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癌症治療的重中之重——在防止複發和轉移方面下大功夫

癌症治療的重中之重——在防止複發和轉移方面下大功夫

點擊貴平老師關注

貴平老師

本公眾號,主要介紹貴平老師在哲學社科、大學教育、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寫作成果,也是作者的一個學習平台。在這裡,我們共同學習和成長!

貴平老師重磅力作| 癌症治療的重中之重——在防止複發和轉移方面下大功夫

導語

幾乎每一種癌症都有複發和轉移的強烈傾向,這是一個令人無可奈何但又確定不移的事實。

一位並不著名的腫瘤內科醫生跟我說過:不轉移不複發就不叫癌症!毫不誇張地說,他的這句話,是迄今為止,我聽到的對癌症最為深刻的認識。沒有很長時間的從醫經歷,說不出這句話來。

癌症之所以是癌症,就是因為癌細胞會不斷地分裂,進而擠占、壓迫正常組織,乃至於全身性的轉移和擴散,癌症最麻煩的地方就在這裡。設想,如果身體裡面有一個腫瘤,但它不擴散不轉移,它就不能算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了。

所以,不能忽視任何一種癌症,哪怕是諸如皮膚癌、甲狀腺癌等比較好治療的癌症,也萬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它們同樣也是癌變,在本質上和其他癌症是一樣的。

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屬一定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癌腫的原發部位其實並沒有帶來多少困擾,真正威脅生命和帶來嚴重困擾的,是確診之初就已發現了轉移,以及首次治療後令人擔憂害怕的複發和轉移。正是複發和轉移,日漸一日地把患者拖入絕境,把家屬逼到恐怖和無奈的邊緣。

如果說原位癌還勉強可以被認為是局部性疾病的話,那麼轉移癌就應該被認為是全身性疾病了。而全身性疾病,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手術和放療這兩種最基本的治療手段。所以,到了醫院,如果醫生說還可以手術,應該感到慶幸,這至少說明分期還比較早。癌症是否為晚期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它是否發生了遠地轉移。

如果發生了遠地轉移,多數情況下,醫生會告訴患者或家屬:只能化療了!醫生的這句話,多數情況下意味著病已晚期。而化療,儘管不可或缺,但其局限性也是明顯的:一是作用不肯定,有很多患者不能從化療中受益。二是很容易產生耐葯;三是化療作用遞減,化過幾個療程以後,作用越來越不明顯;四是每一種癌症,真正有效的化療方案只有一兩種,即使患者身體能夠耐受,也會面臨無方案可換的困境。

儘管以靶向治療、生物治療、免疫治療等為代表的精準治療,正在被以美國為首的不少國家熱捧,但自從有了癌症的那一天起,精準治療其實一直在路上幾千年了,並且精準永遠只是相對的。只有當癌症醫學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那一天,才可以結束這一切。因此,癌症精準醫學,是個漂亮的偽命題。

上面的情況,提示我們,應對癌症,一定要在複發和轉移方面多下功夫,這是最為務實的做法。

下面,在這篇文章裡面,我想從藥學界、醫學界、臨床界,以及患者和家屬四個方面,分別談一談,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做好防止複發和轉移這個重中之重。我希望能給政策層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思路,更希望廣大的患者和家屬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啟發,盡最大可能地幫助我們的親人得到更合理的保護和治療。

畢竟,我是一個門外漢,要觸碰這樣一個艱巨的問題,確實深感力不從心。所以,我只能提供一些原則性的思路,然後我們共同來努力。

1.醫藥科研開發人員,和藥物生產廠家,應該將藥物研發路徑更多地切向防止複發轉移方面

國家應在癌症藥物研發方向及研發資金支持方面,更多地向防止複發轉移傾斜。就是說,國家要通過統籌規劃,把更多的錢花在支持防止複發轉移的科研方面,在癌症複發轉移的成因機制方面,以及新葯開發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和攻關。如果任由廠家一味地以利潤為導向去追求新葯,而忽略防止複發轉移這個基本的路徑,癌症治療前景難免遙遙無期。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藥物研發,帶有盲目性,表現為葯企缺乏足夠的動力去關心一種藥物能否真正惠及患者,它們首要考慮的是這個藥物能賺多少錢,這是由市場主體追求利潤的本質所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藥物研發及生產的市場化體制和機制,實際上也存在著巨大的資源浪費。所以,市場只是一種可以利用的機制,而不是萬能和終極的機制,更不是利益最大化的機制,本質上是利益消耗的機制。

我們有不少抗癌臨床藥物,你真的說不上來它的確切作用到底如何,醫生也說不上來,但你又沒有別的選擇。特別是一些並不便宜的、魚龍混雜的抗癌中成藥,應該進一步明確驗證其療效。對患者來說,經濟便捷,是最大的福音。

例如,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發生癌症是因為癌細胞逃脫了免疫系統的監視。所以大家都很重視免疫,但我們卻長期缺乏臨床抗癌免疫方面的有效藥物。然而,我們有很多中成藥的說明書上都寫著能提高免疫力,它們都要來打這個擦邊球。

做事情,得有個總方向。有關職能部門應該深度介入抗癌藥物研發和生產領域,通過相應的政策措施予,以調控和干預,傳遞出明確的政策信號,正確引導新葯研發,鼓勵什麼、限制什麼,要心中有數。特別是衛生和食葯監部門的藥物批文,應該審慎地把控。這個關口把控好了,引導好了,對於千千萬萬的癌患家庭,將是一種真正的福祉。

2.癌症醫學界,應更多地針對癌症的複發和轉移,推出一些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應在基礎性研究方面攻關突破,尊重原創

主管科研的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確立相應的科研項目,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形成合力,在癌症複發和轉移的原因、途徑、臨床統計等基礎性研究方面,進行特別系統的研究。我們國家自己的癌症研究原創,特別是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是一個重大的薄弱環節,我們甚至連應用研究都做得很不夠。近幾十年來,我們在癌症醫學方面的基礎研究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幾乎全部是國外生物學和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介紹到我們國家來。

目前,最主要的障礙之一,是患者和家屬的癌症知識太缺乏了,道聽途說來的知識,絕大部分是錯誤的,所以,我們需要做好信息共享,普及和規範正確的防癌抗癌觀念,將必要的知識普及給一線的臨床醫生以及廣大癌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屬,在這個方面多做務實的工作。要特別要提的一點是,我們似乎需要嚴厲打擊某些不科學和不負責任的醫學傳播,這不是一個小事情,不能再任由泛濫了!只有這樣,醫生才能更有效地指導患者,而患者和家屬,也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彎路和疑慮。

我們每年癌症科研方面出版的著作和發表的論文,數量很大,但低水平重複太多,絕大多數的論文和著作,缺乏原創性。敢於碰硬的、針對轉移複發進行研究的論文和著作,並不多見,跟風的論文和著作卻很多。並且,我們的抄襲和造假,痼疾難除。我本人就曾無意中發現過醫學論文數據的明顯造假,這是不能容忍的。

2017年4月份,我國被國外期刊《腫瘤生物學》撤回107篇論文,被撤稿的論文,幾乎全部來自國內著名醫學院校和著名醫院,不管怎麼說,這個事情,怪不得別人。要想搞好科學研究,必須先凈化科研環境,要像反腐敗一樣反對學術造假,整頓科研不正之風。

科學研究,是對學術的自覺熱愛,是對所要解決問題時刻縈繞於心的難以忘懷的關注。然而,扭曲的科研體制和僵化的職稱評聘,卻長期把科學研究異化為名利的附庸。每年,國家都要拿出巨額資金支持科研項目,我個人建議,在癌症醫學方面,國家應該少立項,立大項。科研資金,不能當成一種盛宴到處配給,不能重回到平均主義大鍋飯的老路子。

3.臨床醫生,應利用好已有的醫療技術手段,在防止複發轉移方面做到最大限度

臨床醫生如何在防止複發轉移方面做得更好一些呢?我的建議:

①在檢查確診階段,應該做到事無巨細,無一遺漏。要準確找到原位癌,分清原位癌和轉移癌,認真排除身體其他部位存癌的可能性,因為這些對於將要進行的治療方案選擇,有著最為重要的意義。不能依靠經驗隨意排除某種可能性,否則後患無窮。一般來說,任何一個癌症患者,在首次治療前,原則上必須進行全身檢查,並且檢查的手段,要盡量先進,首次檢查一般不建議使用X線等比較落後的檢查手段。這一條,對於患者家屬來說,同樣重要,不要省減掉應該檢查的項目。

我聽到過很多例一開始醫生僅憑經驗判斷為良性腫瘤,待手術後病理確診為惡性的病例,結果還得二次手術。但二次手術,不僅增加費用、痛苦,而且手術效果會大打折扣。

在著手治療前,醫生應依據前期檢查,對病情程度予以準確分期。大家未必知道,很多癌症在治療前,乃至治療後,分期都是不準確的,這裡面當然有客觀的原因在內,但事前工作不到位、不嚴謹,也是很重要的主觀方面原因,甚至大量存在臨床醫生比較隨意和主觀給疾病分期下結論的現象。到底有沒有淋巴轉移,是淋巴結炎還是淋巴腫大,到底有沒有浸潤肌層,到底有沒有遠處轉移等,這些都是確定癌症分期的重要依據,需要臨床醫生特別地較真。分期不準確,後續治療就只能在糊塗中繼續糊塗下去。

②在準備治療階段,臨床醫生應該根據病人個體特徵和病情程度,綜合制定出一套甚至多套治療方案。治療方案是否周全細備,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醫生的臨床決策能力;病情的臨床分期;患者的年齡、體質、進食、體重、一般行為狀態(KPS)。醫生應結合病情程度及患者個人身體條件通盤考慮,仔細權衡。在確定治療方案時,應儘可能把眼前的治療與病人的長遠生存結合起來,深刻地為患者著想,而不是單純地完成一次治療任務。

③高度重視首次治療。癌症的首次治療極端重要,可以說是成功的一半。只有首次治療達到了最為理想和科學的程度,才能有效地防止複發轉移。所以,醫生在制定首次治療方案的時候,要儘可能內含著防止複發轉移的某些考慮。

首次治療的方案確定,對醫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一個病情,到底是手術,還是放療、化療,或者它們的順序如何銜接安排,這裡面存在著科學性的要求,並非找到哪個科室,就按哪個科室來治療一通。

曾經有一位患者家屬找到我,已經化療了1個療程,我建議再化療一兩個療程,待腫瘤縮小後再手術。也不知怎麼,他們過了幾天找了一位手術醫生,就匆忙手術了。後來我從書上查找到相關資料,的確是應該再堅持2-4個療程的化療再做手術更加合理。這就是說,醫生給患者治療的時候,心中始終應該有個輕重緩急的分寸。其實,這個問題,即使書上沒寫,醫生也應該能考慮清楚再堅持一兩個療程化療,手術效果相對來說會更好。

我以手術為例說明一下首次治療的重要性:手術過程中,除了嚴格按照手術規範操作之外,還要儘可能在手術規範中沒有提及也不好提及的細節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從法律的角度講,一台規範的手術,是能夠說得過去的,但從醫學角度來講,規範只是最低的要求。手術的境界,是盡善盡美。我們可以想像出來,兩台同樣符合規範的手術,其結果差別很大,並不是令人驚悚的事情。所以,一台符合規範的手術,未必是好手術。因此,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善於考慮和關顧手術規範之外的現實和例外情況,要特別防止手術過程中癌細胞脫落而在體內其他部位的種植,必要的情況下,應通過術中放化療等手段儘可能減少複發和轉移的幾率。在手術過程中,還要通過自身的經驗,探測手術前影像檢查沒有顯示出來的腫瘤組織,在允許的條件下盡量予以切除凈凈,因為任何一台癌症手術,如果切除不凈,其意義幾乎為零,甚至為負。

④首次治療後的恢復和調理,是尋求防止複發轉移的最重要時機。我們國家的臨床界,很重視治療的事中環節,而治療後的事後環節,卻相當薄弱。絕大多數癌症病人,在治療出院後,得不到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只要一想就能明白,首次治療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防止複發轉移了,這對患者來說太重要了,絕不能聽天由命,絕不能手術做完就完事大吉了,而是一定要在首次治療後有所作為,積極作為。

治療其實是簡單的,真正複雜艱巨的任務是在治療後!所以首次治療後,醫生應該全面跟進,術後用藥、術後化療、放療等都是應該進一步考慮的。同時要合理把握治療的分寸與節奏,還應該考慮對治療後的病人身體予以扶正支持。做手術的醫生,要有全局意識,要懂得醫囑患者下一步應該到那個科室進一步治療了。

醫政部門應該考慮建立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回訪制度,並且落到實處。就是把治療重心向後移,把回訪作為一項醫療制度從根本上確立起來。這個事情,倒是應該有點做生意的精神,就像商家回訪客戶一樣,我們的醫療體制也應該向商家學習學習這種精神。也許有的醫生不理解我的這個主張,會說我們夠忙的了。的確是這樣的,腫瘤醫院的醫生真的太忙了。我想,隨著國家財政力量的增強,會安排更多的醫科學生,充實到醫療隊伍中來,以有效緩減醫患比過低的現狀。

4.家屬和患者,要有防止複發轉移的強烈意識,並且要持之以恆地身體力行

很多家屬和患者,當病人出院後,往往會很被動,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一些什麼。我在《生命如此美麗》,專門有一章,標題是「患者與家屬的責任、信心和智慧」,大家可以認真看一看,書上的篇幅大,我這裡不再贅述了。除了《生命如此美麗》中涉及到家屬和患者如何做的內容之外,我想就家屬和患者如何防止複發和轉移,再在這裡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①知病。特別是家屬,要把病情及治療經歷梳理得一清二楚。自己心裡清楚,才能更全面深刻地思考問題,拿主意的時候,也能考慮的更周全一些,否則就只能被動地接受別人的意見。我從很多人給我的留言中,感覺到家屬對病情的了解不夠,導致一大半的問題無從回答。

②重視複查。1-3年是最關鍵的恢復時期,80%的複發轉移發生在頭1-3年。至少要按照醫囑不折不扣地堅持複查。很多時候,正是因為複查不及時,或者隨意漏掉了某些重要的複查項目,才貽誤了病情。發現的越早,越容易治療,等發現晚了,再著急也不管用。

複查的醫囑也不是死的,比如說醫生告訴3個月後複查,只是一種純粹的經驗,不排除這3個月裡面發生某些難以逆料的變化,所以複查既要遵循醫囑,又要靈活自主。

③規範科學地進行後續治療。很多種癌症,需要長期服藥。比如乳腺癌和甲狀腺癌,即使根治過了,也還得服用相關藥物,但大多數人由於疏忽大意或者經濟方面的原因,堅持不下來。此外,還有不少患者和家屬,缺乏科學治療的觀念,很容易聽信一些神奇的傳言,抱著迷信和僥倖心理,日復一日地耽誤著病情,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④可以適當運用中醫調理鞏固。我個人主張,中醫藥在調理鞏固方面有一定優勢,但不能指望它來攻癌。大家在運用中醫藥的時候,不要去小門診,去正規國辦的大型中醫院,請醫生重點在調理顧護脾胃方面給看看,這是可行的。癌症患者在非特殊情況下,切忌大補,因為補養身體,應該是一個比較緩慢溫和的過程。此外,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亂用任何保健品。

⑤重視飲食。飲食對於癌症病人的意義無需多言。能吃的進去、吃得好,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吃得好了,身體的各項機能和免疫能力自然就上來了,就能有力地抵抗複發轉移。不要過分迷信某些具有防癌抗癌功用的吃食,能吃的進去才是硬道理,能吃的進去就是防癌抗癌。吃不進去,什麼都談不上。癌症患者的飲食,我公眾號前面有一篇文章,大家往前翻,可以看一看。

⑥鍛煉要適度。對健康的人來說,鍛煉多一點沒什麼,但是對癌症病人來說,鍛煉多了就是一種負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方式漸進地鍛煉。就是說,鍛煉也要從長計議。

⑦心理上防止複發和轉移。心理,是自身主觀的內在情感世界,我們完全可以讓自己更快樂一些,也可以讓自己整日愁眉不展,甚至可以使自己和全家人都陷入草木皆兵的狀態之中。有很多人給我留言,本來醫院的資料上寫的很明確,並沒有任何問題,但還是日復一日地擔心。這樣地擔驚受怕,整個人徹底被疾病給拿住了,慢慢地精神面貌也就萎靡不振,生命的活力越來越受到束遏,這就是自己作踐自己。你很快樂,癌細胞就對你退避三舍。我總有一個感覺,癌細胞似乎很有靈性,它們喜歡和憂鬱壓抑的人交朋友。

所以,得了癌症的人,一定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心理,才有可能再造生命!

總之,防止複發轉移,是治療癌症的重中之重,需要政府層面、醫學界、臨床界、藥學界、患者本人和家屬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層面起著最為決定性的作用,一切福祉都最終來源於此;醫學界和臨床界是治療質量最核心的保障基礎;患者和家屬盡己所能地做到正確就醫、精心護理就是很偉大的了。

友情提示:有很多朋友通過查號台打電話到我們學校,最近幾天,我們學院辦公室的工作電話不太能接聽了,影響了正常辦公。請大家轉告一下,盡量不要再往我們學校打電話了,盡量在公眾號上給我留言,我爭取在兩天內回復給大家。大家看我的書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啟發,有許多共性的問題,在書裡面都有敘述,我要一一回答,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已經連續好幾天後半夜休息了,請大家理解。

關注

長按二維碼

關注貴平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漸凍症患者霍金去世,美國試管嬰兒能杜絕這比癌症更殘忍的漸凍症病嗎?
豬肉是市場上最常見並且美味的,但是這幾個地方比癌症還厲害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