒弒徐壽輝後,將士離心,政令不一,驍勇如趙普勝,又忌而殺之,雖有眾,不足恃也。」陳友諒在弒徐壽輝後,又殺大將趙普勝,搞得手下軍士人心惶惶,離心離德。於是朱元璋召諸將諭之曰:「友諒殺主僭號,犯我近疆,殞我名將,觀其所為,不滅不已。爾等各厲士卒以從。」


其時陳友諒的地盤在長江上游,正在朱元璋的上方,若要攻打朱元璋,出兵朝發夕至,對朱元璋的威脅遠比張士誠要大得多。而且張士誠在北方隔離了朱元璋與元軍的直接接觸,對朱元璋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網路配圖

古語有云"英雄出於亂世,富貴當於險中求「,朱元璋的這一招先打陳友諒極具冒險性,鄱陽湖一戰朱元璋贏得很僥倖。但最終的結果還是打敗陳友諒,給明朝統一奠定了基礎。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宋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明朝第一「罵神」的傳奇人生!
司馬懿死前留下一道難題,唐太宗想了一輩子都沒解開!

TAG:明朝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