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幼兒情緒控制 育兒大師

幼兒情緒控制 育兒大師

寶寶今天1歲9個月11天了。情緒調節能力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指根據場合,個體對情緒的表達方式、情緒反應的狀態進行調整和控制;二是指對蘊涵在個體內的情緒發生過程、表現在外的行為方式以及同社會的相互作用這三者進行調整和控制。

嬰兒情緒的衝動性與易感性非常強,他們的情緒變化快,常常破涕為笑,不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情境性強。同時,他們的情緒易受到他人的感染。

幼兒初期的兒童仍然帶有這些特點,由於言語發展,3~4歲幼兒已能用口語表達的方式使用各種策略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感到舒服。如摔倒了,就自己對自己說「我是勇敢的孩子,我不哭」等。幼兒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增強,主要表現在幼兒的情緒狀態可以保持一定的時間,穩定性增強,衝動性減少,同時也表現出不容易受他人的感染。

幼兒通常在2.5~3歲入幼兒園,幼兒剛人園時所表現出來的痛苦,即與親人暫時分離而產生的分離焦慮,需要教師和家長幫助幼兒主動調節情緒,增加安全感。

莊嚴等人對幼兒進行了長達10年的跨文化研究,發現了情緒調控的文化差異。研究設定了使5歲幼兒受挫的場面:當幼兒玩興正濃時,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把幼兒手中的玩具全部拿走,以此來觀察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結果發現,日本幼兒在受挫後,大部分的幼兒都能馬上調整好情緒,甚至幫助陌生人一起收拾玩具。而韓國的幼兒所表現出的憤怒和悲哀的情緒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由此可見,幼兒的情緒調控,雖然有系統化過程這樣一個共性的東西,但是又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積澱而成的特殊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寶寶吃藥有講究
微量元素食品總動員

TAG:育兒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