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沉香的本性與秘密

沉香的本性與秘密

沉香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複雜的積累和演變過程,不同產地的沉香化學成分不同,如進口沉香和廣東沉香是以芳香族化合物為主要成分,而海南沉香則是以倍半萜類物質為主要成分。另外,不同的結香方法形成化學成分也有所不同,如進口沉香和廣東沉香是以芳香族化合物為主要成分,而海南沉香則是以倍半萜類物質為主要成分。另外,不同的結香方法形成的沉香化學成分也有所不同,如利用「刀砍法」形成的沉香化學成分與天然沉香相似,而化學刺激法所結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類化合物含量明顯高於倍半萜類物質。

沉香的本性決定於沉香的成分結構,近現代以來,隨著研究手段和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研究沉香的化學成分結構。國外自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對沉香的化學成分進行研究,國內研究則始於20世紀70年代。目前的研究測試結果表明:沉香的主要成分有倍半萜類化合物(揮發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三萜類、芳香族類物質。不結香的健康沉香木材組織中不含沉香倍半萜和苯乙基-色酮類成分,主要含有脂肪酸及烷烴類物質如棕櫚酸、十八碳二烯酸-【10,12】-酸和十八碳-【9】-酸等。截止到2011年底,國內外專家從沉香中分離得到132種化合物,其中倍半萜類化合物有沉香螺醇(agarospirol)、沉香醇(agarol)、石梓呋喃(gmelo-furan)等69種,佔總數的52%;色酮類有6-羥基-2-(2-苯乙基)色酮(AH3)、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AH4)、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AH5)等化合物54種,佔總數的41%;另外還含有少量的脂肪酸和烷烴等成分。

沉香在組織結構上包括韌皮部(篩管、油管、油線)、導管、射線和木纖維幾個部分。韌皮部一般與木質部相聯合,構成維管植物的維管系統。它和木質部一樣是由多組織所組成的複合組織,其主要功能是運輸有機物。導管指微管植物木質部由柱狀細胞構成的水分與無機鹽長距離運輸系統,存在於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射線來源於形成層中的射線原始細胞,由射線薄壁細胞組成;存在於植物的次生木質部,是一種貯藏組織,起橫向輸導養分的作用。木纖維在植物中起主要支持作用。

沉香的結香進程如下。首先,有機物(油脂)在受傷後的韌皮部(篩管、油管)聚集。其次,隨著韌皮部的有機物不斷聚集、飽滿、充盈,開始逐步沿著導管和射線向木纖維輸送、儲存、聚集。再次,伴隨射線原始細胞和導管中有機營養物質儲存量的逐步增加,開始向木纖維組織細胞滲化、聚合,使木質部也逐漸儲滿有機營養物。最後,本來只是輸送水和無機鹽的導管也逐漸積累、充盈剩餘的有機物,致使導管徹底堵塞。至此,結香過程結束。

沉香結香的進程或階段決定了結香的程度和有機營養物(油脂)含量的多少。一般情況下,能完成木質部結香階段的沉香已經是上好沉香了;若能完成最後一步,定是最好的沉香。因此,沉香的所有秘密都隱含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國香沉香 的精彩文章:

風月沉香——張愛玲

TAG:深圳國香沉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