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明:做一個快樂的古董商

張明:做一個快樂的古董商

張明

牧心齋主人,收藏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最初以收藏古錢幣為主,後轉向瓷器文房,從2004年開始,專註於明清宣德爐的收藏,曾出版專著《明清宣德爐》,之後其收藏領域又擴展至古代文房用具的其他品類。

2013年、2015年在中國嘉德分別舉辦「牧心齋——一案四時春」及「牧心齋——清祿集」專場,2017年5月,於東正拍賣推出「巋然凌煙」專場。2017年10月,於嘉德藝術中心舉辦「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在業界備受矚目。

喜雅藝術:您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收藏,不僅收藏的時間早,而且收藏的門類廣,但之後您收藏的重點逐漸轉向了古代文房用具,尤其是宣德爐,是出於什麼原因?

張明:明清宣德爐版塊較早的一批收藏者和從業者大都與2003年王世襄先生在中國嘉德舉行的「儷松居」專場有關,我也不例外。在那場拍賣中,王世襄先生的21座藏爐精品拍出了1100多萬元人民幣。雖然宣德爐現在被大家追捧,但在03年以前卻不為人熟知,正是這場拍賣結果造成的轟動效應,才引發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宣德爐。

我收藏宣德爐的原因很簡單:首先,它的美感吸引了我;其次,被吸引之後我就開始認真地學習研究,才知道宣德爐的背景居然十分顯赫,同時也認識到宣德爐在美學範疇和文化屬性上具有非常高的價值,慢慢地就喜歡上了宣德爐,開始重點收藏。

喜雅藝術:對於宣德爐而言,您認為藏家有哪些收藏方向?

張明:對於宣德爐來講,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收藏方向:

1、國際拍賣市場會側重器形大且華麗的宣德爐,國外的藏家更看重器物的外在,更多考慮的是和居住環境是否契合,不會過多注重像私款爐的歷史文化背景,這類宣德爐或許不夠文氣但它的陳設效果會比較好。

2、收藏文房用具的朋友更喜歡收藏文雅的私款爐,用於文房的銅爐,由於文人專門訂造,私款爐的形制好、銅質精、皮色佳、款字優,其文物價值、藝術品位和市場價值比較高。

3、還有一些藏家追求特殊造型的宣德爐,其實很多藏家都會有「集郵式」的收藏方向,就是希望把各個年代、不同造型的器物收藏完善。宣德爐的款式很多,變化也很大,象形、仿生、仿古等十分豐富,爐型達到上百種,常見的也有十幾種。

喜雅藝術:您收藏的宣德爐涵蓋了各種爐型和款式,在收藏過程中,您個人的收藏標準是什麼?

張明:我收藏標準的第一點就是要美。美分為整體階段性的審美和個人階段性的審美,整體階段性的審美是在不同的時代體現出不同的審美,例如傢具,從90年代的廣式傢具到宮廷式傢具,發展到現在的明式傢具,從繁複到簡約,潮流會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習慣而改變。個人階段性的審美對於我來說就是,無論書畫、傢具還是宣德爐,我都會從各個角度發現它的美,放大它的美,例如我用一個海外迴流的象足海棠式蟠螭耳爐來插花,宣德爐的美不應只單純的體現在香具的層面,它也存在其他價值,這取決於自己對空間的思考,並能夠發現藝術品的空間語言。

我認為宣德爐「美」的標準具體表現在皮色要漂亮,線條要周正,比例要得當,銅質要精良。對於底款,比如說宣德款,應該具有書法的韻味,私家款應該有很好的內容,器物的各個細節,都應該是極致的。藝術品不像吃飯,今天吃麵條可以是一餐,吃鮑魚也可以是一餐;藝術品是對人類審美的一種提高和挑戰。所以我選擇藝術品,就一定要儘可能選擇我自己認為最完美的。我覺得宣德爐簡約也好,繁複也好,文雅也好,都應該極致的,這是我對美的理解。

喜雅藝術:您如何判斷宣德爐的真偽?

張明:在我看來,辨別藝術品的真偽可以講很重要,也可以講一點都不重要,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選擇藝術品都有很好的渠道,只要找到這個門類中最好的行家、藏家,尊重他們的建議,那對藝術品的真偽就有了判斷,你應該更多的考慮要不要買這件藝術品。從這個角度看,真偽就變得不重要了。

當然有的藏家喜歡自己研究,有這樣的需求,那麼真偽就很重要。這時你就要像了解家人一樣地了解藝術品,把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當你每天24小時除了生活和工作,接觸的都是藝術品的時候,你對他的熟悉程度就會像家人一樣。鑒定界有一個「半張」或「半尺」的說法,意思是對於一幅畫,鑒定家只要打開一部分,就能立判真偽。如果你熟悉到了這種程度,鑒定真偽也不會成為問題。鑒定沒有捷徑,就是要多看、多研究,這是提高鑒賞能力唯一的方式。

喜雅藝術:和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您多次強調環境和藝術品之間的關係,您為何注重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張明:我並不是剛開始收藏就注重環境和藝術品之間的關係,而是在收藏的過程中慢慢意識到的。從十七、八歲參加工作後我就開始收藏,隨著收入的提高,收藏的東西也慢慢變多,後來通過一些文獻資料及古代繪畫中都能看到藝術品陳設使用的痕迹,我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能夠把藏品融入到生活中。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如果能夠把美的東西用最好的方式和最合理的環境呈現出來的話,就可以更清晰地發現這些東西的優點和不足,方便自己總結收藏的好壞,之後再慢慢地調整,對自己的收藏目標會有很大的幫助。

「牧心齋——一案四時春」專場預展現場

基於這樣的原因,當我自己從事古董行的時候也就很注重展示藝術品的環境。早在嘉德舉辦的2013年「牧心齋——一案四時春」專場中,我就打破了以往展櫃式的展出方式,以開放式空間,理想化的環境把藝術品展示出來,就像在你家的書房一樣,香爐、明式傢具、文房等都能體現出自己的功用,你可以像在家一樣觸摸每一件藝術品。

喜雅藝術:請您談一下宣德爐的市場走勢?

張明:我認為藝術品對於人們來說會慢慢變成一種剛需,就像買房子一樣,一些人是為了投資,但更多的人是因為剛需。任何一個門類都離不開大環境,中國的國情、國力、人均收入都會影響藝術品市場的走向。從大環境看宣德爐的市場走勢會越來越好,隨著財富的積累,人們會有更高品質的精神追求,在書房或茶室,輕點一炷香,「聽風聞香」獲得十分令人享受的閑趣雅緻。

所以我覺得,隨著藏家的購買實力和審美的提高,在未來宣德爐的精品會越來越受到藏家們的追捧。

喜雅藝術:隨著未來藝術品市場的更加規範,還有藏家的眼力、購買實力的不斷提高,行家的生存狀況可能會受到一定威脅,作為一個行家您怎麼看?您又該如何人應對呢?

張明:很多人認為拍賣公司在理論上來講是不需要行家的,但事實上是離不開的,因為既給拍賣公司供貨同時又從拍賣公司購買的很大部分都是行家。但是可能若干年後的古董市場,行家的數量會減少,一些信譽不好的、了解古董種類少的、藏品質量不高的行家首先會被淘汰。

1、我一直強調要真誠對待買家,服務好自己的客戶,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這樣現在的客戶也會是你未來的客戶。

2、行家最主要的是要成長自己,多做功課,多去看博物館、展覽,鍛煉眼力,形成自己強大的資料庫,買不起當下最貴的東西的時候,能做到提前量,因為任何商業市場一定具有版塊的流動性,要對未來市場有清晰的預期。

3、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個板塊,其實我們從事的都是古代藝術品行業。

喜雅藝術:和我們分享幾件您喜愛的器物。

張明:我收藏和過手的器物很多,選兩件特別有意思的器物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 乾隆 雕瓷仿英石硯山 長9.8cm 高4.7cm

這件雕瓷仿英石硯山很有趣,我初次見到以為是天然英石,但天然石頭孔洞不會這麼多,拿放大鏡看,就發現有很多刀痕,刀工嫻熟,不似刻石,才確定是雕瓷仿英石。雕瓷作卧峰,質感逼真,惟妙惟肖,皴皺之間盡顯石之神韻。更難得的是它有原配的硬木座,平沿束腰,宛轉隨形。與這件類似的一件是故宮博物院藏仿石釉英石筆架,為乾隆時期唐英督造。此類仿石釉山石是當時創新的一個瓷器品種,目前市場上到代的出現不多。

清 乾隆 銅灑金摩羯耳四足蓋爐

這件銅灑金摩羯耳四足蓋爐是乾隆宮廷所作,形制獨特,紋飾精妙,元素豐富,爐底正中鑄「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款字端正,十分罕見。古代藝術品在設計、創造過程中所使用的元素從不單一,可以從器物的細節處發現與建築相似的元素,例如這件蓋爐的爐扭取象明清宮廷建築的寶頂,蓋爐的蓋面如意紋裝飾與紫禁城梵華樓的紋飾類似,而爐沿下凸起的乳釘與紫禁城宮門上的銅釘有聯繫。

喜雅藝術:牧心齋今年有展覽的計劃嗎?

張明:有的,今年4月16號,牧心齋會在嘉德藝術中心舉辦一個展覽,這次展覽會和以往牧心齋給大家的認識有一定區別。一直以來,雜項、銅爐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符號,但這次展覽會展出一些老窯、宋瓷、茶器。茶器是目前比較熱門的一個版塊,日本的茶器一直為人熟知,其實中國古代就有非常精彩的茶器,展覽上可以讓大家了解。這次展覽還有香具,不僅僅是銅爐、宋代的瓷爐,還有香桌、香幾、香筒等。如果條件允許我會還原一個古代品茶的場景,讓大家身臨其境,感受每件藝術品的氣息。

喜雅藝術:您會一直在這個行業中走下去嗎?

張明:我很熱愛藝術品行業,也因為熱愛,這個行業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所以我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個快樂的古董商。這一行需要不斷地學習,我也一直在向各個版塊的專家學習,努力拓寬自己在更寬泛的領域裡的專業性,不斷精進自己,希望自己未來有機緣遇到更重要的藝術品。

喜雅藝術: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雅藝術 的精彩文章:

陳大剛:我只是一個織綉文化的傳承者
融於世俗—宋代以來的玉雕童子

TAG:喜雅藝術 |