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者手記:從借船出海到中國第一,海帆賽正邁向亞洲、沖向世界

記者手記:從借船出海到中國第一,海帆賽正邁向亞洲、沖向世界

又是一年三月,春分剛過,碧桂園杯2018第九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已揚帆起航。轉眼之間,海帆賽已走過九年的崢嶸歲月,多少人還記得它剛剛誕生的樣子?如今已是健步如飛的少年,昂首舉目盡顯英姿勃發。

作為一名跟了海帆賽9年的記者,每一屆比賽總會留下一些記憶,我清楚地記得,第一屆海帆賽誕生在2010年3月,正是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元年,那一屆海帆賽14支船隊沒有一艘船是海南自己的,也沒有一支船隊是海南本土的。首屆海帆賽可謂借船出海,在眾人疑慮的目光中駛向未知的世界。

海帆賽就像一個順天而生的孩子,天生就具備超強的生命力,第一第二年分別實現了東環和西環兩次嘗試,第三年就直接全環海南島了,沒有任何經驗的海帆賽創業者們用最快的速度書寫著中國帆船的歷史,「中國第一離岸帆船賽」就此定格了海帆賽在中國帆船界的江湖地位。

成功者永遠都是順勢而為,先謀而後動的。「任何賽事都無法速成,看準了方向、選對了路,更要矢志不渝地走下去。海南並非體育大省,選擇的幾個項目——帆船、自行車、高爾夫,無不最大化彰顯海島特色和優勢,打出了一手好牌。」人民日報社體育部記者如是評價海帆賽,十分中肯,最大化彰顯海島特色和優勢,海帆賽無疑是典範。

海帆賽每年都在快速地進步,每年都能玩出新的花樣,是因為它具備很強的學習借鑒能力。統一賽船、鎖定發動機、海尚生活、跟船記者等等,這些都是跟沃帆賽學習的結果,沃帆賽兩次經停三亞,給海帆賽組織者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他們如饑似渴地求教,為海帆賽的專業化和國際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海帆賽公司在2017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這是對他們運營這項賽事的肯定。

九年海帆賽收穫滿滿,也給海南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波及經濟、文化、旅遊等諸多體育之外的領域,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細數海帆賽的收穫,不在於表功勞,而在於滿懷信心地面向未來。

海帆賽最大的收穫首先是建立了一支專業、高效的賽事運營團隊。在海帆賽要走向專業化、國際化的要求下,賽事組委會請來了世界帆聯競賽規則委員會主席博納等多名技術大神直接操盤,於是,2013年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正式被收入世界帆聯全球競賽目錄,成為世界帆聯權威認證的全球帆船系列賽中一項具有重要地位的環島賽事。隨後,2015年世界帆聯年會在三亞召開,2017年世界青年帆船錦標賽在三亞舉行,這一連串高規格的國際帆船賽事活動成功舉辦的背後,都隱約可見海帆賽團隊忙碌的身影。

其次在經濟層面,海帆賽給海南帶了深刻的變化。記得海帆賽剛出世那年,整個海南島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帆船遊艇碼頭,船隊經停文昌、瓊海、陵水和三亞時,現代化的帆船與破舊的漁船捆綁停靠,場面令人噓唏!而今,海口的海口丹娜國際遊艇都會碼頭,三亞的半山半島帆船港、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鴻洲遊艇碼頭、亞龍灣遊艇碼頭,陵水的清水灣遊艇碼頭,萬寧的石梅灣遊艇碼頭等已建投入使用的帆船遊艇碼頭有十幾個,泊位超過10000個。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海帆賽的帶動功不可沒,也為海帆賽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與此同時,海南玩帆船的人也多了起來,帆船俱樂部、帆船培訓機構也紛紛湧現。在本屆海帆賽上,南邊海船隊引人關注,這是三亞第一支由疍家人組成的本土參賽船隊,世世代代打漁為生的疍家人,已華麗轉身為帆船的發燒友,真的令人感慨!也足見海帆賽給海南帆船運動的普及所做出的貢獻。

讓人欣喜的是,在海帆賽的龍頭帶動下,海南帆船遊艇產業鏈幾年前已成形並直接產生了經濟效益。海南省編製的《海南省遊艇碼頭總體規劃》和《海南省遊艇產業發展規劃》以高起點切入帆船遊艇等航海運動產業,帆船裝備器材、帆船俱樂部、帆船學校、帆船旅遊等新業態相繼創辦運營,海南的帆船市場日漸繁榮。數年之前,每到冬季海南的帆船遊艇碼頭就會人氣爆棚,三亞的海面都略顯擁擠,成形的帆船遊艇產業鏈帶來的就是真金白銀的體育消費。

海南省文體廳廳長林光強見證了海帆賽的9年歷程,他說:「三四年前海帆賽已經實現收支平衡,逐步走向盈利,市場非常認可海帆賽的價值,僅靠政府的支撐是無法取得現在的成績的。」在本土賽事「造血」不利、難尋盈利模式的當下,創造社會經濟價值已超過1.4億元的海帆賽,在產業鏈開發與運營方面走在了前列。

社會的認可,海帆賽的品牌價值也進一步顯現,今年冠名贊助海帆賽的碧桂園是目前國內排名前三的地產商。碧桂園在建設美麗新海南,推動國際旅遊島更快更好建設上做出了許多努力。「對人好,對社會好」、始終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宗旨一直是碧桂園的企業精神,而這也是海帆賽選擇與碧桂園攜手的重要原因。目前海帆賽贊助商和合作機構已經涵蓋房地產、服裝、機械、用具等多個領域,這說明市場非常認可海帆賽的價值。受制於帆船文化與受眾,中國註定無法複製西方的辦賽模式。創新探索本土化運營,辦賽瞄準國際標準,讓海帆賽形成政府、專業公司、市場的多方合力,「像自己孩子一樣養大這個品牌。」

少年強則中國強。海帆賽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沒有忽視對青少年的培養。幾年前,海帆賽就已專門設置了針對青少年人群的OP帆船組比賽,為中國的帆船普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今年海帆賽OP組別比賽現場,一個叫陳雲漢的小男生坐著輪椅前來參賽。「我本來是沖著冠軍來的,沒想到腿受傷了,只要順利完賽就好,如果幸運地登上領獎台,就帶著我的輪椅一起上去。」這個少年的豪情,不正是「海帆賽,勇敢愛」的最佳詮釋嗎?

談起海帆賽的未來,林光強希望在未來幾年內,海帆賽航線可擴展到北部灣、香港和深圳地區,乃至整個南海。更長遠的目標是拓展到越南、柬埔寨、菲律賓等亞洲各國,讓海帆賽不僅是中國第一離岸賽,更努力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離岸拉力賽。

林光強的信心與近些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他說:「很多我們從前不敢想的市場和賽事近年來像雨後春筍一樣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後帆船航海一定會成為最時髦的運動。」

除賽事之外,海南的帆船發展還給現在的個性化旅遊提供了新的思路。林光強提出,原來人們旅遊主要是觀光游、度假游,現在更多的是深度體驗游。而體育恰恰是最好的結合方式,它可以帶來身臨其境的參與體驗。

「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熟的辦賽經驗、市場和民眾的高度認可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海帆賽一定會走出中國、邁向亞洲、沖向世界!」林光強驕傲地說出海帆賽的小目標。

關注《遊艇業》雜誌,輕鬆擁抱航海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艇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布高江校際帆船節在香港成功舉辦

TAG:遊艇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